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26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肝透明细胞癌少见,由于它在临床表现、病理及诊断及预后方面都存在某些特殊性,探讨其诊治问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我院曾收治3例肝透明细胞癌现报告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性,36岁,因右上腹隐痛伴消瘦4月入院。肝肋下7cm,剑下3cm,质硬,HB-SAg(+),肝功能。childA级,血AFP>400μg/L,CT:右肝巨块型实质性占位。手术发现肝脏呈大结节性硬化,肿瘤占据右半肝及部分左内叶,约20cm×10cm×20cm大小。行肿瘤活检及右肝动脉、门静脉插管,全埋植式给药装置(IDDS)埋于腹壁皮下。术后并发大量右胸积液,经顺铂胸腔内注射…  相似文献   
52.
经IDDS反复肝动脉化疗致肝动脉-肝管瘘(附1例报告)△文华长王在国丁福全张爱玲刘光中肖瑞君(四川省肿瘤医院影像科,*外科,成都610041)△本文为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960074的部分内容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途径插管化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重要...  相似文献   
53.
患儿,男,11岁,因进行性增大的右胸壁肿块2月,以原发性肝癌于1996年6月21日入院。否认肝病史,无黄疸,右侧锁骨中线Ⅴ~Ⅶ肋3.0cm×3.0cm隆突于胸壁的质硬、固定肿块,腹平坦,肝脾肋下未扪及,移浊(-)。HBsAg(+),肝功能正常,血清AFP25175μg/L。胸片见右Ⅶ肋前支破坏消失,骨扫描示右Ⅶ肋前支溶骨性破坏。腹部CT见右肝后叶10cm×10cm×8cm巨大实质性占位病变,其边界清楚,下腔静脉被肿块推移。7月8日在全麻下右肋缘  相似文献   
54.
利他林对肝动脉门静脉化疗中顽固性呃逆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科1990年7月至1997年7月完成的220例肝癌患者的肝动脉门静脉化疗中,曾遇见2例(0.91%)并发顽固性呃逆.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阿霉素60mg分别经肝动脉及外周静脉注射后血药浓度变化的对照研究发现,经肝动脉注射后各时刻的血药浓度均明显低于外周静脉给药组,证明经肝动脉给药确实可以减轻化疗的全身毒性反应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胰钩突部癌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7例胰钩突部癌采用胰头后侧进路、预置PV-SMV阻断法手术切除.结果胰头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4例,合并SMV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及相关并发症,中位生存时间18.1个月.结论胰钩突部癌采用胰头后侧进路手术有助于提高切除率和减少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57.
肝癌不同治疗方法对门静脉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肝癌不同治疗方法对门静脉压力(FPP)的影响,并探讨FPP变化与肝癌术后早期上消化道出血之间的联系。方法:108例肝癌患者,分别行肝切除(n=74)肝动脉栓塞化疗(n=11) ,肝动脉结扎(n=3),肝动脉门静脉插管(n=14),肿瘤内无水酒精注射(n=6)及术后肝动脉门静脉化疗(n=22),术中经胃网膜右静脉插管至门静脉主干,并将埋植式给药装置(IDDS)植于腹壁皮下,经IDDS分别测量治疗前、治疗后及术后1、3、5、7、14、21、28天之FPP。结果:除肝动脉门静脉手势管及肿瘤内无水酒精注射外,其余各种治疗方法术后FPP均出现一过性升高,以术后1-7天升高最为显著,之后逐渐缓慢下降;24例FPP≥35cmH2O者,16例并发术后早期上消化道出血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动态监测FPP变化有助于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  相似文献   
58.
伴AFP增高的肝血管瘤(附二例报告)王在国*丁福全*张爱玲*刘光中虽然AFP是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的重要标志物,但其却并不只对肝细胞癌具有特异性,它亦可产生于一些其它非肝癌肿瘤。我院近期曾诊治两例伴AFP增高的肝血管瘤,现报告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例...  相似文献   
59.
肝尾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肝尾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 1992~ 1998年收治的 5例肝尾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正确诊断 ,除 1例血管瘤不愿手术外 ,4例肝尾叶切除及术后恢复顺利。 3例恶性肿瘤患者经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后 ,1例术后 10月死于上消化道出血 ,另 2例术后 18及 4 5月仍键在。结论 肝尾叶肿瘤的定性诊断与其它部位的肝肿瘤基本相同 ,定位诊断则与影像学诊断技术设备及操作者的肝尾叶局部解剖学知识水平密切相关 ,剖腹探查是不能确定尾叶占位病变性质时明确诊断和避免误诊误治的最佳方法。积极治疗、慎重对待、合理术中处理治疗、综合治疗是肝尾叶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及我们取得成功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60.
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治(附三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脏炎性假瘤极少见。我院在 1 990~ 2 0 0 0年间共行肝肿瘤切除术 450例 ,发现肝脏炎性假瘤 3例(0 .7% )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例 1 ,男 ,2 8岁 ,因右上腹疼痛 1个月入院。既往无肝病史。查体 :无黄疸 ,无肝掌及蜘蛛痣 ,未见腹壁静脉曲张 ,脾肋下未及 ,肝右肋下 2 cm、剑突下 3cm、质中、轻压痛 ,移浊征阴性。辅助检查 :HBs Ag(- ) ,血 AFP定量 <2 0μg/L,SGPT 1 58.7IU/L、SGOT92 .9IU/L ,B超及 CT见肝右后叶 8.0 cm× 8.1 cm实质性包块 ,腹腔淋巴结肿大。入院诊断原发性肝癌。入院后在全麻下行右肝后叶及腹主动脉旁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