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53篇 |
免费 | 223篇 |
国内免费 | 16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篇 |
儿科学 | 75篇 |
妇产科学 | 7篇 |
基础医学 | 161篇 |
口腔科学 | 53篇 |
临床医学 | 408篇 |
内科学 | 300篇 |
皮肤病学 | 29篇 |
神经病学 | 54篇 |
特种医学 | 7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262篇 |
综合类 | 914篇 |
预防医学 | 399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403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447篇 |
肿瘤学 | 1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77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86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89篇 |
2018年 | 86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57篇 |
2015年 | 67篇 |
2014年 | 157篇 |
2013年 | 143篇 |
2012年 | 128篇 |
2011年 | 159篇 |
2010年 | 131篇 |
2009年 | 144篇 |
2008年 | 120篇 |
2007年 | 140篇 |
2006年 | 169篇 |
2005年 | 156篇 |
2004年 | 172篇 |
2003年 | 185篇 |
2002年 | 127篇 |
2001年 | 122篇 |
2000年 | 107篇 |
1999年 | 89篇 |
1998年 | 93篇 |
1997年 | 73篇 |
1996年 | 71篇 |
1995年 | 90篇 |
1994年 | 72篇 |
1993年 | 54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49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44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4篇 |
1964年 | 6篇 |
1963年 | 3篇 |
1959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91.
小婴儿危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估小婴儿危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4年 1月外科治疗 187例年龄小于 6个月的危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病儿年龄 3d~ 6个月 ,平均 (4 15± 2 32 )个月 ;体重 3~ 7kg ,平均 (4 4 2± 0 5 6 )kg。包括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完全性大血管错位、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法洛四联症 ,完全性房室隔缺损、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三房心、重度肺动脉狭窄、右旋心合并心内畸形、新生儿心脏横纹肌瘤等。结果 术后死亡 9例 ,死亡率 4 81%。术后并发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残余分流、肺炎肺不张、肺出血等。平均机械通气 (17 5± 9 7)h。平均术后ICU停留时间为 (4 9± 1 5 )d。随访 4~ 4 8个月 ,生存病儿心功能良好 ,生长发育明显加快。结论 随着小儿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 ,小婴儿危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体外循环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不同类型椎体血管瘤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22例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病例,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依据MRI表现)的椎体血管瘤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观察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同时记录并比较18例手术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结果对4例颈椎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病变椎体核磁信号为T1WI呈中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属海绵状椎体血管瘤)行放射治疗;对18例颈椎以下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病变椎体核磁信号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属毛细血管状椎体血管瘤)中的15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3例行脊柱后路开放手术。随访4~60个月(平均26个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手术病例VA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MRI影像学评估对椎体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对不同部位及不同类型的椎体血管瘤选择个性化的治疗策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寻找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退出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的高危因素,为提高腹膜透析患者技术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腹膜透析患者共计19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退出组和对照组.退出腹膜透析患者为退出组,未退出腹膜透析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社会状况、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等相关指标,如换液操作者、工作状态、残余尿量、血肌酐水平等,应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退出组共纳入54例,对照组共纳入142例,退出率为27.6%.单因素分析得出,腹透患者的居住地、文化程度、工作状态、换液操作者、残余尿量、血肌酐及eGFR水平对患者的退出有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工作状态、换液操作者、残余尿量、血肌酐水平是患者退出的高危因素;其中,残余尿量与退出风险呈负相关,血肌酐水平与退出风险呈正相关.结论 本院PD患者退出率高的原因主要与患者开始行PD的时间太晚,残余肾功能较差有关.应加强患者教育,适时开始PD,鼓励患者参加工作,本人进行换液操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萘哌地尔联合舍尼亭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方法对31例诊断为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行萘哌地尔加舍尼亭治疗。以自由尿流率的主要参数如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排尿量(VV)和尿道综合征症状评分(FUSS)、生活质量评分(QOL)为主要疗效指标,来观察治疗效果。砖栗治疗前后的尿流率参数值(Qmax、Qave、VV)、FUSS、QOL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为83.88%。砖论萘哌地尔加舍尼亭联合应用可作为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95.
