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观察近视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CT),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134例近视患者268只眼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88例,女性46例.年龄18~38岁,平均年龄(21.5±4.3)岁.等效球镜度数-13.13~-0.50 D,平均(-5.17±2.15)D.使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的深度增强成像技术对受检查者黄斑区脉络膜进行扫描.测量中心凹下CT(SFCT)以及距中心凹1、3 mm处上方(S)、下方(I)、颞侧(T)、鼻侧(N)4个方位点的CT.4个方位点分别标记为S1mm、I1mm、T1mm、N1mm、S3mm、I3mm、T3mm、N3mm.分析各方位点的CT与SFCT的差异以及SFCT与年龄、裸眼视力(VAsc)、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度数、角膜曲率、角膜中央厚度、眼轴长度的相关性.视力检查结果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记录.结果 患者平均SFCT为(230.4±70.2)μm.S1mm、I1mm、T1mm、N1mm、S3 mm、I3mm、T3mm、N3mm的CT分别与SFCT比较,除I3 mm的CT与SF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t=0.695,P>0.05),其余各方位点的CT与SF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79、2.256、-7.498、19.020、7.286、-5.752、37.921,P<0.05).等效球镜度数、角膜曲率与SFCT呈正相关(r=0.251、0.194,P<0.05);logMARVAsc、眼轴长度与SFCT呈负相关(r=-0.279、-0.367,P<0.05);年龄、logMAR BCVA、角膜中央厚度与SFCT无相关性(r=-0.047、-0.091、-0.068,P>0.05).结论 近视人群黄斑区平均SFCT为(230.4±70.2) μm.黄斑区SFCT与VAsc、等效球镜度数、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相关;眼轴长度是影响SFCT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2.
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对自然界中的再生现象怀有极大的兴趣.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的发展,人们在分子水平上对再生的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目前对两栖类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而且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哺乳类动物也具有再生能力,至少两栖类和哺乳类在损伤修复中的机制可能是保守的.因此,对再生的机制研究有可能在临床上为损伤修复带来更好的治疗手段.本文希望通过对蝾螈附肢与哺乳动物再生能力及机制研究的介绍,使读者能对这一领域有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先天性视网膜劈裂(XLRS)患者的基因突变型及其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33例XLRS患者、26名女性携带者和100名无眼疾的健康正常对照人群纳入研究。33例患者来自8个家系18例;散发病例15例。均为男性,双眼发病。66只眼中,黄斑中心凹微囊样劈裂49只眼,占74.2%;黄斑部层状劈裂43只眼,占65.2%;视网膜周边部劈裂32只眼,占48.5%。视网膜脱离17只眼,占25.8%;合并玻璃体积血9只眼,占13.6%。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的42只眼均表现为不同程度b波振幅降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视网膜劈裂基因(RSl基因)的6个外显子各片段进行扩增后直接DNA测序,明确基因突变位点和突变类型。同时对基因型与临床表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NA测序发现19种不同的RS1基因突变。其中,新发现6种,分别是p.Gly70Cys、p.Trp112Arg、p.Arg156Trp、p.His207ProfsX56、p.Arg209AlafsX28、p.Cys223Tyr。正常对照人群未检测到基因突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基因型与临床表型间无相关性(X2=0.731,3.438,0.820,3.208,1.992; P>0.05)。结论 RS1基因突变是导致XLRS的主要原因;RS1基因突变型与临床表型间无相关性,不能通过基因型来预测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4.
