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讨论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5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进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3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7~24个月,平均14个月。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29例,良好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2例。d’Aubigne-Postel评分,优25例,良8例,差2例。并发症:关节炎2例,深静脉血栓1例,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按Brooker分级Ⅰ~Ⅱ度2例。无切口感染、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能取得良好临床疗效,但是有一定的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究三种不同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32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将行后正中入路、经皮入路、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患者纳入A组(n=110)、B组(n=108)、C组(n=107),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伤椎指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三组VAS评分、ODI评分均降低,对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差值变化进行比较,B组、C组变化幅度大于A组且C组变化幅度大于B组,三组VAS评分、ODI评分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B组切口长度短于A组、C组(P<0.05);三组术后3个月伤椎后凸Cobb角均下降、伤椎前缘高度均上升,对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差值变化进行比较,B组、C组变化幅度大于A组且C组变化幅度大于B组,三组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三维运动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出现切口感染、术后...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应用自主研发的腰椎复合运动机对直立体位犬腰椎施加累积性轴向载荷和六位相复合运动构建犬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成年雌性草犬20只, 体重(10.0±0.5) kg,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10只。模型组:将实验动物以垂直坐位固定于运动机上, 在持续轴向载荷下(245 N)进行一定周期的腰椎六位相(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各45°)复合运动;对照组:将实验动物以垂直坐位固定于运动机上, 不予任何干预。模型组动物在进行复合运动前、运动2、5、10及15万次时行腰椎影像学检查, 侧位X线片测定椎间盘高度指数(disc height index, DHI), MRI T2-mapping成像定量分析椎间盘退变程度, 当MRI T2WI显示椎间盘出现明显退变(改良pfirrmann分级系统>V级)时停止复合运动。取两组动物腰椎各节段椎间盘标本, 通过Micro-CT定量分析上、下终板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及骨小梁结构, 组织学染色(HE染色、番红"O"染色、天狼猩红染色)验证及评价椎间盘退变程度。结果模型组动物5万次复合运动后L6-7、L...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内镜椎间盘切除辅助斜外侧椎间融合术(endoscopic discectomy-assisted 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ED-O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is-TLIF)治疗腰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0年6月微创手术治疗腰退行性疾病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26例采用ED-OLIF,另外25例采用Mis-TLIF。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以及影像资料[结果]虽然ED-OLIF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Mis-TLIF组[(281.8±79.7) min vs (182.2±42.3) min, P<0.05],但是前者在切口长度[(5.7±0.2) cm vs (7.0±1.2)cm, P<0.05]、术中出血量[(107.3±44.2) ml vs [(196.0±80.3) ml, P<0.05]以及下地行走时间[(3.1±1.2) d...  相似文献   
35.
侯伟  万趸  邓轩赓  石华刚  赵龙   《四川医学》2023,44(8):830-834
目的 探究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后交感神经链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11月于我院行L4/5 OLIF手术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后有无交感神经链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将纳入病例分为术后交感神经链功能障碍组和无术后交感神经链功能障碍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术后交感神经链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18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0例患者出现术后交感神经链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6%。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既往史(既往腰椎手术、腹部手术和糖尿病)及腰椎前凸角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BMI、手术时间、Cage放置位置及腰椎右侧弯占比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椎右侧弯(OR=7.612,P=0.015)是OLIF术后交感神经链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腰椎右侧弯畸形是OLIF术后发生交感神经链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术前腰椎排列检查对于预防OLIF术后交感神经链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