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1.
目的 :观察代谢综合征 (MS)患者血清氧化 抗氧化指标及血小板聚集性的改变。方法 :选择 34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病例 ,根据ATPⅢ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MS组和非MS组 ,分别测定其血清丙二醛 (MDA)、超氧化歧化酶 (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血清MDA水平在MS组明显高于非MS组 ,而血清SOD、GSH Px水平在MS组则明显降低 ;血小板聚集率在MS组也明显升高。结论 :MS患者机体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 ,血小板聚集率升高 ,抗氧化能力却减弱。  相似文献   
12.
心脑舒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脑舒通是吉林省洮南市第一制药厂生产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新药,是由当地资源极其丰富的野生植物刺蒺藜的地上全草提制而成的蒺黎总甾体皂甙制剂。据国外的资料以及吉林省药检所研究资料表明,本药具有抵抗动脉硬化,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冠脉循环的作用。我院自1989年9月~1990年2月,在心脏专科门诊用心脑舒通对30例心脏病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包括冠心病26例,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绞痛4例,现总结于后。一、研究对象1.冠心病心绞痛者26例,均符合1979年全国  相似文献   
13.
原儿茶醛对人红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原儿茶醛对人红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 Fura- 2定量分析法观测原儿茶醛对人红细胞胞浆 Ca2 浓度的影响.结果原儿茶醛能够降低人红细胞胞浆 Ca2 浓度,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丹参注射液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作用可能与其有效成分原儿茶醛降低红细胞胞浆 Ca2 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冠心病(CAD)发病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66例冠脉造影患者,依据ATPⅢ MS诊断标准判断患者是否存在MS,分析其与冠脉造影结果及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323例CAD患者中MS者 207例,无MS者116例;343例非CAD患者中MS者85例,无MS者258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292例MS患者中,冠脉重度病变157例,冠脉轻度病变83例,冠脉造影正常52例;而374例无MS的患者中,冠脉重度病变仅76例,冠脉轻度病变113例,冠脉造影正常者185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Gensini评分为(36.8±40.5) vs(14.3±26.3)(P<0.01).结论 MS是冠心病发病高危因素之一,且MS患者冠脉病变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PPARγ配体对人血单核细胞MMPs和TIMPs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15d-PGJ2对人血单核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内源性抑制物(MJMPs和TIMPs)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MMPs、TIMPs的基因和蛋白表达,Zymography测定MMPs活性。结果:PPARγ配体15d-PGJ2可明显抑制人血单核细胞MMP-9的表达及其活性,但不影响MMP-2、TIMP-1、TIMP-2的表达。结论:PPARγ配对15d-PGJ2可抑制人血单核细胞MMP-9的表达及其活性,对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局部细胞外基质降解、增强斑块稳定性可能起到有益作用。γ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关系。方法:选择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共76例,根据最新ATPⅢ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对照组,ELISA法测定其血清瘦素浓度。结果:代谢综合征组血清瘦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血清瘦素与体质量指数、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15d-PGJ2对人血单核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内源性抑制物(MMPs和TIMPs)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MMPs、TIMPs的基因和蛋白表达,Zymorgaphy 测定MMPs活性.结果PPARγ配体15d-PGJ2可明显抑制人血单核细胞MMP-9的表达及其活性,但不影响MMP-2、TIMP-1、TIMP-2的表达.结论PPARγ配对15d-PGJ2可抑制人血单核细胞MMP-9的表达及其活性,对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局部细胞外基质降解、增强斑块稳定性可能起到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抗体的检测方法,并观察分析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100例冠心病患者[1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及31例正常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并对100例患者进行了1年随访.结果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在AMI组(1.39±0.68)和UAP组(1.35±0.62)明显高于对照组(0.81±0.31,P<0.01)和SAP组(0.94±0.36,P<0.01);随访1年后,有22例患者发生心脏事件.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在发病组(1.67±0.69)明显高于病变稳定组(1.03±0.44,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P<0.01).结论血清抗ox-LDL抗体水平与冠心病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斑块的不稳定性以及血脂和C反应蛋白等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75名住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测定血清IGF-I水平与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纤维蛋白原和颈动脉内膜厚度等指标,并根据冠心病的不同临床表现分型,根据临床表现和冠脉造影的结果,评价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斑块的稳定性。结果血清IGF-I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降低,与反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呈负相关。结论血清IGF-I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且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