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16篇
  免费   11963篇
  国内免费   7003篇
耳鼻咽喉   1194篇
儿科学   2181篇
妇产科学   735篇
基础医学   7182篇
口腔科学   2622篇
临床医学   15089篇
内科学   10154篇
皮肤病学   1331篇
神经病学   2493篇
特种医学   4832篇
外科学   10680篇
综合类   34115篇
现状与发展   29篇
预防医学   15121篇
眼科学   1449篇
药学   14461篇
  182篇
中国医学   12589篇
肿瘤学   5543篇
  2024年   591篇
  2023年   1520篇
  2022年   3795篇
  2021年   4830篇
  2020年   4185篇
  2019年   2285篇
  2018年   2348篇
  2017年   3354篇
  2016年   2602篇
  2015年   4629篇
  2014年   6118篇
  2013年   7930篇
  2012年   11333篇
  2011年   11899篇
  2010年   10929篇
  2009年   9999篇
  2008年   10249篇
  2007年   9839篇
  2006年   8619篇
  2005年   6760篇
  2004年   4794篇
  2003年   3830篇
  2002年   2948篇
  2001年   2744篇
  2000年   2193篇
  1999年   722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NDepartmentofOrthopedics ,ZhujiangHospital,TheFirst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 ,Guangzhou 5 10 2 82 ,China (LiuCL ,JinAM ,ZhouCSandChenB)Thisworkwassupportedbythe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 (No :3980 0 16 6 )itricoxide (NO) ,ahighly activatedmolecule ,isinvolvedin…  相似文献   
992.
右半结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右半结肠癌淋巴转移规律,指导手术根治范围。方法 收集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根治性切除76例右半结肠癌患的病理资料,按日本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约定(JGR)进行淋巴结分组、分站,分析右半结肠癌的淋巴转移规律。结果 76例患有淋巴结转移49例,转移率64.5%;转移淋巴结184个,转移度17.1%。N1组淋巴结转移率、转移度、阳性淋巴结分布率分别为63.2%、21.5%、53.3%,N2组为39.5%、16.5%、34.2%,N3组为15.8%、9.0%、10.9%,N4组为3.9%、1.5%、1.6%。N1站98个阳性淋巴结沿肠管纵轴分布距肿瘤5cm以内、5-10cm、10-15cm、15-20cm各占68.4%、29.6%、1.0%、1.0%,20cm以上无阳性淋巴结;10cm内外有明显的差异。淋巴转移和结肠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本组发生淋巴结跳跃式转移10例,主要见于组织学分化较差、肿瘤较大、浸润较深,尤其是肿瘤浸润深度达pT3。跳跃式转移的形式以N1(+)-N2(-)-N3(+)为主。结论 右半结肠癌淋巴转移主要向中枢方向转移;对低分化癌、肿瘤浸润超过pT3主张把D3式淋巴结廓清作为标准术式;切除结肠肠管的长度以距肿瘤20cm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993.
逆行经肝胆道引流在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可代替T管引流的手术方法。方法:对49例肝内外胆管结现人术中实施逆行经肝胆道引流术。其中37例逆行穿刺经右肝置管外引流;12例从肝胆管残端置管逆地引流。总胆管切口原位缝合关闭。结果:逆行穿刺引流术术后并发气胸及引流管出血各1例(5.4%),术后平均第8天拔管。逆行经肝胆管残端置管引流乾术后残余结石4例,均经引流窦道取净。保留胆囊19例,术后造影,胆囊显影良好。术后随访6月-9年,B超检查无胆管狭窄及复发结石,保留的胆囊未形成结石。结果:逆行穿刺经肝胆道引流术后带管时间短,逆行经肝管残端引流对术后残余结石的处理较方便。两种引流术式对肝外胆管及保留的胆囊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94.
