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9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154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264篇
口腔科学   73篇
临床医学   673篇
内科学   365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92篇
特种医学   2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28篇
综合类   1580篇
预防医学   632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534篇
  5篇
中国医学   591篇
肿瘤学   195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0篇
  1974年   8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心肌病是一种由于心脏结构改变和心肌壁功能受损所导致心脏功能进行性障碍的病变.在临床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栓塞及心力衰竭等.可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等.其中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最为常见. 四成猝死五成死于心衰 心肌病属于发病率比较低的疾病,但是一患上心肌病,通常患者的结局都不会太好.根据医学调查,大约有70%左右的心肌病患者,在出现症状后5年内死亡.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2单克隆抗体(Toll-like receptor 2 monoclonal antibody,TLR2McAb)、Toll样受体4单克隆抗体(TLR4McAb)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组织学改变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 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B)、TLR2McAb干预组(C)、TLR4McAb干预组(D)、TLR2McAb+TLR4McAb共同干预组(E),每组10只.A组饮用蒸馏水,B~E组饮用5%DSS水溶液以产生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造模开始同时,每隔48 h予A、B两组小鼠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C~E组小鼠分别予以10μg的TLR2McAb、TLR4McAb、TLR2McAb+TLR4McAb,期间观察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干预7 d后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结肠炎症,并进行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histopathological score,HS);使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结肠黏膜中IFN-γ、IL-4、IL-17表达;留取盲肠内粪便对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进行培养并比较各菌群菌落计数(colony forming units,CFU)的变化.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与A组比较,B组的DAI及HS显著增高(DAI:9.700±2.406 vs 0.500±0.707,P<0.01;HS:16.500±2.991 vs 6.400±3.273,P<0.01);C、D组与B组比较DAI及H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的DAI及HS明显低于B组(DAI:5.700±3.498 vs 9.700±2.406,P<0.05;HS:9.500±3.308 vs 16.500±2.991,P<0.01).(2)与A组比较,B组小鼠结肠黏膜IFN-γ、IL-4及IL-17的mRNA表达明显增高;而C~E组结肠黏膜三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3)A组大肠杆菌数量较少,B~E四组大肠杆菌均明显生长(与A组比较P<0.05),C~E组大肠杆菌数值与B组比较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均明显少于A组及C~E组(P<0.05),使用TLR2McAb、TLR4McAb干预后,C~E组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上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2McAb、TLR4McAb同时干预对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改善作用;两种McAb均能明显提高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的菌群数量,从而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但对大肠杆菌数量无明显影响,且两抗体同时干预对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善未见显著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特异DD3基因方法,探讨其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Genebank中的DD3 mRNA全序列,设计DD3基因的特异引物和探针,构建用于制备DD3基因检测的定量标准品的克隆载体;建立DD3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方法,分别用于前列腺癌患者全血、尿液、前列腺液标本的检测.结果:经稳定性、特异性、重复性和敏感性实验评价,DD3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64×10^3拷贝/L,线性范围为1.64×10^3~1.64×10^15拷贝/L.对临床收集的19份前列腺癌患者,20份非前列腺癌患者、30份健康者的全血、尿液及前列腺液标本进行检测.19份前列腺癌患者标本中阳性率分别为100%(全血)、80%(尿液)、100%(前列腺液);20份非前列腺癌患者标本中只有1份前列腺液出现低拷贝值(1×10^5拷贝/L);30份健康者标本均为阴性.在全血、尿液、前列腺液标本中,前列腺癌患者DD3 mRNA含量明显高于非前列腺癌患者和健康者(P〈0.05).结论:DD3基因是一种用于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可用于生物体液中少量癌细胞的检测,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微转移诊断、预后判断、指导治疗等方面均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聚羟基丁酸酯-羟基戊酸酯(PHBV)三维多孔材料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压片-热处理-粒子析出技术"制备PHBV多孔支架.