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61篇 |
免费 | 402篇 |
国内免费 | 23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7篇 |
儿科学 | 90篇 |
妇产科学 | 54篇 |
基础医学 | 243篇 |
口腔科学 | 43篇 |
临床医学 | 657篇 |
内科学 | 273篇 |
皮肤病学 | 38篇 |
神经病学 | 45篇 |
特种医学 | 134篇 |
外科学 | 340篇 |
综合类 | 1120篇 |
预防医学 | 629篇 |
眼科学 | 49篇 |
药学 | 445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339篇 |
肿瘤学 | 2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116篇 |
2021年 | 164篇 |
2020年 | 137篇 |
2019年 | 68篇 |
2018年 | 67篇 |
2017年 | 122篇 |
2016年 | 91篇 |
2015年 | 155篇 |
2014年 | 199篇 |
2013年 | 237篇 |
2012年 | 369篇 |
2011年 | 470篇 |
2010年 | 366篇 |
2009年 | 321篇 |
2008年 | 307篇 |
2007年 | 326篇 |
2006年 | 346篇 |
2005年 | 214篇 |
2004年 | 186篇 |
2003年 | 117篇 |
2002年 | 110篇 |
2001年 | 100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医生和护士对医护关系评价的差异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医生、护士对医护关系评价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某省级医院137名医生和151名护士对目前医护关系的评价情况.结果 医生对医护关系总体评价得分为(4.4±0.6)分,护士为(3.7±0.7)分;医生对学科独立性看法得分为(3.7±0.9)分,护士为(4.1±0.8)分;96.4%医生认为目前医护关系总体情况好,70.9%护士认同此观点;31.4%医生认为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医护同样重要,78.8%护士认同此观点.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医护应该在"人性化关怀"的基础上理解支持对方的工作,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评价Cervifix固定垂直水平悬吊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疗效。方法:35例颈椎病患者,男23例,女12例;年龄47~68岁,平均56·4岁;34例为脊髓型颈椎病,1例为颈椎术后翻修;椎管矢状径4·6~9·3mm;椎管矢状面狭窄率达39%~84%,平均49·3%;减压节段C3-C59例,C3-C620例,C4-C76例。常规行后正中入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在所减压的节段侧块上Cervifix固定,采用Roy-Camille置入侧块螺钉。先用磨钻在所减压节段的棘突根部开预穿孔,开门后穿粗丝线于Cervifix的纵连杆拉紧并打结,行水平方向固定。垂直方向在开门侧的椎板上打预穿孔,用“斜拉桥”原理悬吊于临近未减压的棘突上加固。使椎板保持在开门状态。术后颈围领保护3个月。结果:35例平均随访15个月(7~18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8·0分,术后平均15·7分。术后3个月复查CT及X线片未见螺钉松动和再关门现象。仅有3例诉颈部有僵硬感,局部无疼痛。肌电图及体感诱发电位、感觉运动传导速度基本接近正常。6个月后僵硬感基本消失。结论:Cervifix固定垂直水平悬吊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操作简单、安全,维持开门效果好。术后患者颈部症状恢复快、效果满意,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及颈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微创内固定系统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21~59岁,平均36岁;其中左侧12例,右侧15例。按Schatzker分型:Ⅴ型9例,Ⅵ型18例。其中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3例,后交叉韧带断裂2例,半月板损伤3例。用改良内外侧联合切口,行微创内固定系统结合有限接触加压钢板(LC-DCP)内固定,其中3例半月板损伤,2例给予修补,另1例部分切除;3例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给予钢丝固定;2例后交叉韧带断裂行Ⅱ期手术。术后2周、1、3、6个月、1年随访,行摄片及关节活动度检查,测定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后倾角(PA);术后1年行膝关节HSS评分。结果:术后与术后1年TPA及PA平均值的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PA:t=1·012,P=0·356;PA:t=0·667,P=0·521)。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平均为86·9分(56~98分),根据此评分标准:优15例,良7例,中4例,差1例。结论:微创钢板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是理想、有效的方法,它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长期稳定性良好,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人工踝关节置换治疗踝关节病的疗效。[方法]对1999~2004年1月的18例患者包括骨性踝关节炎6例,创伤性踝关节炎9例,局限性距骨缺血坏死2例,踝关节融合后1例,均采用L ink STAR假体3构件套进行人工踝关节置换。18例中,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47.7岁(38~67)。[结果]随访平均3 a 9个月(1~5 a)。按Kofoed评价系统观察疗效,优(85~100)16例,良(75~84)2例,无可(70~74)和差(<70)。患足背屈平均8°(范围6°~12°),跖屈12°(范围8°~16°),背屈和跖屈平均16°(11°~23°)。并发症有切口皮缘坏死2例,无足内、外翻和影像学松动。[结论]人工踝关节置换是治疗和替代踝关节多种疾患疼痛和需要融合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7.
腰椎间盘病的人工椎间盘置换2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病的疗效。[方法]对23例24节段腰椎间盘病,采用人工椎间盘置换,其中男13例(14节段),女10例;平均年龄45.2岁,累及L1、21例,L4、55例,L5S117例。以椎间盘突出症为主的椎间盘病19例,骶椎类肿瘤1例,因原椎节段椎间盘摘除术后6~8.5 a复发3例。[结果]23例平均随访4.2 a,患椎伸6.8°、屈6.7°,左右旋转17°,比术前患椎活动度伸4.1°、屈4.7,°旋转6.8°,有明显进步(P<0.05)。结合患者的满意度和JOA评价,疗效优(31~40)21例,良(21~30)1例,可(16~20)1例,无失败(<16),优良率96.2%。[结论]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是替代腰椎间融合术和治疗腰椎间盘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线粒体-细胞色素C途径在兔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雄性日本大耳兔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周)和NAFLD模型组(4、6、8周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按1.2 m L/kg皮下注射花生油,2次/周,建立日本大耳兔NAFLD模型。按各组时间点处死兔子,测定兔血清中生化指标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率;提取肝脏线粒体,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通透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状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Bcl-2、Bax、细胞色素C和caspase-3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以及caspase-3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脏脂质代谢指标和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升高,模型组肝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P0.01)。造模4周时出现肝功能损伤,脂质代谢紊乱,随着NAFLD病程的发展,Bcl-2、Bax、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表达量逐渐增加,线粒体通透转换孔开放率随高脂饮食饲养时间延长明显增加(P0.01)。结论线粒体-细胞色素C途径在NAFLD引起的肝细胞凋亡中起到了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EB病毒(EBV)感染与胃癌的相关性及胃动蛋白1(GKN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EBV感染的关系,为EBV相关胃癌的治疗、控制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胃腺癌患者104例,分析EBV感染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KN1在慢性胃炎组织、肠化胃黏膜、慢性胃溃疡组织、原位癌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GKN1 mRNA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BV感染与胃癌Lauren’s分型和年龄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及TNM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GKN1 mRNA在胃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 GKN1 mRNA 的低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P=0.012)、发生部位(P=0.022)及 EBV 感染(P=0.034)密切相关。结论 GKN1可能是EBV相关胃癌潜在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