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09篇
  免费   3602篇
  国内免费   2480篇
耳鼻咽喉   400篇
儿科学   873篇
妇产科学   154篇
基础医学   2197篇
口腔科学   646篇
临床医学   4450篇
内科学   3008篇
皮肤病学   328篇
神经病学   831篇
特种医学   1564篇
外科学   3489篇
综合类   10291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4025篇
眼科学   464篇
药学   4251篇
  54篇
中国医学   4057篇
肿瘤学   1502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460篇
  2022年   1065篇
  2021年   1320篇
  2020年   1205篇
  2019年   619篇
  2018年   682篇
  2017年   1038篇
  2016年   785篇
  2015年   1474篇
  2014年   1811篇
  2013年   2308篇
  2012年   3451篇
  2011年   3613篇
  2010年   3414篇
  2009年   2966篇
  2008年   3113篇
  2007年   2873篇
  2006年   2745篇
  2005年   2055篇
  2004年   1490篇
  2003年   1211篇
  2002年   893篇
  2001年   791篇
  2000年   610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顺应我国社会经济与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中医传承能力、中医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中医人才,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以中医特色教育为背景、以"本科生导师制"为载体的"名老中医传承班"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中医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以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高水平中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992.
肖俊枫 《吉林医学》2015,(7):1290-1292
目的:探讨SanderⅢ、Ⅳ型跟骨骨折早期内固定及负压封闭引流对切口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SanderⅢ、IⅣ型跟骨骨折早期内固定及负压封闭引流对切口的影响,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治疗A组30例和治疗B组30例。结果:治疗A组Sander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术后置管时间、术后总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优于治疗B组,治疗A组Sander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创口延迟愈合、感染率、切口皮肤坏死率均优于治疗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nderⅢ、Ⅳ型跟骨骨折早期内固定及负压封闭引流可以降低术后感染率、切口皮肤坏死率,提高术后愈合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的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进行肠吸收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法和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法研究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的肠吸收动力学,以判断甲基正壬酮的吸收方式和途径。结果: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法实验中,相对于十二指肠和空肠,回肠的吸收率最高,4 h吸收率达87.39%;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内药液浓度的对数log C与取样时间t的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法实验中,吸收半衰期为7.5 h,最大吸收率为72.35%。结论:小肠中回肠段对甲基正壬酮的吸收半衰期短,吸收率大,是甲基正壬酮的主要吸收部位。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肠吸收属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方式为被动转运。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析老年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动脉造影(DSA)的临床及病变特征,并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hs-CRP检测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地分析第三军医大学老年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1例老年下肢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血压水平、性别差异、DSA的病变特点、hs-CRP水平及其与DSA造影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下肢动脉造影提示老年患者多存在多支、弥漫性病变,侧支循环形成差,症状较重,多以保守治疗为主。老年男性患者血压水平无明显升高,老年女性患者的收缩压水平高于男性患者,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CRP明显增高,但无明显性别差异,也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无关(P〈0.05)。结论DSA检测显示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的患者病变有其独特性,血压升高水平有性别差异,hs-CRP在多数患者中有升高,但是无性别差异,也不能完全评估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期间驻湖北某海军部队官兵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维护疫情期间官兵身心健康。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事件冲击量表修订版(IES-R)评估驻湖北某海军部队官兵的睡眠和心理状况。结果 发放问卷238份,回收有效问卷232份,有效率为97.5%。PSQI量表得分为2.00(1.00,5.00)分,睡眠质量较差、很差者分别占5.6%(13/232)和0.9%(2/232)。PHQ-9得分为0.00(0.00,2.00)分,存在轻度、中度、重度抑郁者分别占12.1%(28/232)、0.9%(2/232)、0.4%(1/232)。GAD-7得分为0.00(0.00,0.00)分,7.8%(18/232)的官兵存在轻度焦虑状态。IES-R得分为1.00(0.00,5.00)分,存在轻度、中度心理应激者分别占12.5%(29/232)和1.3%(3/232)。结论 海军驻湖北某部队官兵在COVID-19疫情期间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总体尚好;少部分人员存在睡眠质量差、抑郁、焦虑或心理应激反应,大多数程度较轻。相关单位可开展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等应对策略,以更好地维护疫区官兵身心健康,保障战斗力。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建立表柔比星诱导的小鼠心肌病模型并探讨高频率超声心动图对其检测的可行性。方法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70只小鼠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各35只.两组各以第3、4、5天为超声检测时间点。给药组腹腔注射10mg/kg表柔比星,对照组注射同容量0.9%氯化钠溶液。每天监测心率,第3、4、5天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LVEDD、LVESD)、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每分钟心输出量(CO)。第5天处死小鼠,取心肌组织行心肌病理学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小鼠心率呈下降趋势,第4天、第5天心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状态比较,给药组小鼠第4天每分钟心输出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8±2.7)mL/minm(7.6±2.2)mL/min,P〈0.05];第5天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少(P〈0.01)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无明显变化;第5天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给药组小鼠组织学评分中位数为2.5。与对照组相比,第5天小鼠心脏重量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电镜检查显示给药组小鼠心肌细胞内水肿、线粒体肿胀、部分肌纤维断裂。结论通过腹腔注射表柔比星,短时间内能在小鼠诱导出药物心肌病模型。小鼠清醒状态下高频率超声能成功评价该模型。  相似文献   
998.
