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037篇 |
免费 | 3345篇 |
国内免费 | 241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81篇 |
儿科学 | 524篇 |
妇产科学 | 387篇 |
基础医学 | 3738篇 |
口腔科学 | 727篇 |
临床医学 | 4560篇 |
内科学 | 5311篇 |
皮肤病学 | 329篇 |
神经病学 | 1363篇 |
特种医学 | 131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3672篇 |
综合类 | 6089篇 |
现状与发展 | 7篇 |
一般理论 | 2篇 |
预防医学 | 2501篇 |
眼科学 | 1012篇 |
药学 | 3964篇 |
26篇 | |
中国医学 | 2117篇 |
肿瘤学 | 28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2篇 |
2023年 | 608篇 |
2022年 | 1521篇 |
2021年 | 1917篇 |
2020年 | 1488篇 |
2019年 | 1203篇 |
2018年 | 1257篇 |
2017年 | 1222篇 |
2016年 | 1106篇 |
2015年 | 1691篇 |
2014年 | 2108篇 |
2013年 | 1967篇 |
2012年 | 2751篇 |
2011年 | 2887篇 |
2010年 | 1999篇 |
2009年 | 1616篇 |
2008年 | 1958篇 |
2007年 | 1847篇 |
2006年 | 1764篇 |
2005年 | 1413篇 |
2004年 | 1112篇 |
2003年 | 946篇 |
2002年 | 828篇 |
2001年 | 671篇 |
2000年 | 656篇 |
1999年 | 650篇 |
1998年 | 450篇 |
1997年 | 429篇 |
1996年 | 379篇 |
1995年 | 355篇 |
1994年 | 323篇 |
1993年 | 197篇 |
1992年 | 215篇 |
1991年 | 166篇 |
1990年 | 130篇 |
1989年 | 139篇 |
1988年 | 133篇 |
1987年 | 139篇 |
1986年 | 111篇 |
1985年 | 98篇 |
1984年 | 41篇 |
1983年 | 36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12篇 |
1976年 | 8篇 |
196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分析47例骨髓穿刺干抽的临床和病理改变,干抽占同期1319例骨穿的3.6%。根据骨髓细胞的密度和间质纤维增殖的程度,把干抽的原因分为4类:高细胞伴间质细胞增多者19例(42.2%);间质细胞增多者14例(31.1%);高细胞者8例(17.8%)及低细胞者4例(8.9%)。主要疾病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5.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7.0%),慢性白血病(14.9%),骨髓转移瘤(10.6 相似文献
23.
探讨了静注白三烯C_4(0.1ng·100g~(-1))对胃粘膜微循环的影响及其在急性胃粘膜损伤中的作用。实验由Wistar系雄性大鼠,实验前禁食24hr,饮水不限。发现:1.胃粘膜表层毛细血管口径迅速变细,部分消失,集合细静脉口径亦变细;10分钟时集合细静脉明显淤血和出血。2.氢气清除法证明,胃粘膜血流量明显减少,注后第15分钟时由注前1.230±0.093(M±SE)降至0.521±0.079ml·min~(-1)·100g~(-1)(P<0.01)。3.反射光谱法证明,胃粘膜局部表层微循环血液量(△Er)和Hb氧饱和度(F),均有不同程度下降。4.静注白三烯C_4(0.1ng·100g~(-1))及盐酸灌胃(0.2N1ml)均未见明显胃粘膜损伤,两者并用则损伤明显加重。结果表明,外源性白三烯C_4可引起严重胃粘膜微循环障碍,是诱发溃疡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4.
25.
在心室晚电位的研究中,我们引入了信号的时间一频率表示法,并根据晚电位的具体特性用Wigner分布法(维格纳分布)把信号表示为在时间及频率空间中的能量分布。由于Wigner分布的优异性质使我们有可能更准确表示出心室晚电位的存在。但当输入信号是两个信号的线性叠加时,Wigner分布的结果会出现一个交叉项,相当于引入干扰。针对此不足,作者介绍改进方案,消除部分交叉项,收到较好的效果,并给出一些仿真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6.
27.
Jun Nakura Lin Ye Koichi Kihara Hidehisa Yamagata Kouzin Kamino Yusuke Nakamura Tetsuro Miki Toshio Ogihara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1995,40(3):281-282
Two polymorphic dinucleotide (CA) repeat clones were isolated from cosmids, cCI8-1121 and cCI8-1199, mapped to chromosome 8p11.2-p12. 相似文献
28.
29.
Talayev VY Zaichenko IY Babaykina ON Lomunova MA Talayeva EB Nikonova M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immunology》2005,141(3):440-448
The effects of dexamethasone phosphate and interleukin‐7 upon the proliferation of T‐cells and the production of interferon‐γ in the newborn's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 cultures were studied. The capability of dexamethasone to enhance T‐cell proliferation induced by anti‐CD3 with interleukin‐7 in some newborn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 cultures was identified. Dexamethasone suppressed production of interferon‐γ in 68‐h cell cultures stimulated with anti‐CD3 both in the presence of interleukin‐7 and without it. However, a 68‐h cultivation of newborn blood cells with dexamethasone, anti‐CD3 and interleukin‐7 resulted in the accumulation of T‐lymphocytes capable of producing interferon‐γ after restimulation. As a result of it the amount of interferon‐γ producing CD7+ T‐cell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interferon‐γ in cultural supernatants were maximal in the cell cultures incubated with anti‐CD3, interleukin‐7 and dexamethasone during the first 68 h and subsequently restimulated with 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 and ionomycin. The stimulation of neonatal or adult blood cells by dexamethasone, anti‐CD3 and interleukine‐7 also causes a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naïve T‐cells and central memory cells and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effector memory CD7+CD45RA+CD62L– cells in cultures. It is possible that these effects are caused by the influence of dexamethasone on IL‐7 receptor expression: it is known that IL‐7 receptor alpha‐chain gene is a glucocorticoid‐inducible gene. 相似文献
30.
巢蛋白和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1在大鼠2型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1型和2型星形胶质细胞(T1A、T2A)是否表达神经干细胞的标志物、是否具有神经干细胞的特性.方法 取新生大鼠脑皮质,体外培养纯化的O-2A祖细胞、T1A和T2A,应用激光共焦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检测巢蛋白和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1(SSEA-1)的表达;观察O-2A祖细胞、 T1A和T2A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培养液中生长方式的改变.结果 巢蛋白在O-2A祖细胞和T2A中表达,T1A不表达;SSEA-1仅在T2A中表达.在干细胞培养基中培养10d,T2A形成能增殖和连续传代的细胞球,细胞球巢蛋白标记阳性,贴壁后分化细胞具有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样形态;但相同培养条件下的O-2A祖细胞和T1A生长方式无改变.结论 巢蛋白和SSEA-1在两型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存在差异,T2A具有神经干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