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6470篇 |
免费 | 39390篇 |
国内免费 | 2352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965篇 |
儿科学 | 6295篇 |
妇产科学 | 2231篇 |
基础医学 | 22830篇 |
口腔科学 | 7879篇 |
临床医学 | 46866篇 |
内科学 | 31956篇 |
皮肤病学 | 4214篇 |
神经病学 | 8386篇 |
特种医学 | 15762篇 |
外科学 | 34239篇 |
综合类 | 112173篇 |
现状与发展 | 86篇 |
预防医学 | 48177篇 |
眼科学 | 4516篇 |
药学 | 49352篇 |
643篇 | |
中国医学 | 42308篇 |
肿瘤学 | 175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52篇 |
2023年 | 5212篇 |
2022年 | 12947篇 |
2021年 | 16326篇 |
2020年 | 14273篇 |
2019年 | 7693篇 |
2018年 | 8012篇 |
2017年 | 11129篇 |
2016年 | 8501篇 |
2015年 | 15387篇 |
2014年 | 19999篇 |
2013年 | 25398篇 |
2012年 | 36990篇 |
2011年 | 39167篇 |
2010年 | 35483篇 |
2009年 | 31940篇 |
2008年 | 32206篇 |
2007年 | 30891篇 |
2006年 | 27233篇 |
2005年 | 21521篇 |
2004年 | 15132篇 |
2003年 | 12301篇 |
2002年 | 9361篇 |
2001年 | 8593篇 |
2000年 | 6390篇 |
1999年 | 2295篇 |
1998年 | 459篇 |
1997年 | 393篇 |
1996年 | 359篇 |
1995年 | 279篇 |
1994年 | 317篇 |
1993年 | 203篇 |
1992年 | 133篇 |
1991年 | 126篇 |
1990年 | 103篇 |
1989年 | 78篇 |
1988年 | 50篇 |
1987年 | 78篇 |
1986年 | 82篇 |
1985年 | 56篇 |
1984年 | 64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35篇 |
1981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下鼻甲肥大与功能性溢泪的关系及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11例下鼻甲肥大伴溢泪患者中,7例同时伴鼻中隔偏曲,术前完善检查,并利用CT泪囊造影术和三维重建,排除溢泪的眼部疾病,行下鼻甲减容术伴或不伴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观察疗效。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11例患者中8例(72.7%)溢泪症状消失,3例(27.3%)溢泪症状好转。7例患者术后鼻中隔均居中,下鼻甲明显缩小。其中鼻塞痊愈10例(90.9%),好转1例(9.1%)。结论下鼻甲肥大为功能性溢泪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对其进行治疗可治愈或改善功能性溢泪。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蜗神经发育不良的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效果,探讨术前HRCT和MRI对蜗神经发育不良的诊断及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蜗神经发育不良患儿的术前影像学资料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对声音的反应和语训效果。结果:3例(6耳)HRCT提示双侧内耳道狭窄,耳蜗、前庭和半规管发育正常,MRI提示蜗神经发育不良。7例(14耳)HRCT提示双侧内耳道正常,其中1例IP-Ⅰ型,伴前庭半规管发育不良,6例双侧耳蜗、前庭和半规管发育正常;7例MRI提示蜗神经发育异常。10例患儿均行人工耳蜗植入,经过12~32个月的随访,3例学会简单语言,MAIS量表、CAP分数及SIR分级较前提高;1例虽能讲话,但口齿含糊;4例对声音有反应,仅能说"爸爸"、"妈妈"等单音节词;2例无反应(1例取出)。10例蜗神经发育不良患儿同其他蜗神经发育正常儿童相比,术后康复情况明显落后。结论:对蜗神经缺陷患儿,术前仅做颞骨HRCT检查易漏诊,结合内耳道MRI(含内耳道斜矢状位重建)已成必须。若发现疑似病例,应慎重筛选,告知行人工耳蜗植入效果不佳的巨大可能性,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嗅觉障碍患者嗅觉和味觉功能的改变。方法:284例受试者中,健康人92例,嗅觉功能减退92例,嗅觉功能丧失100例,分别采用T&T、嗅觉事件相关电位(OERPs)及三滴法进行嗅觉和味觉功能检测。结果:T&T结果,嗅觉功能减退和丧失患者跟健康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ERPs结果显示,嗅觉功能障碍患者跟健康人比较N1、P2波潜伏期延长且振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滴法结果显示,嗅觉功能障碍患者跟健康人比较味觉功能有明显减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嗅觉功能障碍患者同时伴有味觉功能的减退,嗅觉和味觉功能的减退与性别关联不大。嗅觉味觉的联合检查可以全面系统反映受试者的化学感觉功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乌鲁木齐地区非综合征性聋患者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乌鲁木齐非综合征性聋患者标本609例,对其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结果 12S rRNA基因突变分析共发现11个突变位点,已知的A1555G、961DelT、C1494T突变分别占2.96%,1.15%,0.16%。另外A1047G突变相关报道较少,A1585G突变未见相关报道。其他突变均为多态性位点。结论 线粒体12S rRNA突变是引起遗传性聋的重要因素,此次乌鲁木齐地区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在聋病人群中的检出率与前期报道相比有所降低,可能与耳毒性药物使用量降低有关。