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归脾汤治疗慢性肝炎1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肝炎常在感染肝炎病毒初期及恢复期出现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造成疾病的易感和迁延不愈。2003-01-2004-12,我们运用经典方“归脾汤”治疗慢性肝炎111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83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均系我院住院病例,其临床及病理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病  相似文献   
12.
肝硬变患者由于机体防御机能全面下降 ,合并严重感染尤其是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具有补充微生态菌群、用以维持或调节生态平衡的作用 ,达到预防及治疗疾病的目的。我们在护肝和抗感染的基础上 ,加用双歧杆菌口服液治疗肝硬变患者 ,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5 8例均系我院 1999年 3月至 2 0 0 0年 4月收治的肝炎肝硬变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 ,诊断均符合 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和寄生早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 )。…  相似文献   
13.
氧化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3 1例HBVDNA及HBeAg阳性的CHB接受氧化苦参碱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 ,并与 3 5例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两组的谷丙转氨酶、HBVDNA、HBeAg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 1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ALT复常率分别为 87.1% (2 7/ 3 1)和 85 .7% (3 0 / 3 5 ) ,治疗 4个月ALT均恢复正常。治疗结束时观察组HBVDNA转阴率 87.1% (2 7/ 3 1) ,与对照组 82 .9% (2 9/ 3 5 )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观察组HBeAg转阴率为 61.3 % (19/ 3 1) ,高于对照组 3 7.1% (13 / 3 5 ) (P <0 .0 5 )。治疗结束 1年后观察组HBVDNA和HBeAg有 5 6.5 % (13 / 2 3 )表现为持续阴性 ,明显较对照组 2 0 .0 % (5 / 2 5 )高(P <0 .0 5 )。治疗组HBVDNA和HBeAg转阴后的复发率也分别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氧化苦参碱注射液与拉米夫定联用有协同作用 ,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长,反复发作,其发病机理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治疗比较困难。不同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联合应用有可能提高抗病毒作用和延迟耐药性产生。我们应用苦参素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31例,并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的35例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桃红四物汤加一贯煎治疗慢性肝炎176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们对慢性肝炎进行中医辨证论治、辨证分型,共治疗176例患者,疗效尚属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17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及病理诊断均按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会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和1991年天津中国中...  相似文献   
16.
重型病毒性肝炎(severe viral hepatitis,SVH)多发生在具有较重的肝炎症状、体征和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中,并有重型肝炎先兆症状,发病急,常迅速发生严重肝功能衰竭,可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生命。2003--2004年,我们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大剂量茵栀黄及赤芍加味,共治疗早期SVH10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衰老是一个多环节的生理过程,早在老年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对衰老的生理过程就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记载:"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又"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  相似文献   
18.
双歧杆菌口服液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双歧杆菌口服液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感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组35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口服液,对照组36例只给予综合治疗,两组均不用抗感染药物。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4.3%、58.3%,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8.6%、27.8%,临床死亡率分别为5.7%、22.2%,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用双歧杆菌调节肠道菌群、抑制肠道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的生长及移位、发挥生物拮抗作用以减少内毒素及氨的产生和吸收,可减少感染及肝性脑病的发生,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期间应用茵赤黄颗粒合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 5 6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5例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符合 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 )诊断标准 ,其中 86例经肝穿刺组织病理学确认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5 6例 ,其中男 4 3例 ,女 13例 ;年龄 8~ 5 4岁 ,平均2 7.9岁。对照组 5 9例 ,其中男 4 5例 ,女 14例 ;年龄 9~ 5 6岁 ,平均 30 .2岁。全部病例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乙型肝炎 ,同时排除甲、丙、…  相似文献   
20.
宋爱军  于培龙 《中医药学刊》2010,(12):2608-26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保肝、退黄、抗病毒、免疫调节、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清热祛湿、解毒活血中药。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候、体征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后ALT、TBIL、CHE与PT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