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5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目的:分析"延迟强化"型肝细胞癌(HCC)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此型HCC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延迟强化"型HCC 6例,回顾性分析此6例HCC的CT及MRI表现.结果:6例HCC的CT平扫均表现为不规则稍低密度影;增强动脉期呈明显(花)环状强化的3例...  相似文献   
33.
探索流动儿童溺水预防的干预模式及其效果,为有效干预儿童溺水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宁波市2个区的外来民工子弟学校一~九年级学生,干预组实施基于健康促进生态学模型的健康教育为主,配合社会动员和环境改善溺水综合干预策略,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对流动儿童开展2年期的溺水综合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干预后溺水知识总知晓率和正确信念的持有率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升(P值均<0.01),但是干预组提升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终期干预组学生溺水高危行为发生率(7.3%)低于干预前(11.4%) (x2=39.29,P<0.01),而对照组学生干预后溺水高危行为发生率(7.7%)与干预前(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学生干预后非致死性溺水发生率(4.8%)较干预前(13.1%)有明显地下降(x2=29.27,P<0.01);而对照组干预后溺水率(7.7%)与干预前(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P=0.56).结论 基于生态学模型的溺水综合干预模式对预防流动儿童溺水取得了一定效果,可为流动儿童溺水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是一种病情比较凶险、发病率较低的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超声是诊断子宫疤痕妊娠的常用检查方法,但由于其软组织分辨率较低,而磁共振检查在此方面占明显优势,因此磁共振检查成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它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5.
36.
景祎馨  张贻帼  潘锐  丁可  孟庆涛 《医学研究杂志》2024,53(2):160-163, 177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器官损伤类型,具有高发生率及病死率的特点,其致病因素与机制复杂。研究表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释放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关键作用,由于共同的进化起源,mtDNA具有与细菌DNA相似结构被认为是先天免疫系统激动剂。在外部环境或细胞自身刺激下,受损线粒体可释放mtDNA进入胞质或循环,激活先天免疫多个模式识别受体以触发促炎或Ⅰ型干扰素反应。本文重点讨论了mtDNA的跨膜释放机制以及mtDNA介导先天免疫信号通路在肠缺血再灌注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缺血再灌注疾病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8例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共22个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动脉瘤位置和治疗方法。对其中11例动脉瘤行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开颅手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对7例动脉瘤行保守治疗。结果 (1)18例患者中15例表现为颅内出血,3例表现为缺血症状;22个动脉瘤中16个位于Willis环周围,1个位于豆纹动脉,2个位于基底节,1个位于颈外动脉,1个位于脉络膜前动脉,1个位于小脑后下动脉。经诊断责任动脉瘤10个,非责任动脉瘤12个。(2)11例外科手术的患者均有动脉瘤位于Willis环周围,行动脉瘤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术+颅内外血管重建术,术后5例患者无明显并发症,6例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或失语。术后复查头部CT血管成像(CTA)或DSA,均未见动脉瘤。术后(10±2)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显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术前改善,术前、术后评分中位数分别为3.0(1.0,3.0)分和2.0(1.0,3.0)分。其中7例患者随访时间中位数10(6,33)个月,复查DSA显示无动脉瘤复发,且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改善,mRS评分0.0(0.0,2.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保守治疗的患者中,2例动脉瘤位于侧支血管,单纯行颅内外血管重建术,未处理动脉瘤,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10±1)d,mRS评分显示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术前、术后分别为3.5(3.0,4.0)分和2.0(2.0,2.0)分。2例合并动脉瘤保守治疗的患者随访10(6,10)个月,示患者生活质量较术前进一步改善[mRS评分中位数1.5(1.0,2.0)分)],其中1例动脉瘤消失,1例动脉瘤缩小。保守治疗的其余5例患者动脉瘤位于Willis环周围,患者及家属要求保守并出院;该5例患者中1例随访10个月(定期复查DSA)未见动脉瘤破裂或增大。结论根据动脉瘤的位置不同,烟雾病合并动脉瘤主要分为累及Willis环的主要动脉型动脉瘤和累及侧支或烟雾病血管的外周动脉型动脉瘤。建议对主要动脉型动脉瘤行外科手术治疗,而对外周动脉型动脉瘤予以对症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构建乳腺成簇环状非肿块强化病变的恶性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MRI检查并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良、恶性乳腺成簇环状非肿块强化病灶共107个,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恶性病变的列线图模型,分别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临床实用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最大径、ADC值、早期强化率及总体分布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C值、最大径、TIC类型是成簇环状非肿块强化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评估的区分度曲线下面积为0.911,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10%、85.20%;校准曲线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13.27,P>0.05;与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模型的决策曲线离两种极端情况最远,在阈值0~80%区间内体现出更高的净获益。结论 ADC值、最大径、TIC类...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将因脊髓型颈椎病行单纯前路减压的117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减压手术前在持续心电监护下于30 m in内以30 mg/kg剂量快速静脉滴注MP,术后1-3 d按照3 mg·kg^-1·d^-1剂量静滴MP;B组39例,仅术后1-3 d按照3 mg·kg^-1·d^-1剂量静滴MP;C组38例,仅术后1-3 d以10 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术后常规给予脱水、预防溃疡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于术后3 d、7 d、180 d对3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术前JOA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A组神经功能恢复率优于B组和C组,B组术后1周内优于C组。术后各时相点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各组之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给予MP治疗对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疗效,且术前给予大剂量冲击治疗较单纯术后使用MP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宁波市城乡结合部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情况及其家长的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实施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作为项目点,整群抽取该镇8个行政村,对891名学龄前儿童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非致命性伤害发生率为13.45%,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跌落(55.00%)、动物伤(10.00%)、烧烫伤(6.67%)、钝器伤(5.83%)和交通事故(5.83%)。儿童家长听说过伤害的只占44.63%,近50%的家长对交通安全、烫伤、摔伤、煤气泄漏和火灾的应对处理措施等知识未能掌握。家庭中常见21种危险环境不同程度存在。结论:城乡结合部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率较高,儿童家长有关伤害的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对家长相关知识的教育,改善儿童生活环境,预防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