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27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7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52篇
药学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制备肠道病毒可能的共同抗原多克隆与单克隆抗体,用于早期诊断肠道病毒。方法RT-PCR扩增VP1N端122氨基酸这一可能的共同抗原基因片段,连接至PET-30a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体外表达,表达重组蛋白经Western-blot活性鉴定后用电洗脱法进行纯化。纯化蛋白免疫昆明鼠获取多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用饱和硫铵沉淀法进行纯化。纯化蛋白免疫BALB/c鼠,用杂交瘤技术进行单克隆抗体制备,并用Protein A/G亲和柱进行纯化。制备的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肠道病毒。结果重组蛋白经Western blot检测,能被国外商品化的肠道病毒组特异性的5-D8/1单克隆抗体、含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的人血清与分别代表肠道病毒A、B、C三组的单型血清所识别。制备其相应的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与5-D8/1单克隆抗体同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29株(27型)福建分离株病毒抗原,显示:制备的多抗或单抗的检出率比5-D8/1单抗高约10%~40%。结论结合福建省当地株制备肠道病毒共同抗原的抗体检测变异较大的当地株,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2.
目的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摸索病毒灭活条件,用于制备安全和有效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灭活抗原。方法鸡胚分离法分离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应用甲醛和戊二醛两种灭活剂对分离物进行灭活。用鸡胚培养法进行病毒增殖试验,以确定灭活效果,同时测定灭活病毒的血凝效价。结果应用鸡胚分离法,并用电子显微镜及RT-PCR鉴定,确认从福建省人感染病例中分离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应用甲醛和戊二醛对病毒进行灭活时,在1‰~5‰终浓度、4℃作用24h的条件下,两者均能完全灭活病毒;灭活病毒的血凝效价随着灭活剂的浓度增高而逐渐下降;灭活病毒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其血凝活性逐步下降;应用甲醛灭活后的病毒抗原,其血凝效价可维持更长时间。结论首次分离成功福建省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病毒。应用1‰终浓度的甲醛可使高滴度的病毒完全灭活,并保持较好的血凝活性,适用于大量制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灭活抗原。  相似文献   
73.
医疗机构艾滋病病毒的职业暴露、危险性评估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艾滋病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医护人员所面临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危险正在逐渐增加。通过对医疗卫生机构HIV职业暴露前后的有效管理,了解暴露源的具体情况和职业暴露的发生模式,有助于合理评估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感染HIV的危险性,确定切实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保护医护人员免于HIV职业感染。本文主要对HIV暴露源、暴露模式、危险性评估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4.
福建省2004年登革热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我省2004年登革热疫情,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和分析2004年福建省登革热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2004年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全年都有,本土病例集中在9月下旬和10月上旬,与当地的蚊媒消长情况相一致,登革热流行株为登革热病毒Ⅰ型。[结论]我省与东南亚地区和我国南方登革热常年流行的省市人口流动频繁,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土暴发流行的危险性极大。  相似文献   
75.
人粒细胞无形体引起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是发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种新发传染病.按最新的分类标准[1],无形体属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变形菌纲,α亚群,人粒细胞无形体与以前命名的马埃立克体和嗜吞噬埃立克体同属无形体科(Anaplasmataceae)无形体属(Anaplasma)中的一个种,即嗜粒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a),其主要寄生在人粒细胞的胞质空泡内.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 运用多种方法对艾滋病防治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综合分析艾滋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方法 利用Z分值法、秩和比法、密切值法、TOPSIS法、优劣距离法、加权线性综合指数法、乘法合成综合指数法、混合综合指数法及功效系数法计算综合评价值,确定不同地区之间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质量.结果 多种评价法排序结果具有一致性.D地区综合评价值最高,说明该地区的艾滋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要比其他地区好.结论 综合评价法可以应用于艾滋病防治工作质量评价,以便对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测定2014年南平市登革暴发相关登革病毒E基因序列,探讨其输入来源及基因型别.方法 将患者急性期血清接种C6/36细胞,分离登革病毒,通过RT-PCR进行血清型鉴定,扩增全长E基因,测定序列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 共分离到4株DENV-1,2株DENV-2,扩增并测序获得E基因全长序列,4株南平地区DENV-1型分离株之间同源性为100%,与D13459(Donguang)分离株同源性也高达99.7%;2株DENV-2型分离株与DENV2/CN/GZ05/2014分离株的同源性均达100%.系统进化分析发现,4株DENV-1病毒株与来自广东及印度的毒株处于同一进化树分支,均为基因Ⅴ型;2株DENV-2病毒株与来自广东及新加坡的毒株处于同一进化树分支,均为基因Ⅳ型.结论 福建省南平市本次登革热本地病例暴发可能是由广东或者东南亚地区的登革热输入病例引起的.  相似文献   
79.
目的构建汉坦病毒S基因不同截短片段的重组表达质粒,并选择表达高活性的重组抗原应用于血清学诊断。方法从HTN型A537株基因组中扩增出S全长基因,构建TA-A537S克隆;以此为模板扩增出不同长度的截短的S片段,定向插入表达载体pET-30a,获得含不同片段的重组表达载体(pET-1-112,pET-1-119,pET-1-137,pET-1-200,pET-1-292,pET-1-316,pET-1-429,pET-6-119,pET-6-137,pET-6-200,pET-6-292,pET-6-405,pET-16-112,pET-16-137,pET-26-137),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分别进行了表达;应用SDS-PAGE观察重组蛋白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 blot分析重组抗原的活性,采用电洗脱、亲和层析等方法纯化重组蛋白,用间接ELISA法对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及抗原特异性进行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含HV S全基因的TA-A537S克隆质粒;以截短的S基因片段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中,既有表达又有活性的有pET-1-112,pET-1-119,pET-1-200,pET-1-292,pET-1-429,pET-6-119,pET-6-200,pET-6-292,pET-6-405;其中pET-6-119表达量最高且活性强;经电洗脱或Ni-NTA亲和层析可获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e6-119;纯化的e6-119重组蛋白应用于ELISA检测疑似HFRS和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血清IgG,与IFAT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7%,95.6%。结论pET-6-119表达量高,易于纯化,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原性,是一种廉价、安全、可靠的诊断抗原。  相似文献   
80.
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由小RNA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引起。典型病例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或黏膜疹为主要表现,早期可有发热,大部分病例1周内即获痊愈,小部分病例可发生残疾或死亡。肠道病毒A组中大部分血清型,如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A2、A4、A5、A8、A10、A16以及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71型,肠道病毒B组的部分血清型,如CVB2、B4及个别埃可病毒(echovirus,ECV)与其发病有关,其中以CVA16和EV71型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