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9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药物的辛味与归经、作用及化学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460个常用中药中,辛味药有183个,占39.8%。辛味药中辛温(热)者占57.9%,多于辛寒(凉)、辛平者。归经以肺、脾、胃三经者最多,其次是肝、心、肾三经。辛味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以含挥发油者最多,其次是各种甙类、生物碱等。但药物的作用多数不以某一成分决定,而是多种成分的复合作用。许多药物的实验研究指出,提取得的挥发油的作用与多成分共存的水煎剂的药理效应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2.
《方剂学》中常用药物计算机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子计算机对《方剂学》中的193个方剂及其每一药物从几个方面作了统计处理,列出了30个最常用的药物。常用药物中补药益所占的比例较高,其次为清热药、解表药、行气药和理血药等。甘味药在常用药物中起重要作用。3~5味药组成的方剂较多,占全部方剂的41.4%。本文旨在探索中医用药的理论,并为某些药物的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有启示性的资料。  相似文献   
63.
药物的酸味、咸味与归经、作用及化学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的气味与其归经、作用及化学成分之间存在着一定规律性的联系。为了揭示这种联系,我们对460种常用中药的气味已进行过一些探讨。本文将对酸味药、成味药与归经、作用及化学成分的关系进行探讨。一、常用中药中酸味、成味药物的概况 (一)酸味、咸味药物在常用中药中的分布表1 酸味、咸味药物在常用中  相似文献   
64.
日本的伊藤嘉纪曾写了《为中医的国际化而努力》一文,文中说到中医药“作为有效的东西,将被世界人民所利用,这是时代的趋势。”“作为方向,中医迟早要被国际所利用。”事实正是这样,由于我国针刺麻醉的发展和中药特异的疗效,中医药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除了针灸的国际性刊物外,1973年,美国还创办了世界第一种专门介绍和研究中医的英文杂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验证慢性间歇性缺氧模型的气阴两虚证候属性。方法:选择益气养阴的代表方生脉散干预模型,考察其对模拟气阴两虚证的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生脉散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间歇性缺氧诱导的小鼠体重,摄食量,自发活动,心电图等各项指标的异常改变,使小鼠体重及摄食量增加,自发活动和心率趋于稳定,T波随缺氧时间的延长无显著增高;断尾出血时间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延长。结论:益气养阴的代表方生脉散能显著改善模拟气阴两虚证的慢性间歇性缺氧小鼠各项指标的异常改变,从"以方测证"的角度初步证实了模型的气阴两虚证候属性。  相似文献   
67.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基于病证方结合的中医诊疗模式构建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构想,通过寻求与证候相关疾病的关键病理环节选择合适的造模方法模拟临床特征和病理过程,并通过“以方测证”和“类证方反证”的方法动态地考察模型在不同时程证候属性.以临床常见的气阴两虚证为切入点,利用信息挖掘技术,发现益气养阴代表方生脉散所防治多种疾病的关键病理环节是缺氧和氧应激,继而发现慢性间歇性缺氧模型小鼠在一定阶段表现为:体重下降,摄食量减少,自发活动改变,心率加快、T波持续性升高等心电图异常改变、出血时间缩短等,部分模拟了气阴两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和由虚到瘀的病机演变过程,并伴随氧化应激异常等病理变化,生脉散可明显改善上述指征,从而初步验证了所提出的建模假说及慢性间歇性缺氧模型的气阴两虚证候属性.课题组正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期为揭示气阴两虚证的科学内涵及深入阐释益气养阴代表方的作用机理提供可靠的实验与技术平台,并为证候动物模型的构建提供思路与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花倒水莲中两种口山酮的含量。方法 :采用 Dikma DiamonsilC1 8柱 ,甲醇 -水 ( 6 5∶ 35 )为流动相 ,流速 0 .9ml/min,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 DAD) ,检测波长为 2 4 5 nm,对黄花倒水莲中两种口山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口山酮 1 ,2 ,3-三甲氧基口山酮和 1 -甲氧基 -2 ,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的重复性试验 RSD分别为 0 .96 %和 2 .6 %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4 0 %和 1 0 0 .8%。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 ,易行 ,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69.
本文对六味地黄汤不同工艺制备的汤剂和拆方配伍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以薄层扫描法定性比较。发现复方汤剂中的化学成分不等于单味药化学成分之和,在全方和不同配伍中均有新峰出现。在水提取液中化学成分比乙醇提取液中多。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对中药方剂改变剂型和开发新制剂时,应充分注意化学成分的变化,以保证新制剂的疗效。  相似文献   
70.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若干“证”型动物模型:肾虚证动物模型、老化加速动物模型。脾虚证动物模型、高血压动物模型以及“瘀血”证动物模型。上述模型对中药的现代研究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