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小儿癫痫是福利机构中常见的慢性神经性疾病。在发达国家,儿童癫痫的发病率为每年每10万人33.3~82例。与成年人相比患病率要高得多,介于每千人3.2~6.3例之间[1]。2010年,在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孤弃儿童是指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地方县级以上民政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和条件认定[2]。我国在福利机构中养育的孤弃儿童基数较大。民政公报显示,截至到2018年底,全国共有孤弃儿童30.5万人,集中养育孤弃儿童7.0万人[3]。  相似文献   
12.
阐述PDCA循环理论的概念和内涵,概述我国现阶段PDCA循环理论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未来研究方向,为今后的PDCA循环理论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乌吉斯古楞  张彤 《河北医药》2021,43(13):1940-1944
目的 研究沉默分泌磷蛋白1(SPP1)联合吉西他滨在胰腺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胰腺癌PaTu 8988t细胞分为空白组(未经任何处理)、si-con组(转染si-con)、si-SPP1组(转染si-SPP1)、吉西他滨组(吉西他滨处理)、si-SPP1+吉西他滨组(转染si-SPP1和吉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肠梗阻患者采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230例CT诊断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梗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CT增强扫描,不适合使用增强扫描的患者,给予CT平扫,根据肠梗阻患者的CT诊断结果、CT诊断病因与手术病理结论、病因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30例肠梗阻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诊断准确率达100%;CT病因检测结果显示粘连90例,肿瘤85例,腹内外疝13例,炎症10例,肠扭转6例,肠腔内异物4例,肠套叠4例,外伤3例,先天性中肠旋转不良1例,符合率93.9%,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诊断能够准确的判断肠梗阻的部位,确定肠梗阻病因的准确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老年原发性肝癌相关门静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76例老年原发性肝癌相关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同期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分为对照组(单纯行肝切除手术,37例)和观察组(同期肝切除联合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9例)。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术中术后相关指标以( ±s)表示,进行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2、3年生存率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出血量显著增多,术后感染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引流管拔出、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ALB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升高,ALT、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2%、71.8%、53.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4.9%、48.7%、29.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原发性肝癌相关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同期肝切除联合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逐渐增大,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发生了巨大改变,偏头痛发病率呈现逐渐增长趋势,已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对精神和生活造成伤害,给家庭和社会经济造成一定负担.本文阐述近几年国内外偏头痛发病率及蒙医药治疗偏头痛的新进展,并指出未来蒙医药治疗偏头痛方向,以期为临床医生及患者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蒙药槟榔十三味丸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抑郁症的机制。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根据蔗糖水消耗量及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3.3 mg·kg-1)、槟榔十三味丸低、中、高剂量组(0.25,0.5,1 g·kg-1),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制备抑郁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28 d。实验结束后,迅速断头取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激素(TSH)、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的含量,并取胸腺、脾脏,计算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RH,ACTH,CORT,T3,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TSH含量、脾脏指数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槟榔十三味丸大鼠血清CRH,ACTH,CORT,T3,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TSH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槟榔十三味丸组大鼠脾脏指数明显升高(P<0.01),尤其槟榔十三味丸高剂量组作用显著。结论:槟榔十三味丸能调节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以及免疫功能,这可能是该复方抗抑郁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蒙西医结合治疗胃包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7例胃包如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西药组)30例和观察组(蒙西医结合治疗组)3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蒙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为89.1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胃包如病有很好的疗效,可以进一步临床验证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蒙医针刺结合内服蒙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该病的患者12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卡马西平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蒙医针刺结合内服蒙药治疗,选用的蒙药有额尔敦乌日乐、嘎古拉-4汤、扫布德-25、汤钦-25、扎冲-13、阿嘎如-35、扎木萨-4汤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59/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针刺结合内服蒙药辨证治疗癫痫疗效显著,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