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22篇
  免费   1331篇
  国内免费   1018篇
耳鼻咽喉   158篇
儿科学   331篇
妇产科学   226篇
基础医学   1327篇
口腔科学   250篇
临床医学   3840篇
内科学   2300篇
皮肤病学   322篇
神经病学   591篇
特种医学   12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1885篇
综合类   8677篇
预防医学   3309篇
眼科学   263篇
药学   3037篇
  25篇
中国医学   3448篇
肿瘤学   736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479篇
  2022年   634篇
  2021年   491篇
  2020年   468篇
  2019年   539篇
  2018年   521篇
  2017年   365篇
  2016年   475篇
  2015年   444篇
  2014年   1300篇
  2013年   996篇
  2012年   1262篇
  2011年   1347篇
  2010年   1263篇
  2009年   1433篇
  2008年   1253篇
  2007年   1466篇
  2006年   1453篇
  2005年   1558篇
  2004年   1514篇
  2003年   1290篇
  2002年   864篇
  2001年   1027篇
  2000年   1101篇
  1999年   1073篇
  1998年   857篇
  1997年   885篇
  1996年   876篇
  1995年   867篇
  1994年   660篇
  1993年   484篇
  1992年   507篇
  1991年   449篇
  1990年   366篇
  1989年   298篇
  1988年   147篇
  1987年   133篇
  1986年   121篇
  1985年   118篇
  1984年   79篇
  1983年   94篇
  1982年   75篇
  1981年   72篇
  1980年   54篇
  1979年   34篇
  1978年   13篇
  1965年   6篇
  1960年   10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目的:分析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收治的1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划分为两组,即: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果胶秘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果胶秘联合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奥美拉唑治疗;对比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果胶铋与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2.
目的 了解ABCR评分对我国肝癌患者再次行TACE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连续行TACE治疗的126例肝癌患者,根据其甲胎蛋白、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和影像学检查资料,计算每例患者的ABCR评分.进一步根据ABCR评分将患者分为-3~0分组,1~3分组和≥4分组,应用Log-Rank检验比较其生存期是否有差异.结果 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期为30.0个月,95%CI [21.6,38.4];-3 ~0分组的中位生存期为57.0个月,95%CI[32.8~81.2],1~3分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6.0个月,95%CI[0.4~31.6],≥4分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2.0个月,95%CI[5.6~18.5].3组患者的生存期应用进行统计学检验对比,其卡方值为24.00,P<0.05,证明3组患者生存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BCR评分对我国肝癌患者是否再次行TACE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指导意义有待进一步设计良好的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973.
目的 回顾经右室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的中期随访治疗结果.方法 2010-2013年21例非冠状循环右心室依赖的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患儿在我中心接受经右室肺动脉瓣成形术.平均手术体重(3.2±0.7)kg,平均手术年龄(16±8)d.三尖瓣Z值术前为-2.5~2.2(-0.9±0.4).手术在食管超声引导下,确认肺动脉瓣穿刺打孔位置.全组患儿均随访12个月以上,按治疗结果分为两组:双心室修补组和非双心室修补组.术后3、6、12、24、36、48个月分别随访经皮氧饱和度、三尖瓣Z值和再干预情况.结果 全组1例由于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家属拒绝再手术死亡.12例患儿完成双心室纠治,8例为非双心室纠治组,其中5例完成一个半心室纠治,3例仍在随访中.平均随访时间(32.3±10.3)个月,无晚期死亡.早期4例患儿需要再干预(20%):双心室修补组1例患儿由于肺动脉瓣残余梗阻再次行球囊扩张,3例非双心室修补组由于低氧血症2例行体肺分流术,1例行动脉导管支架植入术(8.3%比37.5%,P<0.01).术前三尖瓣Z值双心室修补组明显高于非双心室组,均值为-0.5±0.3和-1.5±0.6,(P=0.01).术后30d氧饱和度双心室修补组明显高于非双心室组,均值为88±6和74±7,(P<0.05);PGE1维持时间双心室修补组明显短于非双心室组,均值为5.6±2.2和7.4±4.2,(P<0.05).全组6个月、1年、3年免于再手术率分别为80%、70%和35%,两组再手术率均为75%.双心室组中9例患儿接受了房间交通关闭术;非双心室组5例患儿接受了双向腔肺分流术及房间交通关闭术,1例由于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再次手术.三尖瓣Z值在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和4年随访值为-2~2.2 (-0.5±0.4)、-2.1~2.2(-0.5 ±0.3)、-2.3~2.0(-0.2±0.3)、-0.4~2.2(0.5±0.8)、-0.5~2.2(0.6±0.8)、-0.2~2.2(0.7±0.3).结论 经右室肺动脉瓣成形术在右心室发育相对较好的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病例治疗效果满意,安全性较高,随访证明可以促进右心室发育,是射频肺动脉瓣打孔成形等其他肺动脉瓣成形术的不错的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974.
