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特异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NS-398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人胰腺腺癌细胞株SW1990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W1990细胞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液中,常规培养24 h后加NS-398(150μmol/L)和(或)罗格列酮(50μmol/L),连续培养48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法检测凋亡抑制基因Bcl-2 mRNA表达。结果NS-398组、罗格列酮组和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65±3.93)%、(14.51±2.36)%和(25.87±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2±1.76)% (P〈0.05和P〈0.01),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NS-398或罗格列酮单一用药组(P〈0.01)。NS-398和罗格列酮显著下调Bcl-2 mRNA在SW1990细胞的表达(P〈0.01)。结论NS-398、罗格列酮通过下调Bcl-2基因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两者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2.
胰岛素抵抗的分子遗传学病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基因、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基因突变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281例病人通过糖耐量试验分为糖耐量正常组、糖耐量低减组及糖尿病组,分别对之进行IRS1基因、β3AR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糖尿病者和糖耐量正常者相比,IRS1基因、β3AR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明显差异;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胰岛素水平和IRS1基因、β3AR基因多态性显著相关。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糖尿病和β3AR基因多态性有明显关系。结论β3AR基因突变可能是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疾病的共有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雌性11β?HSD1敲除小鼠肠道类器官功能改变。方法:分离年龄性别匹配的C57BL/6J小鼠和11β?HSD1敲除小鼠的肠道组织。细胞流式定量分析肠道上皮层干细胞、祖细胞、潘氏细胞分别所占比例。实时定量PCR检测干细胞和潘氏细胞的标志基因表达情况。分离小鼠肠上皮隐窝单位进行体外3D类器官培养,观察类器官增殖率及类器官分化程度。免疫荧光染色研究小肠类器官干细胞及潘氏细胞的定位和定量。结果:11β?HSD1敲除小鼠与野生组相比,其小肠上皮所含潘氏细胞数显著增高,干细胞数目无明显差异,祖细胞数目增多,肠道干细胞标志基因Lgr5在小肠上皮的表达有增高趋势。同时在大肠上皮组织中有类似的结果,11β?HSD1敲除组大肠干细胞、祖细胞数目及Lgr5基因表达均增高。体外研究结果显示,小肠隐窝成类器官比例有增高趋势,11β?HSD1敲除组增殖分化出的类器官对比野生组具有更复杂的结构及更多数目的类隐窝区域,但大肠隐窝类器官培养结果未见显著差异。对小肠类器官的干细胞及潘氏细胞染色发现,11β?HSD1敲除小鼠肠道类器官含有更多的潘氏细胞,干细胞数目亦有增多趋势。结论:11β?HSD1敲除后小鼠肠道细胞组成发生改变,在小肠上皮组织中,潘氏细胞数目显著增多;在大肠上皮组织中,干细胞、祖细胞数目及干细胞标志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增加。体外研究显示,11β?HSD1敲除组小肠类器官包含更多的潘氏细胞,类器官具有更强的增殖及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对小鼠骨骼肌干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影响,为治疗衰老相关的肌少症寻找新思路。方法:对小鼠骨骼肌干细胞诱导分化后,同时予PA(100 μmol/L)干预,用荧光染色法、荧光定量PCR测定成肌基因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s,MyHC)表达;用seahorse能量代谢仪检测细胞的氧耗增加率,荧光定量PCR 检测线粒体融合基因线粒体融合素基因1(mitofusin1,Mfn1)、视神经萎缩症蛋白基因(opticatrophy 1,Opa1)和裂解基因发动相关因子基因(dynamin 1-like,Drp1)、线粒体分裂素基因1(fission 1,Fis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PA刺激后,MyHC荧光表达量下降,肌小管融合率减低,同时seahorse能量代谢仪检测细胞的氧耗增加率(oxygen consumption rate,OCR)降低(P<0.05);线粒体融合基因无明显异常,但裂解基因表达增加,融合/裂解比值下降(P<0.05)。结论:游离脂肪酸抑制骨骼肌干细胞分化、影响线粒体氧耗功能,这可能是通过影响线粒体Drp1基因,增加线粒体裂解实现的。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水提取物对大鼠胃上皮细胞环氧合酶-2(COX-2)表达及前列腺素E2(PGE2)合成的影响。方法:大鼠胃上皮细胞株RGM1体外常规培养,Hp组细胞培养液内Hp水提取物终浓度为2.5 mg/L、5 mg/L、10 mg/L,大肠埃希菌组大肠埃希菌水提取物终浓度10 mg/L。培养 24 h 后收集细胞和上清液分别用于Western blotting分析COX-1、COX-2表达和酶免疫方法测定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Hp水提取物剂量依赖地增加RGM1细胞COX-2表达但不影响COX-1表达,而大肠埃希菌水提取物对COX-1和COX-2表达均无明显影响。