乳房囊性增生病,属于中医的"乳癖",为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国内外治疗药物虽较多,但临床效果均不十分理想.我们根据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总结研制出"消癖丸",并于1998~1999年对90例乳腺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引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成年人致盲的重要原因.糖尿病发病率在我国逐渐上升,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达51.3%,已成为防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动物模型-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中Norrin的时空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荧光素灌注铺片观察OIR小鼠视网膜血管分布和形态。RT-PCR检测对照组P7、P10、P12、P17小鼠和OIR P7、P8、P12、P12.5、P13、P14、P15、P17、P19小鼠视网膜中Norrin、VEGF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Norrin蛋白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和分布位置。结果:OIR小鼠P12时在视网膜后极部形成无灌注区,P17时有大量新生血管形成。Norrin mRNA在正常小鼠视网膜中表达水平低且稳定。缺氧12 h后,Norrin mRNA有显著升高,缺氧1 d到达高峰,然后缓慢下降,其变化趋势与VEGF mRNA一致。Norrin蛋白在正常小鼠各时点免疫组化均未能检出,在OIR模型中P15见弱表达,P17-P19表达明显增强。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外层,以内外节层、外丛状层为主。结论:Norrin在mRNA和蛋白水平都在缺氧视网膜中明显升高,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外层。Norrin很可能参与新生血管的形成,并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caspase-9在英国皇家外科学院(RCS)变性大鼠视网膜的时空表达状况与其视网膜电图(ERG)以及感光细胞凋亡的关系,以探讨caspase-9在感光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方法: 不同日龄RCS变性大鼠,检查ERG后处死取视网膜行caspase-9的免疫组化、荧光活力分析、Western blotting及凋亡TUNEL检测。 结果: 15及20 d变性大鼠ERG b波潜伏期分别为(58.60±3.42)ms、(56.45±1.08)ms,振幅分别为(109.07±14.50)mV、(109.00±7.35)mV,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5和30d组接近熄灭型。TUNEL阳性细胞只在变性大鼠的外颗粒层表达,25 d最明显。25 d后的变性大鼠感光细胞内节可见明显caspase-9阳性表达,其余各组未见表达。20 d caspase-9表现出最大活力[(10.98±0.13)nmol·g-1·min-1]。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caspase-9裂解条带在20 d时最明显,15 d组和对照组不表达。 结论: caspase-9的表达与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视功能丧失存在时空一致性。  相似文献   
58.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在早产儿拔管前对呼吸力学的影响,从而寻找有助于拔管的最佳剂量。方法 将收治的90例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且胎龄小于37周的早产儿按随机原则分为枸橼酸咖啡因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及对照组三组,每组各30例。在积极抗感染、稳定内环境、静脉营养支持及机械通气等基础上,有呼吸窘迫症状和体征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固尔苏)替代治疗(治疗剂量200mg/kg 气管内给药,必要时可重复给药),大剂量组在准备拔管前24小时或非计划拔管6小时内用枸橼酸咖啡因20mg/kg.d(10min)维持治疗至成功拔管,小持剂量组准备拔管前24小时或非计划拔管6小时内用枸橼酸咖啡因按5mg/kg.d(10min)维持治疗至成功拔管,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而不给予枸橼酸咖啡因及氨茶碱或其他甲基黄嘌呤药物。记录患儿用药前及拔管前呼吸机参数及使用枸橼酸咖啡因药物前2小时内及拔管后2小时各组的血气分析指标,检测用药治疗前、拔管前及拔管后2小时患者的呼吸力学变化并记录患儿拔管后的通气模式,统计患儿的成功拔管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及对照组三组患儿的呼吸力学在拔管前改变为呼吸功(WOB)、气道阻力(Raw)、顺应性(cdyn)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对照组的血气分析指标PaCO2 及Pa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成功的整体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三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大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拔管前呼吸力学的影响积极有效,有助于拔管且成功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及对照组,且不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9.
案例教学是一种比较公认的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中的教学模式,通过典型案例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它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对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促进作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培养各专业临床医师的必要方式,旨在通过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出理论知识丰富、技能操作过硬、临床思维能力良好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在妇科疾病中,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各种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实现个体化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是一种无创的消融治疗技术,近年来逐步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中。本文以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为例,对案例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应用,探讨其在妇科规培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评价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术眼OCT参数与视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32例32只眼湿性AMD患者接受抗VEGF治疗后5-6月,记录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同一天进行频域OCT扫描,对黄斑中心凹厚度(FT),黄斑中心区厚度(CST),黄斑区容积(CV),黄斑区平均厚度(CAT),视网膜下液(SRF),视网膜内液(IRF),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厚度(CN-VMT)等参数进行分析,并根据成像质量进行手动校正,探讨术眼最佳矫正视力与OCT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对32例患者的结果分析显示,在CST>210um的患者中,术眼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视力)与校正前后的FT、CV及CAT均无相关性;与校正前后的CST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396,P=0.041;r=0.447,P=0.019,校正后的相关性更强.有视网膜内液组和无视网膜内液组的LogMar视力分别为1.14±0.54和0.64.4±0.4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 P=0.012). CNV显著组和CNV不显著组的LogMar视力分别0.98 4±0.61,0.57 4±0.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5 P=0.035).结论 湿性AMD患者抗VEGF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视力)与校正后的中心区厚度呈正相关.手动校正中心凹位置对正确判断AMD患者抗VEGF治疗的效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