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12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三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比较三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预混组),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加睡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类似物组)以及普通人胰岛素加睡前中效胰岛素(普通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三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在三餐前及睡前指间全血血糖达标后进行动态血糖监测,比较整体血糖控制水平、低血糖发生率,以及达标时间和胰岛素使用量等.结果 在三餐前及睡前全血血糖控制相同的情况下,预混组、类似物组和普通组达标时间分别为(8.3±2.5)、(9.1±3.8)和(8.4±1.7)天(P>0.05);胰岛素使用量分别为(0.63±0.13)、(0.69±0.20)和(0.68±0.24)U·ks-1·d-1(P>0.05);动态血糖监测的72 h平均血糖值分别为(8.3±2.1)、(7.5±1.9)和(6.8±0.8)mmol/L(P>0.05);早餐后3 h血糖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7.7±11.5)、(27.6±8.3)和(24.0±3.1)mmol·L-1·h(P>0.05);血糖CV分别为(3.1±2.1)、(2.9±1.6)和(2.1±1.6)mmoL/L(P>0.05);低血糖(≤3.9 mmol/L)发生率分别为67%、87%和80%(P>0.05),多出现在凌晨0:00~4:00(55%),而且没有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结论 三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控制血糖的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没有明显差别,但需要更加关注监测夜间血糖.  相似文献   
82.
严励 《药品评价》2008,5(4):145-145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新的糖尿病治疗手段不断涌现,为良好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至今口服降糖药仍然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而口服降糖药种类多,作用机制多样,适用人群、服用方法、不良反应的差异,考验着临床医生合理规范应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83.
抵抗素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异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抵抗素(resistin)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以探讨抵抗素在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不同浓度人抵抗素(0、50、100ng/mL)培养24h。流式细胞检测抵抗素对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VCAM-1)与活性氧簇(ROS)表达的影响;RT-PCR检测抵抗素对内皮素(E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经人抵抗素(50ng/mL、100ng/mL)处理24h后ICAM-1和ET-1mRNA表达显著增高,而各组间VCAM-1表达、ROS生成,以及eNOS和iNOS mRNA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抵抗素可通过增加ICAM-1表达,上调ET-1表达直接促进内皮细胞激活,提示脂肪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4.
眼底荧光造影和TGFβ1检测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造影(FFA)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作用.方法87例糖尿病(DM)患者依据FFA分为DM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组;C组健康对照组.DR组依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网)分期分成DR1组、DR2组和DR3组;再将DR组依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DRA组UAER<20 μg/min;DRB组UAER>20μg/min.各组测血清TGFβ1.结果(1)UAERDR组高于DM组,并随糖网进展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TGFβ1DR组高于DM组和C组,DRA组低于DRB组;DR1组低于DR2组和DR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FFA异常早于UAER升高.TGFβ1在Ⅰ期糖网已升高,并随糖网及DN的加重而升高.UAER随糖网进展而升高.FFA与TGF β1可能是DN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大多功能蛋白酶(LMP)7基因与1型糖尿病(DM)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71例1型DM患者及86例正常对照进行LMP7基因分型.根据发病年龄将1型DM患者分为3组,A组≤14岁,B组15~30岁,C组≥31岁.结果1型DM组LMP7-B/B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39%vs58%,P<0.05),LMP7-B/A频率显著升高(54%vs31%,P<0.01).LMP7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糖尿病各发病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LMP-B/B可能是1型DM的保护基因型,携带该基因型的人群患者1型DM危险性降低.LMP7-B/A可能是1型DM的易感基因型,携带该基因型的人群患1型DM危险性增加.LMP7基因与1型DM发病年龄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86.
对120例T2DM和106例NGT研究对象,筛查其PGC-1α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时应用PCR-SSCP和DNA测序法。发现了4种SNP,即394Thr→Thr,482G1y→Ser,528Thr→Thr,612Thr→Met。其中,PGC-1α基因的482Gly→Ser多态性相关于T2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87.
不同年龄健康人足底压力参数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健康人足底压力的大小受年龄、日常生活中的活动量、体重、步速等影响。我们检测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足底压力,以探讨年龄对健康人足底压力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2型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肺通气和弥散功能,并和正常健康者比较,以探讨肺脏是否为糖尿病慢性病变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抵抗素在肝脏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载有抵抗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经尾静脉注射构建高抵抗素血症小鼠模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及病毒对照组,取肝脏组织切片行PAS糖原染色半定量观察肝糖代谢变化;以Western blot检测肝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以磷酸化AMPK/总AMPK的比值代表AMPK激活程度;以实时PCR检测肝组织糖异生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重组腺病毒注射d5获得血中抵抗素高表达构建了高抵抗素血症动物模型,糖原染色示高抵抗素血症小鼠肝糖原含量较正常对照及病毒对照组降低(P<0.05);高抵抗素血症组肝AMPK磷酸化水平较正常对照及病毒对照组下降,磷酸化AMPK/总AMPK比值分别为0.78±0.06vs0.93±0.13,0.89±0.05(P<0.05)。高抵抗素血症小鼠G6Pase和PEPCK的mRNA表达升高,G6Pase分别为2.136±0.857vs1.353±0.49,1.250±0.77;PEPCK分别为3.54±0.90vs2.75±0.78,2.63±0.67(P<0.05)。结论抵抗素可能通过抑制肝脏AMPK活性,增加肝糖异生关键酶的表达而影响机体肝糖代谢,降低肝糖储量,参与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形成。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滤泡性淋巴瘤(PTFL)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考虑为PTFL的临床资料,整理并分析治疗方案及随访预后。结果 3例均行手术治疗。1例术后病理诊断明确,规律化疗,随访3年余,完全缓解;1例术后病理诊断尚不明确,不支持经典的滤泡性淋巴瘤,但不排除Bcl-2阴性的PTFL,未行进一步检查和化疗,随访6年余,疾病稳定;1例病理诊断困难,经过病理专科会诊后确诊,行1程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后随访1年余,完全缓解。结论 PTFL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容易误诊和漏诊。通过收集3例PTFL进行临床分析,提供鉴别诊断思路,并为其制定个体化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