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49篇 |
免费 | 357篇 |
国内免费 | 3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4篇 |
儿科学 | 115篇 |
妇产科学 | 47篇 |
基础医学 | 308篇 |
口腔科学 | 51篇 |
临床医学 | 945篇 |
内科学 | 538篇 |
皮肤病学 | 94篇 |
神经病学 | 119篇 |
特种医学 | 39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593篇 |
综合类 | 2162篇 |
预防医学 | 741篇 |
眼科学 | 50篇 |
药学 | 998篇 |
12篇 | |
中国医学 | 1039篇 |
肿瘤学 | 1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145篇 |
2022年 | 155篇 |
2021年 | 168篇 |
2020年 | 133篇 |
2019年 | 158篇 |
2018年 | 171篇 |
2017年 | 120篇 |
2016年 | 140篇 |
2015年 | 113篇 |
2014年 | 377篇 |
2013年 | 324篇 |
2012年 | 347篇 |
2011年 | 332篇 |
2010年 | 354篇 |
2009年 | 362篇 |
2008年 | 358篇 |
2007年 | 303篇 |
2006年 | 338篇 |
2005年 | 292篇 |
2004年 | 290篇 |
2003年 | 308篇 |
2002年 | 244篇 |
2001年 | 201篇 |
2000年 | 245篇 |
1999年 | 274篇 |
1998年 | 231篇 |
1997年 | 237篇 |
1996年 | 253篇 |
1995年 | 204篇 |
1994年 | 188篇 |
1993年 | 157篇 |
1992年 | 147篇 |
1991年 | 117篇 |
1990年 | 125篇 |
1989年 | 97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43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38篇 |
1984年 | 37篇 |
1983年 | 30篇 |
1982年 | 28篇 |
1981年 | 23篇 |
1980年 | 26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12篇 |
1976年 | 7篇 |
1960年 | 10篇 |
1959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比较单、双椎间融合器(cage)置入法结合短节段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以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建立退变性腰椎侧凸模型,将12具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单cage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实验组),双cage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对照组).两组标本通过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机模拟不同状态下人体前屈、后伸等6个方向的生理运动.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定不同载荷下不稳节段的运动范围.结果 正常状态下,两组标本L2~3节段各方向ROM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标本具有可比性;两组标本不稳状态下各方向ROM值相比正常状态均有所增加(P<0.05或P<0.01),说明腰椎不稳模型制备成功.行融合术后,两组标本前屈、后伸、屈伸、侧弯、旋转等各方向ROM值较正常状态下均有所减小(P<0.05或P<0.01);实验组标本L2-3节段椎间各力向ROM值比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cage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脊椎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与传统双cage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似,而且其生物力学特性与完整正常脊柱相近.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观察应用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各种瘢痕的疗效,并对影响疗效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应用点阵铒激光对132例面部瘢痕患者皮损进行磨削、大范围平扫,分析对比依据不同影响因素分组后各组显效率差异,探索对治疗效果有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有效率97.8%,显效率85.7%,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病史长短、皮损的临床分型、病损程度各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等其他因素对疗效无影响。结论: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瘢痕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皮损稳定后及早治疗预后较好,皮损程度轻者预后较好,不同临床分型治疗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带血管腓骨头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应用带血管腓骨头移植治疗桡骨远端良性复发肿瘤及恶性骨肿瘤患者6例,年龄17~ 53岁,平均32.5岁.其中3例患者为多次手术后复发.患者均知情同意后,行肿瘤En-bolc 切除,采用带血管腓骨头移植重建骨缺损及桡腕关节,同时行内固定术,移植腓骨长度为11~ 16 cm.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平均19个月.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移植腓骨均获骨性愈合,部分患者已行内固定取出.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为55~90分,平均82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1例,良4例,中1例;优良率83.3%.结论 带血管腓骨头移植用于修复桡骨远端肿瘤性骨缺损是可行的,尤其是对于桡腕关节的骨支架支撑重建具有其独特的优点,但仍需积累更多病例及更长期的随访,以观察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比较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改良SGA(MQSGA)和血清白蛋白三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评估方法,为选择MHD患者营养评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血透中心行MHD3个月以上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指标:(1)营养不良指标:MIS、MQSGA和血清白蛋白。