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胃癌及邻癌黏膜组织p27kip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分别检测胃癌组织、邻癌黏膜组织及胃切端黏膜组织p27kip1的表达水平;图像分析仪测定各组织实质细胞数密度、阳性细胞数密度等形态指标并计算阳性细胞比率.结果:胃癌组织及邻癌黏膜组织p27kip1的阳性率、阳性细胞数密度及阳性细胞比率均显著低于切端胃黏膜,而癌组织与邻癌黏膜组织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癌组织p27kip1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结论:胃癌组织p27Kip1水平降低并与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胃癌预后判断的指标.同时邻癌胃黏膜p27Kip1水平也降低,这种异常可能对癌扩散和转移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四氧嘧啶诱发的糖尿病大鼠肾小球中蛋白激酶Cα(PKC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动态变化, 探讨3者之间相互关系以及与肾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 糖尿病1周组(B组), 糖尿病1月组(C组)和糖尿病2月组(D组)。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查PKCα, TGF-β1和α-SMA在肾小球的表达情况。光镜观察肾组织的形态改变, 生化法测定大鼠血糖, 血脂, 血尿肌酐以及尿蛋白。结果:糖尿病各组肾小球PKCα和TGF-β1的表达多于正常组(P<0.05), 糖尿病各组PKCα, TGF-β1和α-SMA3者间呈正相关, 并且与肾脏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早期肾组织PKCα表达持续增加, 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参与了肾病早期蛋白尿的发生机制, 使TGF-β1增多并诱导α-SMA的表达, 标志着肾脏固有细胞激活及表型转变和肾脏组织学改变。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和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蛋白激酶Ca(PKCo),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和纤维连接蛋白(FN)沉积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糖尿病组(B、C、D组)。用链脲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B组为糖尿病对照组,C组为糖尿病依那普利组,按2mg/kg.d给药,D组为糖尿病中药组,按1.8g/kg.d中药浸膏给药,持续60天。用免疫组化检测MAPK、PKC.、TGFβ1和FN在肾小球的表达;用生化方法测定大鼠血糖、血脂、血肌酐和尿蛋白;光镜观察肾小球形态。结果糖尿病各组肾小球MAPK、PKc0、TGFβ1和FN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用药组(C、D组)的表达则低于未用药组(B组)。形态观察显示,C、D组肾小球病变比B组轻。B组血糖与C、D组无明显差异,但血脂、血肌酐和尿蛋白则高于C、D组。结论依那普利和丹芪复方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肾小球MAPK和PKCα信号途径,从而改善肾小球的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34.
目的:了解糖尿病(DM)大鼠肾间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与纤维粘连蛋白(FN)和胶原Ⅲ型(ColⅢ)沉积的关系。方法:四氧嘧啶复制糖尿病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肾间质TGF-β1、FN和ColⅢ,PAS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正常肾间质和糖尿病1周,可见FN和ColⅢ,但未见TGF-β1表达,糖尿病2周开始肾小管见TGF-β1表达,并随疾病进展而逐渐增多。糖尿病1月肾间质中见FN和ColⅢ沉积开始增多,2月时更多,FN和ColⅢ增多与TGF-β1呈正相关。结论:TGF-β1促进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FN和ColⅢ的沉积。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和中药丹芪复方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蛋白激酶Cα(PKC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纤维连接蛋白(FN)沉积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糖尿病组(B、C、D组).用四氧嘧啶复制糖尿病模型;B组为糖尿病对照组;C组为糖尿病依那普利组,按2 mg/(kg*d)给药;D组为糖尿病中药组,按1.8 g/(kg*d)中药浸膏给药,持续60 d.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KCα、TGFβ1和FN在肾小球的表达;用生化方法测定大鼠血糖、血脂、血肌酐和尿蛋白;光镜观察肾小球形态.结果 糖尿病各组肾小球PKCα,TGFβ1和FN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用药组(C、D组)的表达则低于未用药组(B组).形态观察显示,C、D组肾小球病变比B组轻.B组血糖与C、D组无明显差异,但血脂、血肌酐和尿蛋白则高于C、D组.结论 依那普利和丹芪复方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肾小球PKCα的表达,从而改善肾小球的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36.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慢性肾衰晚期心肌肥大的发病机制,观察胰岛素样生成因子Ⅰ(IGF-Ⅰ)是否在心肌肥大中起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检测法研究了肾大部切除大鼠心肌组织IGF-Ⅰ的含量,同时测定了心肌蛋白量和DNA含量。