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310篇 |
免费 | 2733篇 |
国内免费 | 125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39篇 |
儿科学 | 444篇 |
妇产科学 | 117篇 |
基础医学 | 1776篇 |
口腔科学 | 493篇 |
临床医学 | 3304篇 |
内科学 | 2264篇 |
皮肤病学 | 370篇 |
神经病学 | 425篇 |
特种医学 | 831篇 |
外科学 | 1928篇 |
综合类 | 7684篇 |
现状与发展 | 4篇 |
预防医学 | 3177篇 |
眼科学 | 321篇 |
药学 | 3435篇 |
36篇 | |
中国医学 | 2478篇 |
肿瘤学 | 97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359篇 |
2023年 | 358篇 |
2022年 | 842篇 |
2021年 | 998篇 |
2020年 | 893篇 |
2019年 | 468篇 |
2018年 | 491篇 |
2017年 | 709篇 |
2016年 | 513篇 |
2015年 | 978篇 |
2014年 | 1402篇 |
2013年 | 1701篇 |
2012年 | 2432篇 |
2011年 | 2544篇 |
2010年 | 2317篇 |
2009年 | 2162篇 |
2008年 | 2159篇 |
2007年 | 2064篇 |
2006年 | 1877篇 |
2005年 | 1401篇 |
2004年 | 970篇 |
2003年 | 793篇 |
2002年 | 629篇 |
2001年 | 552篇 |
2000年 | 395篇 |
1999年 | 131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研究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修饰对大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构建TGFβ1-pcDNA3质粒并转染未成熟DC。检测转染后DC的TGFβ1表达及其功能变化,输注1周后柃测TGFβ1-DC在受者脾和淋巴结的分布、T细胞凋亡水平及T细胞端粒酶表达。结果 TGFβ1-pcDNA3质粒转染DC能有效抑制DC的成熟和分化,并下调Dc的多种功能。TGFβ1基因转染不仅能降低DC对LPS的反应,同时抑制DC在MLR中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TGFβ1-DC输注受者后,1周内可在脾和淋巴结内形成微嵌合,并有效诱导T细胞的凋亡,抑制T细胞端粒酶的活性和表达。结论 TGFβ1基因能有效抑制DC的多种功能,可用于诱导机体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 总结分析毛南医药治疗骨伤科常见疾病的用药规律和特色。方法 通过查阅古籍、文献检索、民间走访搜集关于毛南医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方药。运用Excel 2016、SPSS 21.0软件和Clementine 12 Apriori算法将药物进行频次汇总、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收集毛南族骨伤科用药验方204条(含单方),其中内服方107条,外用方97条;药效以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除湿为主;药性以温热药居多;五味中辛、苦类药物最为常用;归经以肝、脾、肾三经常见;“四大药王”“两大奇药”主要为木质草藤类植物,“四大药王”功效多以活血为主,常用来内服,“两大奇药”擅长消炎解毒,可内服、外用。聚类分析挖掘出药物核心组合8类;关联规则分析以置信度、提升度为指标,挖掘出2味药有效组合17组,3味药有效组合5组。结论 毛南医药治疗骨伤疾病以散血飞、骨碎补、当归为核心药物,内服外用相结合,治疗效果明显。但是,目前对于毛南医药研究较少,仍需要进一步发掘和探索。 相似文献
64.
钟恒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3):155-157
目的为建立众生丸中蒲公英成分的快速定性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基于样品与标准品对照,实现快速定性鉴别。方法通过参考有关文献,经过实验,对众生丸中蒲公英成分的提取方法、提取时间、提取溶剂、展开剂的选择、显色剂的选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以乙酸乙酯为溶剂经超声提取、以三氯甲烷为展开剂,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作为显色剂。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建立方法操作简单,具有速度快,分离效果、专属性和重现性好的优点,应用于众生丸中蒲公英成分的快速定性鉴别,可加强对众生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5.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也是消耗巨大医疗资源的疾病之一。合理药物治疗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石,但是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重点讨论一些证据比较明确的基因变异对β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华法林、抗心律失常药、噻嗪类利尿药的药动学、药效学以及临床终点事件和毒副反应的影响。综述心血管疾病常用药在药物基因组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基于基因检测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66.
