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计算机辅助个体化导航模板在Hangman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计算机辅助个体化导航模板为Hangman骨折后路经椎弓根固定提供准确定位. 方法 Hangman骨折患者CT连续扫描,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0.01建立Hangman骨折三维模型,以STL格式导出模型.在UG lmageware 12.0平台打开三维重建模型.利用逆向工程(RE)原理寻找椎弓根的最佳进钉钉道.提取椎板的表面解剖学形态,建立与椎板解剖学形态一致的模板.拟合模板和椎弓根孔道成定位模板,将椎体和定位模板通过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生产出实物模板,手术时利用建立的定位模板与椎体的后部结构相吻合,通过导航孔进行C2椎弓根的定位,置入椎弓根螺钉.同法制作C3椎弓根钉导航模板,对需行C2,3后路固定时进行C3椎弓根钉的导航定位.术后根据X线片和CT扫描评价椎弓根螺钉的位置.结果 应用于4例患者,2例行C2,3椎弓根同定融合,2例行单纯C2椎弓根螺钉固定;共置入C2椎弓根螺钉8枚,C3椎弓根螺钉4枚.术中模板与暴露的椎板贴合紧密,稳定性好,所有椎弓根螺钉置入均顺利.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末出现血管和神经并发症. 结论利用逆向工程原理和快速成形技术生产出的导航模板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为Hangman骨折椎弓根的定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使Hangman骨折后路固定手术简单及安全化.  相似文献   
122.
123.
124.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在腰椎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对2006年12月-2008年12月间,我们应用TLIF技术进行治疗的16例腰椎滑脱、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伴腰椎不稳和1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00~150min,平均130min,出血量200~750ml,平均370ml。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2.7个月,末次随访临床结果优29例,良5例,可1例。结论 TLIF手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腰椎疾患,尤其适用于翻修手术,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5.
课题式教学法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发达国家各大学课题式教学方法的发展模式、对教师潜能开发及对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等方面对高等教育办学层次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我国高校课题式教学方法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医学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弊端,寻找具有我国特色的一种崭新的课题式教学方法,并将这一方法应用到医学教育改革中来,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总结结合不同的皮瓣和外固定架治疗严重胫骨干骨折的经验.方法 1990-2007年,共治疗GustiloⅢB和GustiloⅢC型胫骨干骨折190例,其中GustiloⅢB型160例,GustiloⅢC型30例.男16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5岁.交通伤132例,机器压砸伤32例,石块砸伤26例.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清创、植皮、各种组织瓣(游离胸脐皮瓣20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08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2例,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例,筋膜皮瓣26例,腓肠肌内、外头肌皮瓣22例)、各种外固定架(半环架84例,单边轴动力外固定架12例,AO外固定架12例,潍坊三维外固定架42例,组合式外固定架40例).平均随访7.3年.结果 所有皮瓣成活.186例骨折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84例半环架为7.5个月,8例单边轴动力外固定架11.2个月,12例AO外固定架8.5个月,42例潍坊三维外固定架8.1个月,40例组合式外固定架7.8个月.除半环架外,其他外固定架都需植骨.4例骨折未愈合,为单边轴动力外固定架固定后发生骨髓炎,经再次手术后愈合.最近随访发现所有患者的膝、踝关节功能正常,无患肢疼痛.结论 皮瓣与外固定架结合是治疗GustiloⅢB和GustiloⅢC型胫骨干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7.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患病率约为千分之四到千分之十二之间[1],并影响着全球约6500 万人,同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3].虽然大多数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然而仍有三分之一的患者被诊断为药物难治性癫痫[4].因此,寻找新的辅助治疗方法或避免疾病的诱发是临床工作的重点.有许多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28.
患者 男,47岁。不明原因双侧跟腱区疼痛5个月余,到当地医院抗感染、封闭、对症处理后症状有缓解。3个月后,上楼梯时先感左跟腱区疼痛,忍痛再上楼梯时感右侧疼痛不能行走。到当地医院就诊,告知踝部扭伤,对症处理疼痛减轻。患者自觉行走无力,不能跑跳。2个月后来我院就诊,以双侧跟腱陈旧性断裂收住院。体检:一般情况好,生命征  相似文献   
129.
目的:优化多西他赛(docetaxel,DTX)纳米泡处方和工艺,并考察其性质。方法用Langmuir膜天平筛选成膜材料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mPEG-PLGA)与不同膜稳定剂的最佳比例。以沸点为29.5℃的全氟戊烷为有机相,采用注入法制备mPEG-PLGA包裹DTX的纳米胶束,加入全氟戊烷后可形成纳米乳。考察纳米乳的处方工艺、及其形成纳米泡的条件。采用MTT法考察DTX纳米泡的MCF-7细胞毒性。结果成膜材料最佳比例为mPEG-PLGA∶司盘20=10∶1(摩尔比),形成的膜弹性好,可耐受温度和超声。DTX纳米泡有明显的温度和超声敏感性。随温度升高粒径逐渐增大;温度降低粒径减小。在超声作用下,纳米泡先发生合并,粒径变大,随后略有减小。DTX纳米泡有显著的MCF-7细胞毒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DTX纳米泡有望成为肿瘤靶向超声触发释药新制剂。  相似文献   
130.
正2008年3月~2014年6月,我们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3例跟骨骨折患者,近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28~62岁。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10例,Ⅲ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7~12 d。1.2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手术。自外踝尖下向第4跖骨基底切开,显露跟骨外侧壁及后跟距关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