(2)人体测量学指标: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MAC)、上臂肌围(MAMC)等。(3)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总胆固醇、肌酐、铁蛋白。统计分析MIS、MQSGA和白蛋白与其他营养指标的相关性,并对所有患者追踪1年,分为住院组和未住院组,比较两组中MIS、MQSGA和白蛋白的差异,然后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这3个指标与MHD患者住院风险有无关系。结果:(1)MIS标准:118例MHD患者全部为营养不良占100%;MQSGA标准:营养不良占74.57%;白蛋白标准:营养不良占16.95%。(2)白蛋白、MQSGA和MIS与血液生化和人体测量指标呈现相关性(P〈0.05),但是以MIS与其他营养指标的相关系数最大。(3)118例MHD患者中,住院组MIS和MQSGA均显著高于未住院组(P〈0.05)。(4)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MIS与患者住院风险有关。结论:MIS对营养不良的检出率最高,与其他营养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更好,可以预测MHD患者的住院风险。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分析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尿水通道蛋白(AQP-1)及内皮素-1(ET-1)的表达水平,并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40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作为实验组,并根据肾积水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积水。另选无泌尿系疾患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实验组术前晨尿、术中肾盂尿和术后第7天晨尿,以及对照组晨尿。测定实验组及对照组尿液AQP-1及ET-1表达水平,并进行尿AQP-1、ET-1水平的组间比较,及实验组术前、术中、术后尿AQP-1水平的组内比较。结果 轻度肾积水患儿尿AQP-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肾积水患儿尿AQP-1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术中尿AQP-1水平低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尿AQP-1水平高于术前水平(P?<0.05);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尿ET-1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AQP-1及ET-1水平可作为先天性肾积水患儿的辅助诊断指标。尿AQP-1水平还可作为肾积水患儿术后恢复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造口患者自我表露、反刍思维与孤独感的相互关系。方法对210例老年结肠造口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痛苦表露指数问卷、孤独感中文简版量表、反刍思维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结肠造口患者反刍思维评分为(2.64±0.59)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自我表露为(30.58±8.11)分,处于低水平;孤独感为(14.76±3.79)分,处于高等水平。患者的自我表露与反刍思维呈负相关(P0.01),反刍思维与孤独感呈正相关(P0.01),自我表露与孤独感呈负相关(P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反刍思维对自我表露与孤独感起部分中介作用(68.97%)。结论造口对老年患者的自我表露、反刍思维和孤独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关注老年结肠造口患者的思维变化,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提高其自我表露水平,降低反刍思维水平,进而减轻老年肠造口患者的孤独感,以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8.
109.
肩胛盂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肩胛盂骨折的分型、手术治疗指征和方法。方法对8例肩胛盂骨折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改良Idebery肩胛盂骨折分型:Ⅰ型3例,Ⅱ型1例,Ⅲ型2例,Ⅴ型2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和拉力螺钉固定。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41个月,平均14.2个月。根据美国肩肘协会评分标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分,为55~100分,平均85.6分,优5例,良1例,可1例,差1例。结论肩胛骨盂缘骨折块移位≥1 cm、前缘骨折块≥25%、后缘骨折块≥33%,或盂窝骨折肩关节面不平整≥5 mm及盂肱关节不稳定均需手术治疗。对肩胛盂骨折采用改良Idebery分型,有利于指导临床手术治疗,且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0.
组织工程肌腱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伴缺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工程肌腱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伴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8月~2002年6月,采用同种异体肌腱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以5×106/ml细胞密度接种在医用碳纤维与聚羟基乙酸纤维制作的编织带上,体外培养5d后,修复跟腱缺损7例,缺损长度为5~7cm。术后踝跖屈外固定4~6周后开始功能锻炼。结果7例均获随访22~56个月,平均46.9个月。除1例术后伤口延迟愈合外,其余6例均期愈合。无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无跟腱粘连再手术患者。按尹庆水疗效评定标准,优5例,良1例,可1例。结论组织工程肌腱修复跟腱缺损可获较好临床效果,是一种可选择的新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