超声检查评价糖尿病患者左室肥厚与颈动脉缓冲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糖尿病(DM)患者左室肥厚(LVH)与颈动脉缓冲功能的关系.方法 超声心动图检查70例DM患者和35例正常人,分为LVH组和非LVH组,测定受检者颈动脉的弹性系数(Eρ)、僵硬度(β)与顺应性(AC),评价颈动脉缓冲功能.结果 LVH组和非LVH组DM患者的Ep、β较对照组增大,且LVH组较非LVH组增大(P<0.05);LVH组和非LVH组DM患者的AC较对照组减小,且LVH组较非LVH组减小(P<0.05).DM患者左室质量指数与Ep和β呈正相关,与AC呈负相关(P<0.05).结论 DM患者LVH与颈动脉缓冲功能受损相关,动脉缓冲功能受损可能是导致DM患者LVH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7.
目的:寻找结肠癌Colo205细胞株中SP(side population)亚群细胞的特异性分子标志。方法:结肠癌Colo205细胞经Hoechest33342染色处理后固定,后续PI复染对其中的SP细胞进行定位,并通过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比较SP细胞与非SP细胞在DNA-PKcs、p16、FHIT、NF-κB/p65及Id2中表达的异同。结果:结肠癌Colo205细胞中Ho—echst33342低染的SP细胞比例的均数为7%;结肠癌Colo205 SP细胞的胞核体积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符合干细胞的形态学特点;SP细胞DNA—PKcs表达定位于整个胞核,而非SP细胞定位于核膜及其邻近核质。SP细胞DNA—PKcs表达的阳性强度明显高于非SP细胞;SP细胞Id2表达的阳性强度明显高于非SP细胞;SP细胞的p16表达的阳性强度明显低于非SP细胞;SP细胞FHIT的表达为阴性或微弱阳性;SP细胞NFκB/p65表达的阳性强度明显低于非SP细胞。结论:DNA-PKcs和Id2可能为结肠癌Colo205细胞中SP细胞的阳性分子标志,而p16、NF-κB/p65和FHIT可能为结肠癌SP细胞的阴性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68.
目的 通过对小婴儿体外循环围术期降钙素原值的测定,了解其变化规律及其和炎症因子变化的相关性,评价降钙素原是否能反映全身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及围术期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20例大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在麻醉成功开胸前、体外循环30 min、体外循环结束后、术后4 h、术后24 h和术后48 h、术后3 d 7个时间点采血,测定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白介素1β、6、8、肿瘤坏死因子-α和降钙素原变化.结果 降钙素原体外循环结束时开始明显升高,术后48 h达到峰值,术后72 h开始明显下降.降钙素原值与白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8的变化呈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降钙素原的升高程度与体外循环诱发全身炎症反应严重程度呈明显相关,测定降钙素原可能有助于临床鉴别高危患者,提示细菌感染的存在.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价锥形束 CT(CBCT)在线调整技术在大分割治疗椎体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评价分次间摆位误差及治疗过程中靶区位移对治疗的影响。方法:2008 年12 月至 2009 年08 月,应用医科达 Synergy 系统治疗椎体转移瘤 10 例,每次照射前、调整后及治疗后获取 CBCT图像,将获取图像和计划 CT图像匹配,获得靶中心 X(左右)、Y(头脚)、Z(前后)方向的位移及旋转角度误差,分析误差及分布规律。应用逆向调强放射治疗技术,靶区剂量 63 Gy/9 次,隔日照射。随访 6 个月。结果:10 例患者共 10 个靶区 CBCT扫描 269 次。首次摆位在X、Y、Z 方向位移误差分别为(-0.90 ±4.20 )mm、(-0.40 ±4.90 )mm、(-2.50 ±3.40 )mm,旋转角度误差分别为(-0.20 ±1.65 )°、(-1.12 ±1.84 )°、(0.22 ±1.48 )°。调整后其位移误差分别为±0.80 mm、±0.90 mm、(-0.10 ±0.80 )mm;治疗后分别为(-0.10 ±1.30 )mm、±1.80 mm、(0.10 ±1.40 )mm。调整后角度误差分别为(-0.21 ±1.06 )°、(-0.72 ±0.96 )°、(0.33 ±0.85 )°;治疗后分别为(-0.15 +1.27 )°、(-0.64 ±1.39 )°、(0.62 ±1.18 )°。调整前PTV 外扩值范围为8.40 ~11 .00 mm,调整后缩小为1.20 ~1.50 mm。10 例患者疼痛缓解,未发现放疗副作用。治疗 6 个月后复查骨扫描提示核素浓聚减少。结论:CBCT在线调整能纠正摆位误差,既满足靶区剂量的提升也有效降低了脊髓受量。高剂量大分割图像引导调强放疗技术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