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61篇
  免费   3426篇
  国内免费   2452篇
耳鼻咽喉   283篇
儿科学   541篇
妇产科学   388篇
基础医学   3735篇
口腔科学   744篇
临床医学   4578篇
内科学   5278篇
皮肤病学   326篇
神经病学   1364篇
特种医学   12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3664篇
综合类   6095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2493篇
眼科学   1010篇
药学   3973篇
  22篇
中国医学   2110篇
肿瘤学   2862篇
  2024年   162篇
  2023年   606篇
  2022年   1519篇
  2021年   1906篇
  2020年   1488篇
  2019年   1193篇
  2018年   1257篇
  2017年   1225篇
  2016年   1109篇
  2015年   1690篇
  2014年   2109篇
  2013年   1968篇
  2012年   2752篇
  2011年   2889篇
  2010年   1999篇
  2009年   1617篇
  2008年   1961篇
  2007年   1867篇
  2006年   1766篇
  2005年   1416篇
  2004年   1110篇
  2003年   949篇
  2002年   834篇
  2001年   686篇
  2000年   659篇
  1999年   649篇
  1998年   448篇
  1997年   429篇
  1996年   377篇
  1995年   352篇
  1994年   319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211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131篇
  1987年   126篇
  1986年   106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5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substance P (SP)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or asthma. METHOD: Plasma and sputum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26 COPD patients and 20 asthmatic patients as well as 12 healthy subjects for measurement of SP content. RESULTS: Patients with COPD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SP in the plasma (7.9+/-2.6 pmol/L) and sputum (53.8+/-12.5 pmol/L) than the healthy subjects (3.6+/-1.7 pmol/L and 6.2+/-2.3 pmol/L, respectively, P<0.01). The asthmatic patients also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P levels (8.3+/-3.1 pmol/L and 46.9+/-10.2 pmol/L, respectively) than the healthy subject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OPD and asthmatic patients (P>0.05). CONCLUSION: SP may be involved in the airway inflammation process in COPD and asthma.  相似文献   
152.
本文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大鼠腹主动脉狭窄的高盐摄入引起高血压模型上,观察到口服牛磺酸治疗4周后均明显降低平均动脉压和收缩压,42.2%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并能抑制EH患者和高血压大鼠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水平的升高,增加高血压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主动脉组织中的牛磺酸含量,以上结果表明牛磺酸在降压作用同时伴有缩血管物质的降低和舒血管物质的增加,为牛磺酸抗高血压辅助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3.
影响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各种因素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据文献可归纳为:①伤前相关因素:骨骼质量,患者年龄,身体的其他疾病情况及病人对功能的期望;②受伤相关因素:骨折类型,是否有神经损伤,股骨头脱位及股骨头软骨损伤情况,软组织损伤程度及其他并发损伤;③手术因素:损伤与手术间隔的时间,手术复位的精确度与术后髋关节的稳定性,手术医师的经验,手术入路选择的合理性,医院条件,手术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154.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采用多种影像学措施评价肝脏移植术后并发症。材料和方法:16例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患者,术后7天内每日行胸片及胸腹部超声检查。术后2周~12个月,当患者出现发烧、皮肤巩膜黄染及异常B型超声发现时,行上腹部CT检查5例8次、同时行胸部CT检查2例、上腹部MRI及MRCP检查6例、ERCP检查4例、PTC检查2例、“T”管造影2例和下腔静脉造影1例。结果:术后1周内诊断胸腔积液14例(14/16);术后1~2周诊断肺部感染7例(7/16);肺不张4例(4/16)。术后4个月和8个月诊断右肺和移植肝多发转移瘤各1例(2/6);术后3周~10个月诊断胆总管吻合口狭窄、胆管炎、胆泥形成等5例(5/16)。术后2周诊断下腔静脉狭窄1例(2/16)。结论:运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及时诊断肝移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5.
在急救中心开展多发伤一体化救治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 探讨提高多发伤救治成功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2年6月~2003年6月间中山市急救中心开展多发伤救治的效果,分析多发伤一体化救治的模式和关键点。结果 共收治135例,抢救成功107例,成功率79.3%;死亡28例,死亡率20.7%。结论 (1)住急救中心实施多发伤一体化救治是提高其成功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多发伤救治的发展趋势,(2)在急救中心实施多发伤一体化救治的模式:急救中心设立创伤中心、建立成套的创伤急救体系,培养高素质专业人员.多发伤的诊治由急救中心医师实施或组织实施。(3)严重多发伤救治的关键点:抓好院前、院内急救——抢救生命;开展急诊手术——尽早修复损伤器官,消除致死致残因素;重视重症监护及治疗——进一步治疗原发损伤,保护各脏器功能,促进机体恢复,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6.
目的进一步研究声带小结与息肉的治疗手段。方法采用日本OlimpusBFp20型纤支镜和国产FF-99光电子内窥镜显示仪,配合间接万向喉钳治疗声带小结和息肉57例。结果治愈率92%,病人痛苦小。结论纤支镜配合间接喉钳手术治疗声带小结和息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7.
合肥地区献血员感染HBV和HCV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ELISA法检测了合肥地区1440名献血员抗HCV和乙肝五项指标,抗HCV阳性率为55%;HBsAg携带率为15%,HBV总感染率437%。分别以抗HCV阳性与感染过HBV的献血员为病例,以抗HCV阴性与未感染HBV的献血员为对照进行了HCV和HBV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LT、献血次数、献血量、文化程度、献血员心理和输血史与HCV感染有关;血型、家庭人口数和家庭子女数与HB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58.
本文报告80例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ADSA)的初步经验,特别着重影像质量的评价。在本组病例,IADSA主要用于头颅、颈部、肺、腹部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本组未发生重大并发症。IADSA的优点是:(1)影像质量好;(2)用于IADSA的剂量和浓度以及导管的直径均较用于常规血管造影的小得多,因此其副作用和并发症显著减少;(3)检查时间显著缩短,因此,IADSA对介入放射学治疗特别有用;(4)IADSA现已大部取代常规血管造影来诊断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59.
本研究探讨雷公藤多甙(GTW)与棉酚合用对雄大鼠生育力的影响。SD雄大鼠用棉酚及GTW各6 mg/kg/d,灌胃给药,每周6日,共11周。10只用药动物全部不育,附睾精子密度和活率也明显下降,而体重增长如常,性行为存在。睾丸光镜下结构绝大多数无明显异常,血清睾酮水平正常,副性腺重量无明显变化。停药6周后生育力恢复。在相同剂量下,单用GTW或棉酚均无抗生育效果。表明两药合用有相加作用,为减少棉酚和GTW副作用提供一条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60.
PURPOS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 on T cells and activity of NK cell in the patient of Chemotherapy. METHOD: 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 was simultaneously applied during chemotherapy, T cells and activity of NK cell of patients were determined before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before chemotherapy) and after 4-course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s. RESULTS: Before chemotherapy, CD3 was low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CD4 was much lower than the normal range, and CD8, CD4/CD8 and activity of NK cell were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After one month of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no decline of all the indices was found (P > 0.05). CONCLUSION: Electro-acupuncture can really increas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patients of chemothera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