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99篇
  免费   6194篇
  国内免费   3967篇
耳鼻咽喉   402篇
儿科学   689篇
妇产科学   582篇
基础医学   6074篇
口腔科学   1028篇
临床医学   6760篇
内科学   7500篇
皮肤病学   500篇
神经病学   2329篇
特种医学   18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9篇
外科学   5400篇
综合类   10556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4120篇
眼科学   1510篇
药学   5959篇
  50篇
中国医学   3762篇
肿瘤学   4159篇
  2024年   241篇
  2023年   1046篇
  2022年   2023篇
  2021年   3325篇
  2020年   2461篇
  2019年   2032篇
  2018年   1917篇
  2017年   1884篇
  2016年   1700篇
  2015年   2516篇
  2014年   3173篇
  2013年   2876篇
  2012年   4029篇
  2011年   4475篇
  2010年   2892篇
  2009年   2294篇
  2008年   2862篇
  2007年   2814篇
  2006年   2674篇
  2005年   2407篇
  2004年   1821篇
  2003年   1921篇
  2002年   1659篇
  2001年   1314篇
  2000年   1147篇
  1999年   1017篇
  1998年   580篇
  1997年   616篇
  1996年   469篇
  1995年   444篇
  1994年   420篇
  1993年   226篇
  1992年   280篇
  1991年   279篇
  1990年   265篇
  1989年   218篇
  1988年   178篇
  1987年   140篇
  1986年   145篇
  1985年   109篇
  1984年   78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22篇
  1977年   16篇
  1975年   14篇
  1974年   19篇
  196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目的 观察脂质体Dotap包裹反义脱氧寡核苷酸对酪氨酸酶(TYR)的调控效果和降解时间的影响,寻找适合于临床应用的高效转染、低降解率的载体和应用方法。方法 应用DNA合成仪合成针对TYR的反义脱氧寡核苷酸,32P标记、脂质体包埋,加入黑色素细胞培养体系进行点杂交,行黑素含量、酪氨酸酶mRNA表达量检测以及降解时间的同位素液闪检测。结果 经脂质体包埋的反义脱氧寡核苷酸使细胞黑素含量由(64±2.3)pg/cell下降至(23±1.5)pg/cell,并可使基因表达水平由160%降低至82%;同位素液闪显示经脂质体包埋的反义脱氧寡核苷酸能使其半衰期由8 h延长至12 h。结论 脂质体可以明显增强反义核酸的调控效果,并可延长其作用半衰期。  相似文献   
72.
浅议中医理论的科学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美是美学形态分类中的一种 ,它从本质上反映事物运动的内在联系 ,属于美的深层形式。中医理论中存在简明、对称、新奇等科学美  相似文献   
73.
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林  姚达强  郭露萍 《眼科学报》2003,19(2):98-10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61只眼)糖尿病患者(设为A组)和同期163例(174只眼)血糖正常患者(设为B组)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糖尿病患者手术前通过饮食疗法、口服药物或肌注胰岛素治疗,使空腹血糖降到 10mmol/L以下。术后随访 1~28个月(平均 8.6个月),复查视力、裂隙灯及眼底检查。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A组为77.1%;B组为80.5%。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出现后囊破裂及术后发生角膜水肿和前房渗出等并发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前只要有效控制血糖,其手术效果与对照组患者相同。但术后血糖的控制仍然十分重要。眼科学报2003;19:98-100。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注射液和地尔硫卓注射液治疗快速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0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快速房颤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美托洛尔组39例:5mg美托洛尔缓慢静脉注射,观察5min,如无效重复一次,连续用药3次,总量15mg;地尔硫卓35例:地尔硫卓15mg稀释后静脉注射,观察15min,如无效重复1次,继以15mg/h维持。西地兰组31例:西地兰0.2~0.4mg稀释后静脉注射,观察10min,如无效追加0.2~0.4mg,连续用药3次;总量0.6~1.0mg。记录用药前、后心室率和血压变化,并比较在各观察时间点上的有效率。结果:与西地兰相比,美托洛尔和地尔硫卓起效更快[(36.9±11.6)min∶(8.2±4.5)min∶(9.1±3.8)min,P<0.05],心室率下降幅度更明显(25.22%∶33.32%∶37.50%,P<0.05),治疗有效率更高(71.0%∶89.7%∶91.4%,P<0.05)。而美托洛尔组和地尔硫卓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美托洛尔注射液和地尔硫卓注射液均能快速、安全、有效控制快速房颤的心室率。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对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以及Rac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STI571对骨髓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半定量RT-PCR研究Rac1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STI571明显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24、48、72 h IC50值分别为(34.52±2.31)μmol/L、(28.46±1.58)μmol/L、(25.74±2.44)μmol/L。25μmol/L STI571处理24 h,G1期细胞由55.8%增加至72.4%,S期细胞由34.8%减至15.6%。半定量RT-PCR显示,Rac1 mRNA水平在25μmol/L STI571处理24 h后明显下降。结论:STI571能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并可下调其Rac1 mRNA水平。  相似文献   
77.
