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观察女贞子提取物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关节疼痛的影响,研究其对KOA大鼠软骨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女贞子灌胃组和女贞子注射组。模型组、女贞子灌胃组和女贞子注射组均采用碘乙酸关节腔注射造模法构建大鼠KOA模型,女贞子灌胃组大鼠进行女贞子提取物灌胃处理,女贞子注射组大鼠予以关节腔内注射女贞子提取物。治疗持续4周,于最终给药后1周测定行为学数据;取各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进行番红O染色和Mankin′s评分,免疫组化检测Col2的表达。取大鼠原代软骨细胞,以不同浓度的女贞子提取物进行干预,采用MTT法测定女贞子提取物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选取最佳浓度。RT-PCR测定女贞子提取物对软骨细胞中OA相关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疼痛模型数据显示,模型组的压痛阈值与正常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女贞子注射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提高(P<0.01);女贞子灌胃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提高(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模型组的Mankin′s评分高于空白组(P<0.01);女贞子注射组Mankin′s评分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女贞子灌胃组与模型组比较有下降(P>0.05)。免疫组化分析显示女贞子注射组和女贞子灌胃组软骨中Col2表达增加。女贞子提取物可促进大鼠原代软骨细胞的增殖,RT-PCR分析结果显示与TNF-α处理组相比,女贞子组显著下调Col10、MMP13的表达,上调Col2和Aggrecan的表达。结论女贞子提取物关节腔注射对软骨细胞的保护效果优于灌胃给药;女贞子提取物对大鼠KOA疼痛模型有干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软骨细胞肥大和分解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经康复护理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治疗的2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其中男性145例,女性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男性75例,女性25例,采用常规的护理干扰方式;观察组男性70例,女性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加以康复护理;通过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膝骨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HSS膝骨关节评分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90%)好于对照组(7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下的膝骨关节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观察鼻咽癌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探讨其可能参与的鼻咽癌的侵袭转移过程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Q-RT-PCR分别在蛋白质与核酸水平检测鼻咽癌标本肿瘤组织与鼻咽正常上皮组织中PI3K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临床指标的关系,及其在鼻咽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结果 (1)鼻咽正常上皮组织PI3K的表达显著低于鼻咽癌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I3K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原发部位和大小均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TNM分期等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差异比较则显示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PI3K在鼻咽癌的恶性表型及侵袭和转移中起促进作用,它的表达同TNM分期呈正向关。  相似文献   
114.
严波 《当代医学》2014,(35):3-4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泻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及微生态制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7月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腹泻患儿76例,随机均分2组(n=38),回顾性分析其发病因素。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妈咪爱和思密达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新生儿腹泻的主要相关因素包括喂养方式不正确、滥用抗生素、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等。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7%(37/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2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新生儿腹泻的最主要因素是喂养方式和滥用抗生素,应该对这几个方面引起足够重视;应用微生态制剂可以明显提高新生儿腹泻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5.
本文介绍并用插图显示了大鼠远端输精管结扎术。该术是经腹股沟管的输精管结扎,结扎位置远离附睾尾与阴囊,不会引起术后阴囊内睾丸周围粘连,可能适用于研究输精管阻塞本身(精子输出阻塞)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例如精子发生损害)。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探讨泡性中鼻甲相关性头痛的临床诊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筛选考虑为泡性中鼻甲相关性头痛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1例;年龄34~58岁,平均47岁。术前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以明确诊断。所有患者于全麻鼻内镜下行泡性中鼻甲修正手术,术后定期清理术腔,并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及偏头痛残疾量表(MIDAS)评估患者手术前后头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17例泡性中鼻甲相关性头痛患者术后定期随访12个月。术前VAS的平均值(7.47±1.23)分明显高于术后VAS的平均值(2.18±0.95)分;术前MIDAS评分平均值(17.24±2.14)分也明显高于术后的平均值(2.53±1.23)分。术后患者头痛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术后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头痛复发。结论 泡性中鼻甲相关性头痛术前鼻内镜检查结合鼻窦CT检查可明确诊断,经鼻内镜下行泡性中鼻甲修正手术,是一种经济、安全、简便易行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颅底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对2007年8月~2017年4月经病理证实的14例颅底骨巨细胞瘤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14例患者中有8例肿瘤位于颞骨,5例位于蝶骨,1例位于筛骨。手术分别采用内镜经鼻入路、经颞下窝入路、内镜经鼻联合颞下窝入路、经颅中窝入路。其中11例完成肿瘤全切,3例次全切除。手术未出现明显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经过8个月至10年的随访,其中2例患者接受了放疗,所有患者肿瘤均无明显复发或进展。结论发生在颅底的骨巨细胞瘤较罕见,诊断困难,但临床、影像学等仍有其特点,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入路需个体化制定。  相似文献   
118.
头痛是生活中常见的不适症状之一,几乎每个成年人都有过头痛的病史.引起头痛的原因有很多,而有些头痛的祸根却并不是大脑疾病.常见的原因包括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颈椎病、心血管病、鼻窦炎等.您没看错,鼻部病变也可以引起头痛.  相似文献   
119.
内镜经鼻岩尖病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单独使用内镜经鼻入路切除岩尖区病变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1月~2006年4月间对11例岩区病变实施了单纯内镜经鼻的外科治疗。其中脑膜瘤2例、脊索瘤1例、神经鞘瘤1例,胆固醇肉芽肿1例、曲毒菌病1例、恶性淋巴瘤1例、低分化鳞癌4例。结果9例病变获得镜下及影像学全切,1例大部切除,1例以活检为目的:术中颈内动脉破裂1例,术后行颈内动脉球囊栓塞术无硕内出血、脑脊液漏、脑神经损伤及脑膜炎等行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内镜经鼻外科技术处理岩尖病变是一种安全的、可供选择的新方法,能够简单和迅速地到达岩尖:既能够达到微侵袋目的,又能够满足全切某些肿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以酯键链接增强基团,制备姜黄素前体,观察其对前列腺癌细胞和正常二倍体细胞生长活性影响的差异.方法 叔丁氧羰基(Boc)-苯丙氨酸酯姜黄素单酯作用于17组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6~24h后,噻唑蓝(MTT)药物敏感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比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1 ~7d后,采用计数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同法作用于入主动脉平滑肌(HASMC)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 10 ~40μmol/L的Boc-苯丙氨酸酯姜黄素单酯作用于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6~24h后,DU-145细胞生长抑制率为7.37%~66.87% (P<0.05),呈浓度、时间依赖性;部分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FSC-SSC散点图可见24 h DU-145细胞凋亡比率分别为37.84% ~47.12% (P <0.05).对照组HASMC细胞凋亡比率为0.94% ~4.23%(P<0.05),较同浓度姜黄素降低.结论 姜黄素前体化合物能在体外有效诱导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凋亡,对正常二倍体细胞的抑制作用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