郑盛  殷芳  肖琼怡  郭致平 《肝脏》2014,(12):918-923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移植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并优化移植治疗途径。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收集 hUCMSC,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将 SD 大鼠随机分为经尾静脉注射移植治疗组,经肝叶注射移植治疗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2.5 mL/kg CCl4橄榄油(1∶1)混合溶液建立,24 h 后移植治疗组分别经尾静脉和肝叶注射 hUCMSC 细胞悬液;治疗后0 h、24 h、48 h、72 h、96 h和1周收集血清分析肝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后3 d、1周、2周留取肝脏标本,观察病理学恢复情况,用 Real-time PCR 检测鼠肝中人 CK8、CK18和 AFP 基因 mRNA 转录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人 CK18的表达。结果移植治疗组 TBil 和 ALT 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有明显恢复(P <0.05),肝细胞再生程度提高,炎细胞减少,肝脏病理学修复作用增强。在造模后1周、2周时,经尾静脉移植治疗组和经肝叶注射移植治疗组的肝组织中,CK8、CK18和 AFP 基因 mRNA 的相对转录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尾静脉注射移植治疗组和经肝叶移植治疗组中,移植后的 hUCMSC 在鼠肝中诱导分化后表达人肝细胞相关蛋白 CK18。经尾静脉和经肝叶注射移植治疗组的肝功能、移植细胞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hUCMSC 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后,能促进肝功能和肝脏病理学修复。移植后的 hUCMSC 自身能分化为具有肝细胞功能的类肝样细胞。经尾静脉与经肝叶注射移植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观察集束化管理策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透析患者疫情防控认知行为的改变。方法 对血透室实施全员集束化管理策略,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55例门诊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在血透室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应用集束化管理策略后,工作人员职业防护合理规范,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及透析患者零感染。疫情对患者规律透析、正常生活及心理健康影响不大。疫情期间患者认知及行为有所改变,透析患者普遍能够配合各项防控措施执行。结论 在血透室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中实施集束化管理策略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对疫情防控的认知,并能够积极配合医疗护理工作,确保血透室各项防控工作有序开展,避免相关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下胫腓螺钉固定技术治疗Maisonneuve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10~2018-11深圳市人民医院骨关节科收治的21例Maisonneuve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完善患侧踝关节和胫腓骨全长X线片、踝关节CT三维重建以及踝关节MRI检查。合并三角韧带损伤者14例,内踝骨折者7例,下胫腓后韧带损伤者15例,后踝骨折者6例。手术均采用2枚皮质骨位置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予2枚螺钉固定内踝骨折以及累及关节面超过25%面积的后踝骨折,术后予短腿石膏固定踝关节4周,术后12周手术将下胫腓螺钉取出。术后门诊随访12~29个月,平均18.31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于术前和术后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踝关节均获得解剖复位,关节匹配正常,未发生切口感染、下胫腓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定期复查X线片见骨折均骨性愈合,踝关节匹配关系正常,未出现复位丢失。术后患者VAS评分呈下降趋势,AOFAS踝-后足评分呈上升趋势,疼痛缓解及足踝活动功能改善显著(P<0.05)。结论 下胫腓螺钉固定技术治疗Maisonneuve骨折能够恢复踝关节的正常解剖关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