"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在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在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的手术效果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75侧行"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术患者进行随访,通过影像学、膀胱尿道镜、病理学、实验室检查等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1.65±14.14)个月,吻合口狭窄率4%(3/75);抗返流率100%;无吻合口漏;膀胱尿道镜下,输尿管种植部位形成乳头,钳取7例患者乳头表面小块上皮组织作病理检查,其中乳头基底部2例为肠黏膜上皮,乳头尖端5例为移行上皮;所有患者复查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血Cr 54-135 μmol/L,BUN 3.2~9.4 mmol/L.结论 "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术是一种较理想的输尿管肠管抗返流吻合术式.  相似文献   
78.
瘦蛋白 (leptin)是由肥胖基因编码、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分子量为 16kDa的蛋白质 ,是一种重要的代谢调节信号 ,对人和动物的采食量、能量代谢、繁殖性能等具有重要调节功能 ,对人肥胖病的治疗和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胴体组成等有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主要概述了瘦蛋白基因的克隆、转录、表达调控以及瘦蛋白受体与信号转导等分子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研究败血性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在急性肺损伤研究中的意义。方法 用盲肠结扎穿刺(CLP)法的豚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结合动脉血气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肺湿重/干重比值(W/D)及肺组织病理观察。结果 CLP模型中动物的症状和表现缓慢出现,逐渐恶化.最后导致败血性休克,于2d左右出现大量死亡。结论 用盲肠结扎穿刺的方法制作豚鼠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较大鼠内毒素性休克,表现更类似于人类的肠源性肺损伤,且症状缓慢发生,逐渐恶化,有利于观察和进行各种干预。  相似文献   
80.
大鼠移植胰腺冷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移植胰腺冷缺血再灌注后胰腺细胞凋亡的变化过程。方法  6 5只SD大鼠随机分成 7组 :假手术组 ,冷缺血 2h组 ,冷缺血 2h再灌注 1、3、6、9、12h组。通过HE染色后光镜及电镜观察各组的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 ;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的分布及计数。结果 胰腺移植后早期即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典型改变 ,胰腺冷缺血再灌注后发生凋亡的高峰期为再灌注后 3h[AI为 (9.4 6± 2 .91) % ,P <0 .0 1) ,再灌注 6h较 3小时细胞凋亡有所减少 [AI为 (5 .74± 1.6 6 ) % ,P <0 .0 1],再灌注 9h及 12h细胞凋亡进一步减少 [AI分别为 (3.6 0± 1.6 4 ) %及 (3.2 6± 1.35 ) % ,P <0 .0 5 ]。结论 细胞凋亡是胰腺移植后的早期事件 ,移植胰腺冷缺血再灌注后早期主要的死亡方式是凋亡 ;移植胰腺冷缺血再灌注后的凋亡高峰发生在再灌注后 3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