体外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后接种到PHBV支架体外培养4周,期间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然后与单纯PHBV支架同时植入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区继续培养4、8、12周后取材,分别行大体、组织学、Ⅱ型胶原免疫组化观察.进行Wakitani评分,观察其体内修复关节缺损效果.结果:电镜观察示软骨细胞在支架上黏附、增殖良好并能分泌细胞外基质,组织学观察示PHBV支架浅层有新生软骨组织形成,于4周后开始形成透明软骨样结构且表面基本平整与宿主整合良好,组织学切片上可见类软骨形成并分泌甲苯胺蓝异染的软骨基质和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 结论:PHBV可以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能够用于再生修复软骨的缺损.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及其给药方式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镇静作用、不良反应及患者舒适度等.方法 将80例剖宫产妇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例,A、B组分别给予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PCIA)及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C、D组分别给予芬太尼PCIA及PCEA.观察各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检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双盲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esy评分)、舒适度评分(BCS).结果 芬太尼与布托啡诺术后1 h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布托啡诺PCIA术后6、12 h BCS较PCEA高,差异显著(P<0.05);4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指标、Ramesy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各组VAS基本相似(P>0.05).结论 芬太尼较布托啡诺用于剖官产术后镇痛,术后1 h镇痛效果更佳,术后12 h内舒适度更好.PCIA方式较PCEA方式镇痛效果亦更佳.剖宫产术后镇痛应首选芬太尼PCIA.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评价静脉和硬膜外不同用药途径与用药组合对剖宫产妇术后自控镇痛(PCA)的效果、不良反应和各种镇痛药物的性价比。方法将120例剖宫产妇随机分为六组,每组20例。六组分别采取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镇痛药液分别选用布托啡诺8mg或布托啡诺5mg加高乌甲素32mg或芬太尼0.02mg/kg等进行镇痛;并在镇痛开始时静脉或硬膜外腔分别注射布托啡诺1mg作为负荷量,静脉注射盐酸托烷司琼2mg预防术后恶心、呕吐。观察术后1、6、12、24、36、48h生命体征监测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双盲镇痛、舒适度和镇静评分。结果①PCIA和PCEA镇痛效果良好,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12h采用布托啡诺8mg,PCIA和PCEA舒适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EA采用布托啡诺8mg,术后1h止痛起效快,初始镇痛效果好。PCIA采用芬太尼0.02mg/kg舒适度评分最佳。②PCIA和PCEA采用芬太尼0.02mg/kg,镇痛效果最好,与其余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药液应用芬太尼0.02mg/kg性价比最高,布托啡诺8mg次之,布托啡诺5mg加高乌甲素32mg性价比最低。③各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指标,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各组镇痛和舒适度评分基本相似(P〉0.05),盐酸托烷司琼2mg静脉注射,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安全有效。结论剖宫产妇术后PCA应首选芬太尼0.02mg/kgPCIA。PCIA较PCEA在提高镇痛质量、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方面,更具有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大骨节病病人可疑发病因素,寻找影响大骨节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及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可疑致病因素。结果在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显著性差异的有:年人均收入、玉米、豆类、自产粮、卧室卫生5个因素;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只有玉米一项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病区玉米可能是大骨节病的主要危险因数,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高营养水平,改善居住环境有望提高预防大骨节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8.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老年高龄患者常见的疾病,高龄患者因骨质疏松受到轻微的扭转暴力等因素都可以导致骨折,所以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骨折后由于老年人脏器功能衰退,卧床后生活质量发生改变,所以老年人发生骨折后容易并发心脑血管意外,肺部感染等疾病,甚至发生生命危险.近年来多主张用内固定疗法,特别对年龄较高,不能耐受长期卧床的病人更为适用,所以做好术后护理非常重要,现将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9.
<正>2011年9月24日22∶50,我中心接到崇州市人民医院电话报告称一家6人疑似食物中毒到院就医,6人症状相似,全身紫绀。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判定本次为亚硝酸盐引起的中毒,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正>住院病人使用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内容的记录单称体温单,是记录病人基础生命体征变化的医疗文件,也是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并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等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