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3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171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250篇
口腔科学   79篇
临床医学   682篇
内科学   356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196篇
特种医学   2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533篇
综合类   1300篇
预防医学   582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528篇
  6篇
中国医学   475篇
肿瘤学   12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背景:基因治疗是用于恢复和保护黑质神经功能的一个有效治疗方法。候选基因有增加多巴胺合成的基因如酪氨酸羟化酶(TH)、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AADC)或减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基因如神经营养因子和抗凋亡蛋白等。目的:基因表达的调控是基因治疗避免由于转基因产物的过度合成导致的副作用所必需的。设计一种病毒载体介导的体内调节系统,依据诱导性Cre重组酶来减少基因表达。方法:重组腺相关病毒(AAV)载体表达的Cre重组酶融合到雌激素受体的配体结合区,与AAV载体表达的多巴胺合成酶一起转导到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中。用合成的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他莫昔芬(tamoxifen)处理。结果:诱导位于LoxP侧面的酪氨酸羟化酶(TH)序列选择性的敲掉,导致多巴胺的合成减少,而AADC的表达不受影响,从而保持左旋多巴的疗效。结论:我们的结果证明应用AAV载体编码的TH基因在Cre-ERT2基因调控系统的控制下,在诱导剂他莫昔芬的处理中,可持续、有效的控制基因产物的生成,在体内和体外对转基因表达进行时空调控,从而增加基因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52.
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手术方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3月至2008年8月共采用手术治疗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患者87例,按手术方式(单纯内镜下手术40例、内镜控制下手术19例、显微镜下囊肿切除术22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纯内镜组、内镜控制组和显微镜组(分流及混合手术患者6例未计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上述3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的年龄、囊肿大小、术后并发症、病情好转和囊肿缩小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显微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43±36.0)min]、术中出血[(160±39.6)mL]均高于其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内镜组[(97±26.8)min,(15±4.8)mL]和内镜控制组患者[(87±27.6)min,(18±5.7)mL]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手术治疗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所需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优于显微镜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953.
随着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诊治水平的提高,PCa的早期诊断已成为可能,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根治性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等手段,早期PCa已不再是一种致死性疾病.然而对于局部晚期前列腺癌(locauy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LAPC)的治疗仍存在争议,因此有必要探讨其他可能治疗方法.高能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近年来出现的治疗前列腺疾病的新兴技术.  相似文献   
954.
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2003年4月~2009年6月,选择2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0例、肝右叶一级胆管结石1例),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五孔法,解剖第一肝门,肝门阻断,起声刀分离左半肝诸韧带,显露肝上下腔静脉前壁,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Hem-o-lok夹与Endo-GIA处理血管、胆管,结合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结果术中3例行肝门阻断,阻断时间10~20min。20例未发生无法控制的大出血,仅1例术中输血400ml。术后1~2d拔出胃管,5~15d拔出腹腔引流管。术后发生胆漏3例,量30~50ml/d,术后7~12d胆漏停止。无出血、感染、明显的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发生。术后5~10d出院,带T管者术后45~60d经T管造影无结石残留后拔T管,1例造影示胆道残余结石,经胆道镜取石完成。20例经B超、CT随访半年~4年,平均3年,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安全、可行,具有微创的优点,可作为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955.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ithout using titanium-clips. Methods Data of 1016 patients(group A) undergoing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ithout using titanium-clips were compared to that of 874 patients(group B)undergoing two-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ithout using titanium-clips by t test and chi square test for operating time,operative hemorrhage,the length of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and postoperative pain.Results In group A,1001 cases were successfully operated on with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with conversion to classic four-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15 cases,while 874 cases in group B were operated on with two-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here were no bile leakage,biliary tract injury or death in both groups.There were no difference in operating time[(34.5 ±5.2) min vs (32.0±7.4)min,t=0.063,P=0.526],the length of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3.1±0.8)d vs(3.2±0.7)d,t=1.073,P=0.326]and operative hemorrhage[(56.5±17.8)ml vs (55.2±15.9)ml,t=0.812,P=0.425](P>0.05) between the two groups,but the postoperative pain was less severe in Group A than that in group B (P=0.000<0.05). Conclusions The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s feasible,safe,less traumatic and more cosmetic.  相似文献   
95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脉象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方法:对25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脉象以及TNM分期脉象变化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脉象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结果:25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脉象中,细脉出现次数最多,其次是弦脉、滑脉、数脉、沉脉等。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脉象分布特征为:弦脉在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中呈逐渐降低趋势,细脉呈逐渐增高趋势。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脉象中细脉、弦脉、滑脉最为多见,结合临床症状,可以推断气虚、阴虚、痰湿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非小细胞肺癌早、中期以标实为主,故弦脉多见,随着病情发展,标实转为次要方面,气阴两虚更为突出,所以,晚期弦脉减少,细脉增多。弦脉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多提示邪盛或病进。  相似文献   
957.
患者男,30岁,以阴囊部扁平丘疹伴瘙痒1年为主诉就诊。患者于就诊前1年无明最诱因发现阴囊部米粒大小丘疹,无自觉症状。以后丘疹逐渐离心性扩大,呈环形,伴轻痒,曾先后在当地几家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阴囊慢性湿疹、体癣等,予两替利嗪、氯雷他定及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等治疗,患者自觉瘙痒有所减轻,但皮损未见消退,为进一步诊断与治疗来诊。  相似文献   
958.
本文采用患者现场自填问卷方式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和分析了蒙医药医技医术的传承现状,初步提出了继承与发展蒙医医技医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959.
目的 通过黑龙江立克次体感染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探讨其在内皮细胞内的生长规律。方法 将泛影葡胺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纯化的黑龙江立克次体(HLJ-054株)感染体外培养的HUVEC,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和扫描电镜检测与观察不同时相黑龙江立克次体在内皮细胞内的生长状况。热灭活黑龙江立克次体做平行对照。 结果 立克次体粘附并侵入内皮细胞,在感染后第6h及第24h分别为感染高峰;感染5 d后细胞内立克次体逐渐增殖,第8~9d细胞内立克次体急剧增殖,并见细胞核内有少量立克次体,细胞出现病变,第12d细胞内充满立克次体,大部分细胞皱缩脱落。结论 黑龙江立克次体能够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内不断增殖而使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960.
本文通过VPN组网方式,来构建多个乡镇及若干个点的专用网络。在此基础上设计并运行新型农村合作系统软件。该系统已在我县运行多年。运行状况良好,性能稳定,对实现新农合的现场结报,缓解医患关系等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