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作者采用经皮内固定治疗孟氏骨折 32例 (治疗组 ) ,并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的 32例 (对照组 )作了对比观察 ,结果治疗组治愈 2 8例 ,对照组治愈 18例 ,表明经皮内固定术优于外固定术。  相似文献   
22.
背景与目的:2013年欧洲肿瘤学会官方杂志Radiotherapy & Oncology发表了新版头颈部肿瘤颈部淋巴结分区指南,对规范颈部淋巴结靶区的勾画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2013版颈部淋巴结分区指南,旨在探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以及颈部淋巴结影像特征与预后的关系,为将来修订N分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病理诊断明确的、初诊无远处转移、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656例。所有患者治疗前行鼻咽和颈部MRI扫描。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MRI图像,并根据2013版颈部淋巴结分区指南进行重新分区,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6.9个月。4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为91.3%,4年无颈部复发生存率为95.1%,4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87.7%,4年无病生存率为78.5%,4年总生存率为92.8%。最常见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分区为:Ⅱ区76.2%,Ⅶa区65.1%,其次为Ⅲ区(50.4%),Ⅴa(17.5%)和Ⅳa(11.7%)。淋巴结的跳跃转移率为1.0%。颈部淋巴结阳性的患者中,46.4%的患者有淋巴结坏死,74.4%的患者有包膜外侵犯。单因素分析显示,颈部淋巴结受累侧数、颈部淋巴结最大径≥6 cm、颈部淋巴结坏死、T分期和N分期都是影响无远处转移生存和无病生存的因素(P<0.05)。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有影响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的趋势(P=0.060)。环状软骨下缘以下的颈部分区受累对无远处转移生存和无病生存无显著影响。多因素分析发现,T分期、淋巴结最大径是影响无远处转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T分期、淋巴结最大径和淋巴结坏死是影响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该研究阐明了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发现颈部淋巴结受累侧数、淋巴结最大径、淋巴结坏死是影响远处转移和无病生存的重要因素。下颈部受累对无远处转移生存和无病生存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汤配合冲击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30例/组),研究组采用口服补肾活血汤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单用冲击波治疗,治疗28d。治疗28d后观察两组视觉疼痛评分指数(VAS)、日本骨科协会功能障碍评分(JOA)、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①治疗28d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治疗前均降低,其中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障碍评分(JOA)较治疗前均升高,其中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病证诊断疗效均有改善,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配合体外冲击波可能通过帮助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等)来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恢复腰部功能进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24.
湖南省宁乡县1994年度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死情况回顾性调查与分析湖南省宁乡县卫生防疫站(邮编:410600)王业军,丁建辉,黄佑山我县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高发区,为摸清该病死亡情况,我们于1995年1月对全县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一.基本情况:全县...  相似文献   
25.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应用MRI研究鼻咽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为IMRT提供颈部照射范围依据。方法 前瞻分析2010—2013年间具有MRI检查的 310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资料。由鼻咽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组阅片,分析淋巴结转移。淋巴结位置按RTOG分区2003版评判。结果 全组淋巴结转移占86.42%(2679/3100),其中分布在咽后外侧组 2012例 (64.90%,其中 6例 同时位于中央组), Ⅱ341例 (75.52%,其中 492例 淋巴结上界至C1一半水平、115例 到达颅底水平), Ⅱ798例 (58.00%),Ⅲ区 1184例 (38.19%),Ⅳ区 350例 (11.29%,其中 28例 下界超出RTOG规定的范围),Ⅴ区 995例 (32.10%,其中 91例 超出规定范围),Ⅰb 区 115例 (3.71%),腮腺区域 40例 (1.29%,均伴随同侧广泛淋巴结转移,且淋巴结总数≥6个)。只 6例 发生跳跃性转移(0.19%)。结论 ①鼻咽癌中央组咽后淋巴结转移较为罕见;②Ⅱ区淋巴结上界为颅底水平更合适;③鼻咽癌淋巴结转移从上至下规律性发展;④Ⅳ、Ⅴ区有转移时淋巴结可能超出RTOG规定范围;⑤同侧淋巴结广泛转移时可能出现腮腺区累及。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评价单克隆抗体磁共振造影剂(chTNT-Gd-DTPA)地肿瘤定性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荷人肝癌裸鼠动物模型经腹腔注射chTNT-Gd-DTPA即刻和48h后,分别在MR、SE T1WI显示强化的情况,并与单纯注射Gd-DTPA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在注射后即刻,两组间肿瘤的强化程度无差别。实验组在48h后扫描,所有肿瘤仍有轻度强化呈稍高信号,而对照组肿瘤信号恢复至增强前信号。结论 chTNT-Gd-DTPA具有导向肝癌的特性,为MRI提高肝癌诊断的特异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提高对继发性肝脏淋巴瘤的CT表现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至2004年8月共7例经病理证实的淋巴瘤,其中霍奇金淋巴瘤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所有病例在发病时或随访过程中肝脏出现占位性病变,治疗后肝脏病灶均有缩小或消失,以此推断淋巴瘤肝脏浸润。所有病例均经超声检查发现肝占位,进而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进一步明确。结果:在7例继发性肝淋巴瘤中,肝孤立性占位1例(14%),6例(86%)表现为多发占位。CT平扫均为低密度;增强后5例无明显强化,2例出现边缘强化。结论:尽管继发性肝脏淋巴瘤缺乏特征性CT表现,但结合临床资料,继发性肝脏淋巴瘤可以被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鼻咽癌翼腭窝侵犯的MRI特征,分析肿瘤组织侵犯翼腭窝及经翼腭窝向周围组织侵犯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伴翼腭窝侵犯患者MRI片,研究其鼻咽部病变、翼腭窝受累情况及其侵犯途径.结果:61例鼻咽癌翼腭窝侵犯中共有65侧病变.最常见翼腭窝受累的MRI表现是翼腭窝破坏、正常形态消失,翼腭窝内异常强化软组织肿块影(39侧),其次为翼腭窝正常或扩大(形态尚在)、翼腭窝正常脂肪信号影消失,被异常软组织影取代(19侧)以及翼腭窝扩大伴上颌神经的异常强化增粗(7侧).61例翼腭窝受累病例中,有33例(54%)合并海绵窦侵犯,17例(28%)侵犯蝶窦,12例(20%)侵犯破裂孔,5例(8%)侵犯眶下裂、2例(3%)卵圆孔受累.7例(11%)出现上颌神经侵犯.结论:翼腭窝受累最易合并海绵窦、蝶窦和破裂孔侵犯.沿上颌神经侵犯是鼻咽癌侵犯翼腭窝的一条重要途径.MRI能有效、准确评价鼻咽癌侵犯翼腭窝及其向周围组织侵犯的情况,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0.
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术后短时间内大多数患者残留腰臀腿部酸痛、麻木,肌力减弱,恢复缓慢,严重者甚至不能恢复,为促进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手术疗效,近年来笔者采用髓核摘除术配合复元活血汤治疗本病6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