应用双指腹皮瓣重建先天性全并指分指后的甲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先天性全并指分指时重建甲廓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5例先天性全并旨患者在分指时,利用共有末节手指掌侧皮肤形成宽、窄两块皮瓣覆盖分形后裸露的甲缘,重建甲廓。结果 所有皮瓣均成活,30个重建的甲廓中有21个外观满意,2个由宽皮瓣、7个由窄皮瓣重建者较正常的稍小。术后指腹丰满、无指甲扭曲。结论 应用双指腹皮瓣重建甲廓治疗先天性全并指可一次完成,效果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病毒感染与新生儿肾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生儿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柯萨奇病毒(COXV)对肾脏影响。方法: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CMV,HSV,COXV,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补体C3,α2巨球蛋白(α2-M),尿分析,血尿素氨(BUN),肌酐(Cr)指标检测肾功能,对76例病毒感染(感染组),20例非病毒感染(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感染组尿NAG酶显高于对照组(P<0.01),尿NAG酶变化与血基因拷贝数呈正相关(P<0.01),19例尿FQ-CMV-PCR阳性血基因拷贝数显高于阴性(P<0.01),前尿NAG酶显高于后(P<0.01),尿C3,α2-M,尿分析,血BUN,Cr两组对比无显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病毒感染可引起肾损害,早期以肾小管功能损害为主,临床上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996.
寰枢椎脱位与不稳定388例住院病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不同原因引起的寰枢椎脱位与不稳定的特点,为诊断、治疗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对 1975年 1月~ 2000年 4月收治的寰枢椎脱位或不稳定患者 388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寰枢椎发育异常引起的寰枢椎脱位 262例,创伤性寰枢椎脱位 71例,其他原因 55例。发育异常中骨性畸形 238例,包括枢椎齿突发育异常、寰椎枕化、颅底凹陷等,以单纯枢椎齿突畸形最为多见,但出现脊髓损害的比例没有显著性差异。随着病史的延长出现脊髓损害的可能性增加,出现重症脊髓损害的可能性也明显增加。陈旧性骨折比新鲜骨折复位更困难。陈旧性骨折 (35例 )中有 19例伤后脊髓损害加重。伤后超过 1年的陈旧性骨折患者,症状加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病史不足 1年者。结论畸形等发育性异常导致寰枢椎脱位与不稳定比创伤性原因更常见,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应积极治疗。创伤性寰枢椎脱位患者应早期积极治疗,避免晚期脊髓损害加重。  相似文献   
997.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总结胸骨后各种病理类型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64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和住院死亡病例,合并症发生率为15.7%。结论 绝大多数胸骨后甲状腺肿与颈部甲状腺有关。属结节性甲状腺肿;胸部X线平片和胸部CT可以明确诊断;经颈部领形切口可完成绝大多数手术,甲状腺未分化癌呈浸润性生长,多不能完全切除,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膀胱颈电切术治疗18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6(11~48)min,失血<10ml,无水中毒及尿失禁发生。术后病理报告为膀胱颈粘膜下纤维组织增生伴玻璃样变性,部分平滑肌变性增生及粘膜下炎性细胞浸润。本组18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2(4~23)个月,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由4.2±1.1降至1.7±0.5(P<0.01),最大尿流率由(3.8±2.9)ml/s升至(16.0±6.4)ml/s(P<0.01),残余尿量由(355.5±196.5)ml降至(34.5±18.9)ml(P<0.01)。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有效的腔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NS)患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NS高脂血症并血粘度异常者57例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给予通心络胶囊每天9粒(0.38克/粒),分3次口服,辛伐他汀20mg/d,睡前顿服,对照组患者仅服用辛伐他汀20mg/d,睡前顿服,共治疗30d。分别于给药前的3d内和疗程结束后的3d内检测2组患者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D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DC)和血粘度(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HDL-C均较治疗前升高,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O、LDL-C均较对照组治疗后低,HDLC较对照组治疗后高,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均较对照组治疗后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通心络与辛伐他汀能更有效的改善血脂异常和高血粘度。  相似文献   
1000.
诊断性腹腔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诊断性腹腔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9月至2008年7月为70例有临床症状,但诊断不明确的患者进行了腹腔镜探查。可疑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腹腔镜手术探查阳性61例,阳性率87.1%。其中不明原因腹水52例,46例确诊(88.5%);慢性腹痛4例,3例确诊(75%);腹腔肿块4例,3例确诊(75%);肠梗阻3例和急腹症5例,均得到确诊(100%);其他2例,明确诊断1例。结论:腹腔镜探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通过镜下观察及活检组织的病理检查基本可以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