结果:肾大部切除大鼠90d后出现明显心肌肥大,心肌组织IGF-Ⅰ增高,与假手术处理的Wistar大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提示,IGF-Ⅰ可能与慢性肾衰心肌肥大的发生有关,是介导心肌肥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检测发育性内皮基因座-1(DEL-1)在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探讨其参与冠心病(CHD)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方法 将58例人冠状动脉标本分为CHD组(25例)和对照组(CON组,33例),以左前降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HE染色检测冠状动脉内膜厚度、纤维帽厚度、管腔狭窄程度评价冠状动脉结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冠状动脉内DEL-1、白细胞介素-17(IL-17)、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及CCAAT增强结合蛋白β(C/EBPβ)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DEL-1、GSK-3β、C/EBPβ及IL-17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细胞分布及表达水平;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检验分析DEL-1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形态结构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E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CHD组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程度增大、纤维帽厚度变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HD组中DEL-1主要表达在斑块内泡沫细胞胞质及胞核,而IL-17、GSK-3β及C/EBPβ主要在胞质中表达;Western ...  相似文献   
38.
目的:动态观察骨调素(OPN)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小管的表达,探讨它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肾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注射STZ诱导糖尿病(DM),随机分成5组,每组分别设鼠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小管OPN、p38MAPK、NF-κB及纤连蛋白(FN)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皮质OPN和p38MAPK蛋白质水平;生化方法测定血糖、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量;光镜检查肾组织的形态改变。结果: 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发现糖尿病3 d大鼠肾组织p38MAPK和DM 7 d OPN的表达增多,并随病程发展而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DM 4周,肾小管OPN的表达与p38MAPK、NF-κB、FN表达及蛋白尿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大鼠肾小管OPN表达增加参与了糖尿病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发病机制;肾小管p38MAPK可能介导了DM状态时NF-κB的表达,进而调节OPN的表达增多。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肾毒血清肾炎(NTN)发病过程中肾组织巨噬细胞(Mф)浸润与细胞外基质(ECM)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用兔抗鼠肾毒血清复制NTN模型。在肾炎不同时间点(3、7、15、30和90 d)行肾活检,HE和Masson's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免疫组化ABC法检测Mф、纤维连接蛋白(FN)、Ⅲ和Ⅳ型胶原。结果: NTN发病3 d,肾组织已有Mф浸润,先于FN和胶原的变化。NTN 15 d,肾炎动物均有明显蛋白尿,血肌酐升高,Mф明显浸润和ECM沉积。NTN 90 d,7只动物肾功能和肾组织改变明显减轻,Mф浸润明显减少,另外5只动物肾组织明显纤维化及Mф浸润,并且Mф浸润程度与肾功能和FN、Ⅲ和Ⅳ型胶原沉积呈正相关。结论: 肾组织Mф促进ECM沉积而参与NTN进行性恶化或好转的机制。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蛋白激酶Cα(PKCα)、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相互间的关系及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2周组(B组)、糖尿病4周组(C组)、糖尿病8周组(D组)、糖尿病12周组(E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TGF、PKCα、FN的表达;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CTGF蛋白表达水平; PAS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的形态改变;生化方法测定血糖、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24 h尿蛋白。 结果: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出现肾小管和间质病变,肾小管表达PKCα和CTGF增多,表达部位一致,与此同步,小管间质FN表达也增加,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12周组大鼠血糖高于其余糖尿病组,血脂和血肌酐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蛋白尿十分显著,并且与CTGF和PKCα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状态促进CTGF分泌增多从而使肾小管间质FN等细胞外基质沉积增多,使肾脏肥大和纤维化,而PKCα参与该过程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