负压抽吸术在减肥及乳房整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负压抽吸术在减肥及乳房整形术中的作用。增加该手术的应用范围,提高其手术效果。方法 在大剂量灌注肿胀液的基础上,采用负压抽吸术对面剖和躯体部局部脂肪堆积,女性巨大乳房(脂肪型)、男性乳房肥大、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后的包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下简称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出现感染和硬结进行治疗,共计825例。结果 受术者对手术满意率达96%。临床有效率100%。减肥的各个部位经负压抽吸术治疗后其周径或体积均有明显减小,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术后出现包块,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出现感染和硬结,经负压抽吸术治疗都得到解决。结论 负压抽吸术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在体形雕塑及乳房整形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并能较好地处理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的并发症,大大地减少切开手术带来的痛苦及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扣带回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6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进行切除性手术治疗37例扣带回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不同类型扣带回癫痫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其症状学、脑电图等特点及术后癫痫无发作的影响因素。结果扣带回癫痫发作症状复杂,过度运动和恐惧症状在前扣带回癫痫多见;不对称强直多见于中、后扣带回癫痫;而视觉、幻觉症状仅见于后扣带回癫痫。37例患者均为切除性手术,其中病理灶切除术23例,脑叶及扣带回(含病理灶)切除术11例,癫痫灶切除术3例。其中12例(32.4%)患者在头皮脑电图上无法进行癫痫灶定位或定侧。术后1年随访癫痫元发作率为83.8%(31/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MRI结果、癫痫灶在扣带回中的位置、病理灶的性质、头皮脑电图的结果等均与术后1年的癫痫元发作无明显的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智商较高的患者手术预后较好(OR=15.94,95% CI:1.081~234.869,P=0.044)。结论扣带回癫痫的症状学多样,头皮脑电图定位困难,切除性手术是治疗扣带回癫痫的有效方法。术前智商较高的患者术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原发灶来源不明的脑转移瘤(BMU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BMU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病灶位于额叶8例、顶叶13例、枕叶1例、小脑3例、基底节区1例。19例单发转移灶全切除,7例多发灶者行症状侧病灶全切除术。术后均接受普通放疗,其中3例多发转移瘤加行替莫唑胺辅助化疗。术后随访6~78个月,平均28个月;复发7例(单发灶2例,多发灶5例),再次手术治疗2例,化疗3例,2例因颅内播散、恶性颅内压增高死亡。结论 BMUP影像学及病理学具有一定特征,治疗主要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后常规放化治疗可延缓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评价面动脉-颏下动脉肌皮瓣修复口腔腭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01—2010-09,采用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岛状肌皮瓣修复腭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共13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56岁。病理类型:高分化鳞癌7例,中分化鳞癌2例,黏液表皮样癌3例,腺样囊性癌1例。TNM分期:T1N0M0 4例,T2N0M0 6例,T3N0M0 3例。皮瓣大小为(6 cm×4 cm)75岁,平均年龄56岁。病理类型:高分化鳞癌7例,中分化鳞癌2例,黏液表皮样癌3例,腺样囊性癌1例。TNM分期:T1N0M0 4例,T2N0M0 6例,T3N0M0 3例。皮瓣大小为(6 cm×4 cm)(12 cm×5 cm)。其中8例为腭部洞穿性缺损,5例缺损鼻腔侧黏膜尚完整。结果:13例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岛状肌皮瓣全部成活,患者腭部、颈部创面均一期愈合,腭部缺损修复形态良好。语音、咀嚼、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无张口受限、头部后仰受限及面瘫等继发功能障碍,颌面部无明显畸形。3例腭部洞穿性缺损修复患者术后初期出现鼻塞症状,3个月后症状逐渐缓解。术后随访2(12 cm×5 cm)。其中8例为腭部洞穿性缺损,5例缺损鼻腔侧黏膜尚完整。结果:13例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岛状肌皮瓣全部成活,患者腭部、颈部创面均一期愈合,腭部缺损修复形态良好。语音、咀嚼、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无张口受限、头部后仰受限及面瘫等继发功能障碍,颌面部无明显畸形。3例腭部洞穿性缺损修复患者术后初期出现鼻塞症状,3个月后症状逐渐缓解。术后随访23年,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颏下岛状肌皮瓣血供明确可靠、制备方便,适宜修复腭部恶性肿瘤术后的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01—2011-01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19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29岁至65岁,平均年龄50岁。病理类型:高分化鳞癌15例,中分化鳞癌4例。按UICC标准TNM分期:T2N0M0 5例,T3N0M0 8例,T3N1M0 4例,T4N1M0 2例;皮瓣大小为(8 cm×5 cm)(15 cm×7 cm)。结果:19例股前外侧肌皮瓣全部成活,全部病例面颈部创面及大腿皮瓣供区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舌部缺损修复形态良好,患者语音、咀嚼、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手术前后对比,未见明显颌面部畸形。术后随访1(15 cm×7 cm)。结果:19例股前外侧肌皮瓣全部成活,全部病例面颈部创面及大腿皮瓣供区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舌部缺损修复形态良好,患者语音、咀嚼、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手术前后对比,未见明显颌面部畸形。术后随访13年,1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对侧颈部淋巴结及全身骨转移并死亡,余患者未见转移和复发。结论:股前外侧皮瓣组织量丰富,适用于口腔颌面部癌肿术后组织缺损修复及器官功能恢复;因其供区隐蔽,对供区影响小,尤其适合年轻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在银屑病发上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正常组织、进行期银屑病皮损及其未受累皮肤中HB-EGF mRNA的蛋白表达。结果:在正常人皮肤组织中,HB-EGF mRNA和蛋白位于基底层(100%),基底上层仅有少量表达(16.67%);在未受累表皮和银屑病皮损的周围部分中,HB-EGF的表达不仅位于基底层,且以灶状高表达于基底上层(分别为88.00%、80.00%);在银屑病皮损的中央部分,基底上层无HB-EGF表达,基底层几乎不表达(4.00%)。结论:HB-EGF可能在银屑病发病的早期阶段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