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1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144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800篇
内科学   313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81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1061篇
预防医学   505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460篇
  10篇
中国医学   418篇
肿瘤学   7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研究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联合使用抗真菌药物对镰刀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M27-Ed4及M38-A3方法测定伏立康唑(voriconazole)、那他霉素(NAT)和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及氟康唑(FLU)对22株镰刀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棋盘法测定四种抗真菌药物单独及联合环孢素A使用抗真菌作用。

结果:那他霉素、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对镰刀菌(22株)MIC范围分别是2~8、1~8、1~8和8~512μg/mL。体外联合用药时,环孢素A与氟康唑对64%菌株(14/22)有协同效应,与两性霉素B对41%菌株(9/22)有协同效应,对所有菌株无拮抗效应。联合使用环孢素A后,镰刀菌对两性霉素B药物敏感性由4.5%提升至68.2%(P<0.001)。

结论:镰刀菌在体外对那他霉素敏感,对伏立康唑部分敏感。与环孢素A联合应用时,可与氟康唑及两性霉素B产生协同效应,并显著提高镰刀菌对两性霉素B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2.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583株PA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化。结果:PA主要分布于呼吸科(30.2%)、重症监护病房(26.4%)、神经外科(13.9%)、胸外科(11.0%)以及普外科(9.1%)。分离的PA标本主要为痰液(76.0%)、脓液(6.3%)、伤口分泌物(6.0%)、尿液(5.7%)和血液(3.3%)。PA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等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敏感。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53.
陈芳 《抗感染药学》2014,(4):318-322
目的:了解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临床使用万古霉素的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参照万古霉素药品说明书及《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要求,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6例临床使用万古霉素的住院患者的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例临床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中,监测血药浓度者为7例,其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71.74%,合理用药者为42例(91.30%),不合理用药者为4例(8.70%)。结论:该院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是基本合理的,但对特殊人群的使用,应重视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加大病原学的检测力度,使临床使用更加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评估甲磺酸萘莫司他体外抗凝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CRRT的伴有高出血风险的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纳入2021年7月-2022年1月接受甲磺酸萘莫司他体外抗凝治疗的CRRT患者作为萘莫司他组;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2月未使用抗凝剂的CRRT患者病历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CRRT的第1个滤器寿命、治疗72 h滤器使用数量、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42例,萘莫司他组患者2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平均动脉压、原发病、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评分、治疗前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萘莫司他组患者第1个滤器寿命长于对照组患者(风险比=0.408,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72 h使用滤器数...  相似文献   
155.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对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全身麻醉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氟比洛芬酯利多卡因组(FL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N组)。记录麻醉前、拔管时、拔管后1min、拔管后5min的SBP、DBP、HR,并观察患者是否有呛咳、憋气、躁动等情况发生。结果 F组和FL组的SBP、DBP、HR无明显改变,L组有所升高,N组明显升高。F组和FL组在围拔管期无憋气、躁动,仅在拔管时微呛,L组部分患者出现呛咳、憋气、躁动,N组患者更明显。结论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与利多卡因凝胶,能够减轻围拔管期心率、血压的升高程度,并减少患者呛咳、憋气、躁动等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56.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肺炎(MPP)患儿序贯治疗中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值预计值百分比(PEF%)动态变化及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3例MPP患儿为对象,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44例与重度组19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每隔5 d检测患儿FeNO、FEV1及PEF%,持续3周,分析FeNO、FEV1及PEF%的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轻度组治疗前FeNO浓度、FEV1及PEF%比值优于重度组(P<0.05)。经序贯治疗后,两组患者FeNO浓度、FEV1及PEF%比值均显著改善,重度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P<0.05);两组患者FeNO浓度逐渐降低,第15 d及第20 d FeNO浓度较第5 d及第10 d明显降低;FEV1比值逐渐升高,第20 d FEV1比值较第5 d、第10 d及第15 d明显升高;PEF%比值逐渐升高,第20 d PEF%比值较第5 d、第10 d及第15 d明显升高,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经序贯治疗后,FeNO逐渐下降,与病情改变呈负相关(r=-0.337,P=0.010);FEV1逐渐上升,与病情改善呈正相关(r=0.276,P=0.025),PEF%逐渐上升,与病情改善呈负相关(r=-0.510,P<0.001)。 结论肺炎支原体患儿序贯治疗中FeNO浓度及PEF%比值与病情改变呈负相关、FEV1比值与病情改变呈正相关,即FeNO浓度及PEF%比值越高、FEV1比值越低,患儿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讨肝癌复发再手术患者的负性心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肝癌复发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于患者入院第2天和出院前1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肝癌复发患者入院第2天SAS评分为(43.17±8.38)分,SDS评分为(50.22±8.71)分;出院前1 d,患者的SAS评分为(39.02±7.26)分、SDS评分为(45.12±5.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庭月收入、首次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及首次住院时长是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家庭月收入及是否有医疗保险是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对肝癌复发再手术患者的负性心理现状影响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肝癌复发再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紧张情绪。  相似文献   
158.
消化道息肉电切技术已相当成熟,但广基型大息肉电切术的出血、穿孔并发症仍较多。为了减少其发生率,我们对这类息肉的电切技术做了改进,手术配合默契,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9.
综合治疗模式已成为现代肿瘤治疗的基本模式,包括手术、放化疗、生物治疗、靶向治疗等,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然而,肿瘤学教学过程中这一治疗理念并未深入到肿瘤学各分类专业中,头颈肿瘤学科仍是针对疾病为主核心的治疗手段进行讲授,不仅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而且限制了头颈肿瘤学的发展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本文针对头颈肿瘤学专业的自身特点,阐明头颈肿瘤学教学过程中强化多学科综合治疗原则的重要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160.
目的观察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护理服务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总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护理服务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度分别为(15 486.6±1 841.7)元、(18.5±4.8)d、(90.5±5.6)、(79.2±8.9)%,观察组分别为(12 356.5±1 253.2)元、(14.2±3.2)d、(98.9±1.3)、(96.1±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735、5.164、10.123、12.804,均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采用循证护理为理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管理模式能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