目的比较髓内、外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09—2015-01诊治的107例高龄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髓内固定(PFNA组)、髓外固定(PFLCP组)和人工关节置换(BHR组),比较3组出血量、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切口大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患肢完全负重时间、卧床和住院时间、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3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均获随访3~36个月,平均12个月。BHR组与另外2组比较,手术时间短、切口大、出血多、透视少、卧床和住院时间短、术后负重时间早、髋关节功能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3组均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可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患肢完全负重早,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75.
目的研发一种新型可注射、可降解及具有抗骨质疏松作用的载药缓释体系,观察其理化性能及对兔骨质疏松模型的骨修复效果。方法载药缓释体系以磷酸钙为基体,将载有不同剂量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的聚左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微球与磷酸钙物理共混获得一种可注射、可降解及抗骨质疏松的载药体系,实验分为对照组、低剂量SIM-PLLA缓释组及高剂量SIM-PLLA缓释组,分别测定载药缓释体系的可注射性、凝固时间、力学强度、药物缓释规律及骨质疏松兔模型体内成骨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含SIM-PLLA缓释体系凝固时间有所延长(P0.05)、可注射性提高(P0.05)且具有合适的抗压强度(P0.05),植入骨质疏松兔体内4周及12周后,三组材料随着材料的降解均有新生骨长入,但SIM-PLLA缓释组材料的降解率及新骨生成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高剂量SIM-PLLA缓释组最高。结论 SIM-PLLA缓释体系具有良好的注射性能及合适的力学强度,对兔骨质疏松模型有明显的成骨活性及抗骨质疏松效果,有望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及不规则骨缺损的新型生物医学材料。  相似文献   
976.
李澎涛  王娜  殷晨星  王博  于晓光 《广东医学》2016,(24):3732-3734
目的:分析人类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的形态与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和发育潜能的关系。方法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治疗的63周期765枚卵母细胞,观察MⅡ期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并根据第一极体形态将卵子分为圆或椭圆(A组),形态碎片化(B组),极体巨大、卵周隙大(C组)等3组。统计卵母细胞的正常与异常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分析第一极体形态与卵母细胞受精和发育的关系。结果 A、B两组卵母细胞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明显高于C组,B组与A组相比,卵母细胞的正常与异常受精率、卵裂率没有明显差异,但优质胚胎率显著降低。结论卵母细胞第一极体与卵母细胞的受精和发育潜能相关。第一极体形态可能作为评价人类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可能指标。  相似文献   
977.
多巴胺,是下丘脑和脑垂体腺中的一种关键神经递质[1],关系着多种器官能否正常运行.其含量的改变或失调会导致某些疾病如帕金森氏病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因此多巴胺含量测定在生理功能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8.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反转模式成像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分型诊断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纳入48例经手术确诊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接受了三维超声、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检查,以手术分型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对肝门胆管癌进行Bismuth分型的诊断效能。结果4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按照手术结果进行Bismuth分型,Ⅰ型8例,Ⅱ型13例,Ⅲa型8例,Ⅲb型11例,Ⅳ型8例。其中,39例行根治性切除,9例行姑息性切除。三维超声分型的准确率为85.4%(41/48),低估分型百分率为10.4%(5/48),高估分型百分率为4.2%(2/48);MRCP分型的准确率为87.4%(42/48),低估分型和高估分型百分率均为6.3%(3/48)。三维超声分型准确率与MRCP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597,P=0.440)。对三维超声和MRCP低估和高估分型的百分率分别进行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14,P=1.000)。结论三维超声用于评估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分型是可行的,其对肝门部胆管癌的Bismuth分型诊断效能与MRCP相近,可作为一种新的补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79.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收集的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20例健康志愿者和50例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行颈髓DTI。以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依据颈髓MRI平扫结果将CSM患者分A、B、C组,A组17例(单纯硬膜囊受压),B组23例(颈髓受压,信号正常),C组10例(颈髓受压,T2高信号)。分析4组颈髓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平均分数各向异性值(FA)之间的差异,对所有受检者行颈髓纤维束成像。结果:对照组C_2/C_3、C_3/C_4、C_4/C_5、C_5/C_6、C_6/C_7之间ADC值及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ADC值为(0.875±0.096)×10~(-3)mm~2/s,平均FA值为0.720±0.051;对照组与A组比较,平均ADC值、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B、C组及A、B、C组间比较,平均ADC值、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髓DTI较常规MRI能够早期、准确地量化脊髓型颈椎病的颈髓微结构改变,颈髓纤维束成像可以反映脊髓纤维束受压损伤的范围。  相似文献   
980.
目的 探讨红树林老鼠筋内生真菌来源内酯类化合物D1952抗肿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分子对接技术寻找D1952的潜在靶点,四甲基二氮唑蓝(MTF)比色法研究D1952抗肿瘤谱;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PI染色法、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D1952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变化.结果 细胞周期蛋白激酶2(CDK2)是D1952的潜在靶点;D1952能有效抑制21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且对MDA-MB-435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11 μmol/L.TUNEL染色可见肿瘤细胞凋亡明显;流式细胞术表明其能将MDA-MB-435细胞阻滞于G1/S期,且D1952能促进PARP的切割、导致p-RB降低和p21的表达增加.结论 红树林老鼠簕内生真菌来源化合物D1952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并有望成为靶向CDK2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