RGM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GE2水平在Hp组(2.5、5、10 mg/L)和大肠埃希菌组分别为(230.70±48.55)ng/g protein、(291.82±33.49)ng/g protein、(342.94±28.70)ng/g protein和(130.54±42.81)ng/g protein。结论:Hp体外诱导大鼠胃上皮细胞COX-2表达而增加PGE2合成,Hp感染的致癌机制可能与其诱导的COX-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究小鼠肠上皮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11β?HSD1)基因特异性敲除对小肠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在C57BL/6J小鼠构建肠上皮特异性11β?HSD1敲除模型,野生型对照组和11β?HSD1敲除组分别给予高脂饮食喂养(第6周开始,喂养8周)。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小鼠小肠上皮绒毛、隐窝、杯状细胞数量、紧密连接蛋白?1(zona occludens?1,ZO?1)和炎症标志物F4/80的变化。结果:11β?HSD1基因敲除能够改变高脂饮食肥胖小鼠的绒毛长度和杯状细胞数量,显著减轻高脂饮食肥胖小鼠的小肠上皮炎症,改变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结论:高脂饮食导致的小鼠小肠上皮屏障功能变化与11β?HSD1的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通过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ob/ob小鼠体内维生素D受体(VDR)表达的影响,探讨PPARγ激动剂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的同时引起骨质疏松的可能机制。方法将ob/ob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6只)及吡格列酮组(16只),分别予空白溶剂及吡格列酮(10mg·kg-1·day-1)进行干预,在第2周及第6周时观察骨量的改变,同时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股骨及肾脏中维生素D受体的mRNA表达量。结果吡格列酮可有效降低小鼠血糖(P0.05),但同时也显著导致小鼠肥胖(P0.01),并引起股骨重量的下降(P0.01)。另外,在吡格列酮干预的过程中,随着药物使用时间的延长,股骨VDR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至第6周时,吡格列酮给药组中小鼠股骨VDR的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同时,吡格列酮组肾脏VDR的mRNA表达量却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通过影响肾脏及骨骼中VDRmRNA的表达,从而影响骨代谢,引起骨量下降,这可能是TZDs导致骨质疏松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43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采用双能X线法测定患者的腰椎及股骨骨密度,根据骨密度值将病人分为骨质疏松组(22例)及非骨质疏松组(21例).结果血清TNF-α与老年人股骨颈、Ward氏三角及股骨总骨密度呈负相关;血清TNF-α在骨质疏松组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两者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 TNf-α可促进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成熟破骨细胞的活性,诱导成骨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骨形成,增加骨吸收,最终导致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99.
JNK对胰岛素和葡萄糖刺激下脂肪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JNK对胰岛素和葡萄糖刺激下脂肪细胞表达脂联素(adiponectin)和抵抗素(resistin)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葡萄糖(5mmol/L,25mmol/L)和胰岛素(0.1nmol/L,100nmol/L)刺激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各浓度均设立JNK抑制剂组(SP600125),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adiponectin和resistin的mRNA表达。结果:高浓度胰岛素和葡萄糖均能使adiponectinmRNA表达降低(P<0.01),resistin表达升高(P<0.01),对应的抑制剂组adiponectin表达较高浓度组增加(P<0.05),resistin表达降低(P<0.05);两个低浓度组与对应抑制剂组及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和胰岛素影响了脂肪细胞脂联素和抵抗素的表达,JNK在其中起到了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粘液水肿性昏迷一例误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资料女,79岁。因发作性头昏、无力伴口齿不清、纳差1月余,外院按“脑动脉硬化”治疗无效。1999年1月20日颅脑CT示左侧外囊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心电图示交界性逸搏心律,心率33/min;血压12.0/8.0kPa。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当日转我院予临时起搏。21日晨5时许血压降至8.0/5.3kPa,出现躁动不安、谵语,即急诊收入院。病人近5~6年来时有双下肢水肿,有冠心病、心动过缓史,无胸痛发作,无产后大出血史。查体:体温不升,呼吸20/min,脉搏70/min,血压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