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目的探讨以颅底疾病为主的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 CBL)在耳鼻咽喉科学留学生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科见习的首都医科大学2007级~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37名本科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参加见习。对照组(18名)采用传统授课方法,结合使用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例进行教学;实验组(19名)采用CBL法,使用颅底疾病病例教学。通过分析两组留学生的见习考核成绩及留学生对课程反馈的调查结果,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留学生见习考核成绩为(87.68±4.45)分,而对照组为(83.33±5.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77,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留学生学习满意度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耳鼻咽喉科学的留学生见习教学中,采用以颅底疾病为主的CBL法有利于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如何在内镜经鼻颅底良性肿瘤切除手术中,针对不同的出血方式采取科学的综合止血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161例颅底良性肿瘤患者,全部患者行内镜经鼻手术入路。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2014年2月之前住院的病例74例,未采取新材料、新技术止血措施的为对照组。术中血管出血主要应用双极或单极电刀电凝止血,创面渗血主要采用纱条、纱布或明胶海绵压迫止血。2014年2月以后住院的患者87例,采取新型止血材料以及射频等离子刀等新技术止血措施的为实验组。实验组采取综合止血方法,如术前根据影像学资料分析肿瘤的供血血管,术中尽可能先解剖分离相关责任血管,以射频等离子刀予以切断、凝结;切除肿瘤时,以射频等离子刀切割、凝结交替进行,逐步分离肿瘤;手术创面毛细血管渗血,采取速即纱(Surgicel)压迫止血、或射频等离子刀凝结止血;海绵窦等大的静脉窦出血,采用速即纱或Surgiflu/Surgifoam填塞止血。对于术中的出血量、止血方法、手术时间,进行记录、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实验室化验检查、颅底CT及MRI检查、部分患者行头颅DSA检查。对照组患者中,术中出血量50~2 100 ml,平均410+50 ml;手术时间50~310 min,平均120+20 min。实验组患者中,术中出血量50~1 600 ml,平均280+50 ml;手术时间45~220 min,平均90+20 min。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相比较,出血量及手术时间都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与肿瘤的性质、部位、血供相关,肿瘤血供丰富、位置深在、周围解剖结构关系复杂者,出血量较大;与肿瘤的大小无关;与手术时间无关。结论熟练掌握内镜颅底外科相关区域的三维解剖,尤其是重要血管神经的走行,是手术成功的前提;科学运用止血新材料、新技术,针对不同出血方式采取相应的止血方法,以保持术野清晰,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体力活动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某大学2所附属医院2012年4月~2014年12月间确诊的25~70岁549例乳腺癌患者和同期同医院就诊的549例非肿瘤患者的体力活动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体力活动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结果 校正各种混杂因素后,非职业性体力活动与乳腺癌发病风险降低有关(OR=0.69,95% CI:0.48~1.00);与不参加体育活动者相比,参加体育活动对乳腺癌发病有保护作用(OR=0.61,95% CI:0.43~0.87);与久坐不动的职业相比,轻度职业活动对乳腺癌发病有保护作用(OR=0.67,95% CI:0.47~0.97),而家务活动与乳腺癌发病风险无关。不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状态的亚组分析中,非职业性体力活动与ER+/PR+乳腺癌的发病风险降低有关。结论 非职业性体力活动、体育活动和轻度职业活动对女性乳腺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术后并发鼻窦炎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总结187例行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鼻窦炎的情况。结果:187例患者中术后发生鼻窦炎12例(6.4%),其中蝶窦炎9例(4.8%),筛窦炎2例(1.1%),上颌窦炎1例(0.5%)。10例经门诊非手术治疗治愈;2例保守治疗无效,再次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后治愈。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可以迅捷到达蝶鞍区,安全有效地切除垂体腺瘤;及时确诊鼻窦炎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以明显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无框架MRI导航系统在内窥镜经蝶鞍区肿瘤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8例垂体腺瘤和2例颅咽管瘤病人在无框架MRI影像导航引导下内窥镜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机器定位误差平均1.5mm;重要结构和病变定位满意,导航注册时间平均5min;手术时间平均50min,术后所有病人症状均减轻和好转。术后短暂性脑脊液鼻漏3例,短暂性尿崩者3例,无颅内感染及出血病例。结论无框架影像导航在内窥镜经蝶鞍区肿瘤的手术治疗中使重要结构及病变定位准确,在手术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评价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对改善乳腺癌患者失眠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已在PROSPERO数据库中注册,注册号为CRD42020163571。采用双人独立检索,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纳入相关RCT。采用CMA 3软件,分析接受CBT前后,患者失眠量表变化情况。检索时间为建库—2020年8月19日。结果 最终纳入7篇RCT(I2 = 29.75%),结果提示CBT可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失眠情况(SMD = - 0.84; 95%CI: - 0.97~- 0.71; P< 0.01)。Egger检验和Begger检验均提示未见发表偏倚。面对面CBT和基于网络CBT均可改善乳腺癌患者失眠;短期随访和长期随访亦提示均有效。结论 CBT可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失眠。今后需开展更多RCT研究,进一步明确基于网络的CBT疗效是否优于面对面CBT。亦需探讨短期和长期疗效是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8.
为提升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对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的准确性与实时性,研究了一种基于视觉信息的路面识别深度学习算法,实现路面附着系数的预估计。设计压缩卷积机制以降低网络运算参数,采用特征图全局平均替换全连接层以提升网络的拟合性能,并构建路面识别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W-VGG。利用自建路面图像数据集对网络进行训练,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提出的多层知识蒸馏技术的DW-VGG网络识别精度较高,分类性能评估指标F1得分为96.57%,并有效降低了网络的运算和内存成本,识别单张图像只需32.06 ms,预测模型只有5.63 M。  相似文献   
29.
本文主要基于职业周期理论对高校师资培养体系进行探讨,以提升高校师资培养成效。综合考虑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路径,将高校师资职业生涯分为适应转变期、成长分化期、稳定贡献期和指导消退期四个阶段。在分析不同阶段师资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培养方案。实践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师资培养体系,促进了教师成长,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30.
目的总结颞下窝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3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154例颞下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评估包括专科检查、颅底CT及增强MRI,32例患者行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采用内镜经鼻入路手术105例,经颈入路26例,经面入路23例。结果37例患者术中输血。内镜经鼻入路全切率90.5%(95/105),4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及换药后治愈,无颅内感染;2例患者术后出血,再次手术止血;1例患者术后出现颈内动脉痉挛、脑梗死,经抗血管痉挛、激素、脑保护剂等治疗后好转。经颈入路全切率100.0%(26/26),5例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术后对症支持治疗后顺利拔管。经面入路全切率95.7%(22/23)术后行补液及营养支持治疗。结论颞下窝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包括术前评估、术中输血、术后并发症等诊治,正确及时的围手术期处理对患者的早期恢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