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三七总皂苷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脑梗死病人 582例 ,随机分为 2组 ,三七总皂苷组 2 91例 (男性 199例 ,女性 92例 ,年龄 6 0a±s5a)。用三七总皂苷 4 0 0mg加入 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 50 0mL中静脉滴注 ,qd ;川芎嗪组 2 91例(男性 198例 ,女性 93例 ,年龄 59a± 7a)。用川芎嗪注射液 16 0mg加入 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50 0mL中静脉滴注 ,qd ,2组疗程均为 30d。结果 :三七总皂苷组总有效率 95 2 % ,不良反应少。川芎嗪组总有效率 82 1%。组间经Ridit分析 ,差别有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三七总皂苷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较川芎嗪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2.
肝包虫残腔处理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包虫病是农牧区常见病 ,其中肝包虫病最常见 ,肝包虫病的诊断治疗并不困难 ,但是肝包虫病手术后常有包虫残腔胆汁瘘、残腔感染、残腔出血、残腔内包虫复发等并发症。对农牧区广大人民生活、工作学习和经济带来很大的负担 ,所以肝包虫病的治疗关键在于包虫残腔的处理 ,然而肝包虫残腔的处理非常棘手 ,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处理方法。故一直被国内外许多专家所关注 ,我们利用肝包虫高发地区优势 ,近几年对肝包虫残腔的处理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 1 990~ 2 0 0 0年共收治肝包虫病 1 2 0 0例 ,术后肝包虫残腔胆汁瘘 36…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7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7例均在出血后早期(72 h内)行介入动脉瘤栓塞术或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术后均给予尼莫地平持续泵入扩血管、脑脊液引流、3-H疗法等治疗。结果共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53例,37例恢复良好,13例中重度残疾,3例死亡。104例患者随访3个月未发现再出血。结论尽早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或介入动脉瘤栓塞术,术后给予尼莫地平持续泵入、脑脊液引流、3-H疗法等是治疗和预防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4.
侧脑室内肿瘤显微外科治疗:2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按肿瘤起源决定侧脑室内肿瘤手术入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9例侧脑室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采用经皮层入路,14例采用经纵裂入路。结果 23例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病理证实良性肿瘤14例,低级别胶质瘤8例,高级别胶质瘤5例,恶性肿瘤2例。经皮层入路组患者术后癫痫发病率明显高于经纵裂入路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8.5个月,58.62%恢复良好。结论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是治疗侧脑室内肿瘤较理想的手术入路,但对于肿瘤较大或肿瘤向脑实质延伸者或继发性脑室内肿瘤经皮层入路是较好的选择。肿瘤应争取全切,但不可强求全切,残留部分可进行放疗和(或)化疗。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新疆伊犁州河谷地区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构成及特征,为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11年期间收治的1750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以及病种分布情况。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例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患病年龄高峰为≥60岁,男女比例为1.3∶1。少数民族患者的病种分布和汉族有所不同。结论恶性肿瘤患者逐年增加,不同民族的病种分布不同,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保护,做好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6.
“辛开苦降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论述了辛开苦降法的历史沿革,立法及特点,以及临床应用,说明辛开苦降法是临床上运用较多的一种重要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57.
针刺“球后”奇穴治疗眼病黑龙江省眼科医院鲁淑文孙金夫马风英新疆巴州卫校阿布拉·买买提针刺“球后”奇穴是根据祖国的传统的针炙疗法与眼科临床常用的球后封闭疗法的特殊手段而发展创造出来的新的治疗手段。它的针刺部位与球后封闭相似,但其针刺深度要比眼科临床所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对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行全麻手术治疗的66例患儿,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3例,对照组仅以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联合使用七氟烷,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同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躁动人数以及躁动时长 15 min人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全麻手术中可以减少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池横截面积预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发病与评估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均经MVD治疗的PTN病例资料(PTN组),测量桥小脑角池横截面积并计算面积偏离度;并以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分析可能影响PTN治疗的相关因素。结果桥小脑角池横截面积,在对照组两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TN组病人患侧比健侧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与对照组比较,桥小脑角池面积偏离度在PTN组患侧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MVD疗效,分为复发组(n=15)与非复发组(n=39)。桥小脑角池面积偏离度,复发组比非复发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左侧疼痛比右侧更易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桥小脑角池面积较小和桥小脑角池面积偏离度较小可作为预测PTN发病的指标。桥小脑角池面积偏离度较小的PTN病人,MVD疗效较差。左侧PTN比右侧更易复发。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月在喀什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203名维吾尔族COPD患者,运用维语版一般情况问卷、COPD患者疾病认知问卷和COP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表(CAT)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维吾尔族COPD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一般,平均水平为(22.68±4.67)分,自我管理总分的平均水平为(153.58±18.30)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过去1年因COPD住院的次数、自我管理(症状管理、自我效能维度)、文化程度4个变量进入了以生活质量水平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R2=0.185,F=10.177,P=0.000)。结论维吾尔族COPD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亟待提高,患者住院次数是影响维吾尔族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自我管理及文化程度是影响COPD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