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18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洛菲不动杆菌性眼球内炎一例陈大年张军军胡玉章严密【关键词】不动杆菌属/致病力不动杆菌感染内眼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771.2患儿女,10岁,因左眼球穿孔伤17天、前房积脓3天于1997年6月30日入院。患儿17天前被废弃的一次性注射针头刺伤左眼...  相似文献   
42.
立体视觉及其发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红  严密  方谦逊 《华西医学》2002,17(3):424-425
立体视觉是视觉器官准确判断三维空间位置的感知能力 ,由于其在动物生存中的独特作用而引人入胜 ,很早就吸引众多学者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手段 ,对其进行多方位的研究〔1〕。 2 0世纪 60年代前 ,主要采用心理物理试验 ,得出了许多结果 :60年代后 ,用电生理法对立体视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迄今 ,立体视觉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本文回顾文献 ,对立体视觉的线索 ,对立体视觉的假说及立体视觉的发育作一扼要综述。1 立体视觉的线索双眼立体视觉的线索有 :视差、频差、时间视差。1 1 视差视差有水平视差和垂直视差。因瞳孔距离存在 ,两…  相似文献   
43.
蔡善君  唐健  严密 《华西医学》2002,17(4):507-508
目的:探讨脉络膜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加深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18只眼门诊连续就诊病人的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B超及CT检查的表现。结果:眼底检查可见肿瘤位于乳头附近或黄斑区,大小不一,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黄白色或桔红色边界清楚,但不整齐,肿瘤边缘有色素脱失。FFA在脉络膜背景荧光显现前病变区出现斑点状荧光,随着视网膜动静脉的充盈逐渐增强,晚期呈弥漫性强荧光。B超检查当声波接触到肿瘤时将出现强反射,形成回声。CT检查眼球后极部眼环上圆形、卵圆形、弧形或半环状光滑锐利的致密影。结论:CT扫描对脉络膜骨瘤的诊断价值最大,但应结合B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眼底表现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4.
蓝光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蓝光光照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用蓝光照射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3组,A组:不同光照强度;B组:同一光照强度,不同光照时间;C组:同一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不同细胞培养终止时间。利用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荧光素标记的连接素V/碘化吡啶(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检测、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观察细胞凋亡。 结果 TUNEL染色阳性细胞的体积缩小变圆,细胞核浓缩,边聚成新月形或帽状,细胞核碎裂成数个,细胞膜出胞。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内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内膜嵴消失;粗面内质网扩张;溶酶体增加,内含代谢产物。A组低于一定阈值[(500±100)lx]的蓝光光照对RPE细胞损伤较轻,细胞凋亡及坏死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加;B组随着光照时间延长,RPE细胞凋亡数量没有增加,而细胞坏死逐渐增加;C组光照后6、12h,损伤以细胞凋亡为主,但随着光照时间延长,凋亡继发坏死细胞和坏死细胞明显增加。 结论 蓝光照射可引起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损伤,损伤形式有凋亡、凋亡继发坏死及坏死;损伤程度呈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依赖性。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5, 21: 384-387)  相似文献   
45.
辛梅  张美霞  张军军  严密 《眼科研究》2010,28(6):524-526
目的观察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的自然病程。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确诊为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患者16例32眼的临床资料、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进行分析,随访0.5~6a。结果 16例患者均为双眼发病,均有黄斑中心凹劈裂,6例患者合并周边部视网膜劈裂,年龄6~29岁,平均14.2岁。随访中,3眼中心凹劈裂进展为黄斑裂孔,3眼进展为视网膜脱离,1眼玻璃体积血,1眼周边视网膜劈裂向赤道部进展,24眼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虽可长期保持稳定,但部分患者病情可进展,应定期进行随访。OCT可作为随访检查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46.
可定量的氧致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小鼠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可对视网膜新生血管进行定量研究的小鼠模型,用于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机制的探讨及治疗方法的评价。方法 给氧箱组16只1周龄C57BL/6小鼠在浓度为75%的氧箱中生活5d,然后回到正常氧化环境中:16只同龄小鼠生活在正常氧环境中做对照。墨汁灌注视网膜铺片了解氧所导致的视网膜血管改变;半数矢状面6μm视网膜切片中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反映视网膜血管的增生;视网膜切片还做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  相似文献   
47.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光动力治疗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利用光化学反应 进行治疗的新技术,根据其对新生血管的特异性栓塞作用,近年来用于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治疗,经过大量的动物和临床试验,已取得一定的进展。现对PDT的原理、基础研究以及在AMD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71-138)  相似文献   
48.
赵英杰  唐健  严密  孟丹 《华西医学》2002,17(2):228-229
目的:探讨中心性晕轮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central areolar retinochoroidal atrophy,CARCA)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特征。方法:回顾分析32例CACA患者59只患眼的FFA检查资料。结果:FFA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及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灶,早期呈弱荧光,晚期呈透见荧光;病灶内有色素沉着者可见斑点状遮蔽荧光;萎缩灶边缘染色呈强荧光,荧光范围不扩大。病灶内可透见粗大的脉络膜血管。后期萎缩区巩膜染色呈强荧光。其中25只眼有视盘周围环形脉络膜萎缩区,周边视网膜及视网膜血管正常。双眼发病且FFA表现对称者27例,单眼发病者5例。26例47只眼病灶范围在1-2.5个PD之间,6例12只眼病灶范围大于3个PD或小于1个PD。28 51只眼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规则清楚;4例8只眼病灶边缘不规则,边界欠清晰。2例3只眼黄斑未受累。结论:CACA的FFA特征表现为萎缩区病灶边缘染色清楚的强荧光环,病灶内可呈现斑点状透见荧光、可透见粗大的脉络膜血管。后期萎缩区巩膜染色呈强荧光。  相似文献   
49.
运用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动态分析晶体、视网膜、肾脏和血液中镁、锰离子水平,后者的含量与变化均很微小,但镁离子在病程1个月时,血清、晶体中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视网膜中镁随病程而下降,肾脏镁在病程1个月时升高,以后渐降。给镁动物组织和血清中的镁浓度均不同程度恢复。表明肾功能损害可能是视网膜、晶体和血清镁浓度进一步降低的原因,通过不同途径长期、少量给镁,对恢复和提高组织中镁浓度,维护肾脏正常功能有一定作用。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5,11:237-239)  相似文献   
50.
斑痣性错构瘤病:第二部分 Sturge—Weber氏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密  曹伟 《眼底病》1989,5(1):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