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17篇 |
免费 | 1183篇 |
国内免费 | 72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1篇 |
儿科学 | 109篇 |
妇产科学 | 81篇 |
基础医学 | 688篇 |
口腔科学 | 198篇 |
临床医学 | 1317篇 |
内科学 | 806篇 |
皮肤病学 | 99篇 |
神经病学 | 254篇 |
特种医学 | 498篇 |
外科学 | 965篇 |
综合类 | 3234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1435篇 |
眼科学 | 240篇 |
药学 | 1347篇 |
20篇 | |
中国医学 | 1192篇 |
肿瘤学 | 5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142篇 |
2022年 | 396篇 |
2021年 | 477篇 |
2020年 | 403篇 |
2019年 | 247篇 |
2018年 | 248篇 |
2017年 | 313篇 |
2016年 | 264篇 |
2015年 | 467篇 |
2014年 | 549篇 |
2013年 | 683篇 |
2012年 | 1062篇 |
2011年 | 1097篇 |
2010年 | 1027篇 |
2009年 | 912篇 |
2008年 | 845篇 |
2007年 | 907篇 |
2006年 | 770篇 |
2005年 | 618篇 |
2004年 | 440篇 |
2003年 | 352篇 |
2002年 | 284篇 |
2001年 | 239篇 |
2000年 | 176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 探讨骨间后动脉血管变异时前臂背侧皮瓣的切取方法.方法 以骨间后动脉为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时,遇到血管变异共9例,采取以骨间后动脉桡侧支为蒂切取逆行岛状前臂背侧皮瓣、以骨间后动脉近端为蒂切取游离骨间后动脉皮瓣、以骨间后动脉穿支为蒂切取游离前臂背侧穿支皮瓣等方法,进行皮瓣转移或移植修复手部创面.结果 9例皮瓣中有8例顺利存活;1例术后2 d皮瓣远端出现肿胀、青紫、小水泡,及时对症处理,5 d后部分皮缘形成干痂,皮瓣颜色恢复正常,脱痂后存活.9例随访3个月至2年,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外形满意.结论 以桡骨间后动脉侧支为蒂的前臂背侧皮瓣逆行转移,以骨间后动脉近端或骨间后动脉穿支为蒂的前臂背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创面,是解决骨间后动脉血管变异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帕立骨化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科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3例患者,血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33 pmol/L,血钙水平<2.55 mmol/L,钙磷乘积<65,根据iPTH水平使用帕立骨化醇1~18 μg治疗,于每次透析治疗后给药,共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10、12周测定患者的iPTH、血钙、血磷水平.结果 13例患者的血清iPTH水平在治疗后第2、4周已开始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治疗后第6周开始,iPTH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12周时下降至(46.68±38.06) pmol/L,与治疗前(78.30±52.13) pmol/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第2、4周血钙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治疗后第4周时血钙水平升高尤为显著(P<0.01).经调整帕立骨化醇剂量后,治疗后第6周患者的血钙水平逐渐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血磷、钙磷乘积水平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过程中,患者耐受性良好,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使用帕立骨化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HPT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联合软组织松解术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联合软组织松解术治疗拇外翻32例(40足),其中男3例3足,女29例37足;年龄22~80岁,平均57.57岁;病程2~32年,平均14年;轻度9足,中度31足。术前患者合并拇囊炎,伴有第1跖趾关节周围疼痛并存在负重行走时疼痛加重。手术前后拍摄足负重正侧位片,比较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拇外翻评分(AOFA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获得了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2个月。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跖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前HVA、IMA分别由(32.08±5.59)°、(11.63±2.24)°减小至术后12个月的(10.31±4.36)°、(5.0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评分由术前的56.75±6.42提高至术后12个月的88.80±3.99 (P0.05)。结论: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联合软组织松解术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畸形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为拇外翻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84.
盛须仁|邢松歌|葛勇胜|荚卫东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8,27(1):75-80
目的:探讨TUSC3基因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2例行肝切除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HCC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及其临床病理资料,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USC3在HCC组织及相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TUSC3的表达情况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0对冷冻HCC及癌旁组织中TUSC3 m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92例石蜡组织标本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56例(60.9%)HCC组织中TUSC3表达下调,癌旁组织中33例(35.9%)TUSC3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USC3在HCC组织中的低表达与肿瘤Edmondson分级(P=0.008)、TNM分期(P=0.031)、肿瘤直径有关(P=0.0 2 0)。20对新鲜标本的q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TUSC3的mRNA[(0.99±1.46)vs.(1.96±2.18)]与蛋白[(0.49±0.35)vs.(1.04±0.43)]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均P0.05)。结论:TUSC3基因在HCC中的表达下调,其低表达可能与HCC的恶性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5.
