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54篇 |
免费 | 312篇 |
国内免费 | 2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0篇 |
儿科学 | 41篇 |
妇产科学 | 20篇 |
基础医学 | 179篇 |
口腔科学 | 39篇 |
临床医学 | 385篇 |
内科学 | 282篇 |
皮肤病学 | 36篇 |
神经病学 | 78篇 |
特种医学 | 119篇 |
外科学 | 229篇 |
综合类 | 846篇 |
预防医学 | 399篇 |
眼科学 | 17篇 |
药学 | 412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257篇 |
肿瘤学 | 1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92篇 |
2021年 | 110篇 |
2020年 | 107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78篇 |
2016年 | 82篇 |
2015年 | 121篇 |
2014年 | 150篇 |
2013年 | 156篇 |
2012年 | 294篇 |
2011年 | 344篇 |
2010年 | 258篇 |
2009年 | 229篇 |
2008年 | 295篇 |
2007年 | 249篇 |
2006年 | 225篇 |
2005年 | 169篇 |
2004年 | 109篇 |
2003年 | 79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
腹腔镜低位直肠保肛术中直肠脱出技术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直肠脱出技术在腹腔镜低位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09年1月运用直肠脱出技术行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20例低位直肠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手术操作步骤及术后恢复情况、肿瘤根治性效果和随访结果。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术中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广,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22+801min,术中平均出m(50±70)mL,病人术后平均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2.2±1.1)d、(4.9±2.4)d和(11.0±4.2)d。,每例病人的平均清扫淋巴结总数为(15±4)枚,肿瘤距下切缘平均距离为(2.2±1.1)cm。所有病人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9(2-36)个月,未发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排便功能恢复均较满意。结论:直肠脱出技术运用于腹腔镜低位直肠保肛术安全有效,可作为低位直肠肿瘤保肛术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P120catenin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基因T755G位点多态性与胰腺癌发病因素的关系.方法 分别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52例胰腺癌及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P120catenin的表达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52例胰腺癌患者及60名正常对照的P120catenin基因T755G位点基因型分析.结果 胰腺癌组P120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与癌旁正常胰腺组相比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2);P120catenin mRNA异常表达更多见于低分化者(P=0.033)、淋巴转移者(P=0.004)、血管侵犯者(P=0.022)和高PTNM分期者(P=0.003).胰腺癌患者P120catenin基因T755G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16).与TT基因型相比,GG基因型可增加胰腺癌发病风险(OR=2.765,95%CI为1.312~3.958).结论 P120catenin低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pTNM分期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在胰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120catenin基因T755G多态性与胰腺癌的发生风险相关,有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与预防. 相似文献
23.
24.
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超早期脑血栓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超早期脑血栓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超早期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疗效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超早期脑血栓疗效好,能较好地改善病人预后,减少了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HAE)对原发性肝癌肝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28例影像学检查发现肝静脉下腔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血管造影和THAE治疗.结果 25例癌栓血管造影呈条纹征,THAE治疗后平均生存期不足半年.3例癌栓呈结节条状肿瘤染色,其中2例显示瘤栓供血动脉血管,THAE治疗后主瘤灶缩小、癌栓消退,2例二期手术切除,已分别存活151月、30月,1例已带瘤生存50月,3例现生活工作正常.结论 THA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呈结节条状者的治疗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甘草抗氧化活性成分闪式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最佳的甘草抗氧化活性成分闪式提取工艺.方法 应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正交试验设计,以甘草总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甘草抗氧化活性成分闪式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闪式提取工艺为90%乙醇,固液比1∶20(g/mL),提取次数3次,每次2min.结论 该工艺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是一种简单、快速、实用的甘草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7.
严重烧伤患者早期短程应用高效抗生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短程应用高效抗生素对严重烧伤后患者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烧伤患者35例,烧伤面积50%~95%。根据高效抗生素使用时机分为早防组(20例,伤后6h内开始)和迟防组(15例,伤后48h开始)。动态检测血浆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严密观察脓毒症各项指标。结果大面积烧伤后血LPS、TNFα和IL-8明显升高,于伤后3~5d达高峰,但早防组明显低于迟防组(P<0.05~0.001)。伤后2周内脓毒症、内脏并发症的发生率,早防组明显低于迟防组(P<0.05);伤后4~7d痂下组织菌量,早防组明显低于迟防组(P<0.01)。结论严重烧伤早期短程使用高效抗生素,能有效预防烧伤后感染,并可降低内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目的 采用明胶海绵置入皮肤切除型切口的方法增加大鼠皮肤切口的瘢痕宽度.方法 在SD大鼠背部右侧作皮肤全层切除型切口,置入特定规格的无菌明胶海绵,左侧作同等长度线性切口后用镊子夹闭;对照组1的两侧均作切除型切口,伤口内均置入明胶海绵;对照组2两侧也均作切除型切口,但仅在一侧置入明胶海绵.于术后不同时段取材进行各项检测.结果 置入明胶海绵后,伤口或瘢痕宽度为对照侧的4~11倍(P<0.01),伤口上皮化延迟.对照组1的两侧伤口或瘢痕宽度无差别,同一伤口或瘢痕不同部位宽度一致.对照组2未加明胶海绵侧伤口收缩呈不规则状而非线性.结论 采用明胶海绵置入的方法可以稳定增加大鼠皮肤伤口愈合后的瘢痕宽度,从而为皮肤瘢痕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9.
腹腔镜脾切除术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7月至2007年1月问33例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33例病人中有2例因为睥脏明显肿大,直接行腹腔镜下手助脾脏切除;1例因术中脾静脉出血转手助操作完成手术:余30例行完全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术。手术平均时间为(86.54±30.43)min(50~20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110±171.24)ml(25~800 ml)。术后拔除引流管的平均天数为4.73(2~21)d。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8.76(4~55)d。无死亡病例。手术后有1例并发少量胰漏,引流3周后愈合。结论: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安全可行,必要时可以手助下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