A1047G与新发现的A1585G突变是否与聋相关,还需进一步研究。对筛查中阳性突变携带者及其母系家庭成员需告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风险,使其避免使用,逐步降低药物性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头颈肿瘤组织标本的采集、保存,组织库构建方法,以及信息化管理技术。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和活检的头颈肿瘤组织、癌旁组织、远端正常组织及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标本(分离出血清、血浆、淋巴细胞、干细胞等),置于液氮或-80℃低温冰箱冷冻保存;同时建立一套系统管理组织标本库,使标本库规模化、信息化、智能化。结果 共收集新鲜组织标本220份,血液标本476份。其中肿瘤组织120份(包括肿瘤组织、癌旁组织);非肿瘤组织100份。肿瘤患者血液标本316份,非肿瘤患者血液标本160份。结论 标本库的建立使少见的头颈肿瘤组织标本集约化、规模化,极大提高了标本利用的效率,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6.
已经证实许多没有症状的变应性鼻炎(AR)患者存在亚临床的炎症状态,接触阈值以下的变应原剂量能够引起鼻黏膜炎性细胞的浸润,包括细胞黏附分子、鼻腔和结膜嗜酸性粒细胞以及其他炎性标记物的表达显著增加,这些都不会导致明显的过敏症状。虽然治疗AR通常以缓解症状为主,减轻无症状时期的炎性反应可能会对AR发病、进展以及严重程度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对于症状缓解后仍存在的潜在炎性反应。目前主要有三类治疗AR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抗白三烯药和鼻内糖皮质激素,鼻内糖皮质激素对AR患者持续炎症的长期抑制可能是最合理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改良眉弓径路联合鼻内镜技术在侵犯眶内的哑铃形筛窦囊肿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方法2002年8月N2012年4月我科收治的7例侵犯眼眶的哑铃形巨大筛窦囊肿患者,全麻下采用改良眉弓切口,鼻内镜辅助下沿眶壁分离并切除眶内囊肿,然后采用鼻内镜囊肿造袋术,切除囊肿。结果7例患者术中眶内及鼻窦囊肿均能充分暴露,并在直视下全部去除。术后无脑脊液鼻漏、眶筋膜损伤和眶内、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8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采用改良眉弓径路联合鼻内镜行侵犯眶内的哑铃形筛窦囊肿手术,增加了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切口短,瘢痕小,切除彻底,降低复发率,减少对面部美观的影响,是治疗侵犯眶内的巨大哑铃形筛窦囊肿的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和组胺对培养的人鼻息肉组织黏蛋白MUC5AC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组胺刺激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鼻息肉组织中MUC5AC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组胺刺激组鼻息肉组织MUC5AC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为0.6389±0.0526和0.1934±0.0137,均较对照组(分别为0.3495±0.0357和0.1172±0.0173)明显增加(均P<0.01),地塞米松抑制后两者均明显降低(分别为0.4988±0.0603和0.1444±0.0075)(均P<0.05)。结论:炎性递质组胺可上调黏蛋白表达;地塞米松可下调黏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它抑制鼻息肉黏液过度分泌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手术入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咽旁间隙神经鞘瘤患者14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根据CT和MRI判断肿瘤与扁桃体包膜距离关系及肿瘤主体位置考虑手术径路,与扁桃体包膜距离≤1cm、肿瘤主体突入到口内者行经口内径路,与扁桃体包膜距离1cm、瘤体主体突向外侧者经颈外径路,手术径路与肿瘤大小关系不大。经口内径路4例,颈外径路1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顺利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6年均未见复发。结论颈部CT、MRI及DSA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良好手段,手术径路取决于肿瘤与扁桃体包膜的距离及肿瘤主体位置,无论采取何种径路,均无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CDK4、p16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中CDK4和p16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分别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在喉鳞状细胞癌中CDK4、p16的表达率分别为63.3%、46.7%,在癌旁组织中CDK4、p16的表达率分别为25%、90%。CDK4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p16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CDK4与p16的表达呈负相关(rs=-0.786,P<0.05)。结论:p16的低表达和CDK4的高表达可能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p16的低表达可能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