86.
膜分离作为新型化工单元操作,可在温和、低成本条件下实现物质分子水平的“高效、低耗”分离,以膜材料为“芯片”再造分离流程可实现物质分离过程“短流程化”,已成为化学工程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通过总结笔者项目组10多年来将膜技术应用于中药油/水分离过程的研究探索,面向中药产业的绿色发展,提出:通过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创制新型膜材料,是实现“用”材料和“优化”材料的关键。因此,将多尺度科学的创新性成果有效应用于膜过程分离原理的揭示,利用膜技术的“高效、节能、降耗”等特征实现中药挥发油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构建以膜分离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分离过程、分离流程及其专属装备,必将为传统产业关键技术的更新换代、新兴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提供持续性的支持和引领。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基于HMGB1研究“易层”贴敷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滑膜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3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易层组。KOA模型通过碘乙酸钠构建,造模成功后,易层组外敷“易层”贴敷28 d。末次给药后腹主动脉采血并提取各组滑膜组织,HE染色观察滑膜炎症;ELISA检测血清中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抑炎因子IL-4、IL-10、TGF-β含量;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滑膜HMGB1及α-SMA、TIMP1、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和基因表达量。结果 HE染色显示易层组炎性细胞浸润较模型组显著减少,排列较为规则;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IL-1β、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易层组较模型组IL-1β、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IL-4含量明显升高(P<0.05),IL-10、TGF-β含量明显降低(P<0.05),易层组较模型组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HMGB1及α-SMA、TIMP1、CollagenⅠ、CollagenⅢ的蛋白和基因水平在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表达增加(P<0.05),易层组较模型组表达下调(P<0.05)。结论 “易层”贴敷能够抑制滑膜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平衡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88.
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供给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背景 为应对老龄化,我国对医养事业给予大力扶持,致使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数量剧增。但因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及养老事业起步较晚,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医疗服务不规范和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目的 构建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供给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于2017年6—8月,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20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中心)和15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形成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供给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版);于2017年11月—2018年1月选取23名专家,通过亲自发放或电子邮件发放3轮函询问卷,由专家对指标的合适性、重要性、熟悉程度及判断依据做出判断;函询结束后,整理专家咨询结果,计算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协调程度和指标重要性赋值、满分比、变异系数。结果 3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5%、100.0%、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5、0.909、0.922,变异系数分别为0.06~0.24、0~0.17、0~0.22,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249、0.252和0.316。依据指标筛选标准,综合专家意见后,第1轮删除12个指标、增加16个指标,第2轮删除5个指标、修改1个指标、增加1个三级指标,第3轮无删除、修改、增加指标,最终形成了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64个三级指标的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供给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构建的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供给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意见集中度较高,结果可靠性较强,可为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服务质量的评价、建设和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9.
为更好地总结和传承郭蓉娟教授治疗情志病合并失眠症的临床经验及用药特色,结合中医传统经典理论,参考相关流派及各医家的不同观点,总结门诊跟师期间的典型病例和师承学习体悟,凝练其授课资料、会议演讲内容、科研课题研究内容和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论著,检索其学生发表的对导师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总结的论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郭蓉娟教授对情志病合并失眠症的认识。郭教授提出“睡眠-情绪系统”三阶段病机演变规律,在诊疗过程中从失眠入手,可以减少情志病的漏诊率,获取较为真实可靠的信息,并着重阐述昼夜的临床用药特色,调理阴阳,标本同治,并整理归纳其遣方用药规律,其夜间经验方宁心安神方重用酸枣仁、刺五加,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郭蓉娟教授治疗情志病合并失眠症临床经验丰富,其遣方用药的科学内涵值得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阐明更合理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试验资料库、Ovid-Medline全文数据库、EMBas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库、维普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治疗老年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2组患者分别给予替格瑞洛联合其他药物及氯吡格雷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应用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观察抗血小板治疗有效性相关不良事件[即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心肌梗死(MI)、支架内血栓、全因死亡及卒中]和安全性相关不良事件(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5篇符合入选标准的RCT。Meta分析,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MACE发生率(RR=0.59,95% CI:0.46~0.76,Z=4.08,P<0.01)、MI发生率(RR=0.48,95% CI:0.28~0.81,Z=2.74,P=0.006)、支架内血栓发生率(RR=0.16,95% CI:0.06~0.48,Z=3.30,P=0.001)和全因死亡发生率(RR=0.52,95% CI:0.30~0.89,Z=2.41,P=0.02)均明显降低,卒中发生率(RR=0.76,95% CI:0.39~1.47,Z=0.81,P=0.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发生率(RR=1.57,95% CI:1.20~2.05,Z=3.28,P=0.001)明显增加。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优于氯吡格雷,但可增加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