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83篇
  免费   2312篇
  国内免费   1304篇
耳鼻咽喉   195篇
儿科学   398篇
妇产科学   160篇
基础医学   1352篇
口腔科学   400篇
临床医学   2946篇
内科学   2082篇
皮肤病学   311篇
神经病学   358篇
特种医学   949篇
外科学   2454篇
综合类   6390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2737篇
眼科学   259篇
药学   2758篇
  27篇
中国医学   2110篇
肿瘤学   898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669篇
  2021年   901篇
  2020年   771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431篇
  2017年   632篇
  2016年   465篇
  2015年   838篇
  2014年   1193篇
  2013年   1493篇
  2012年   2190篇
  2011年   2218篇
  2010年   2012篇
  2009年   1921篇
  2008年   1881篇
  2007年   1900篇
  2006年   1619篇
  2005年   1326篇
  2004年   866篇
  2003年   775篇
  2002年   589篇
  2001年   570篇
  2000年   444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 XGC)的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术后病理证实为XGC的24例患者术前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声像图,分析其常规超声以及超声造影的声像图特征,并在造影前后分别给出超声诊断。结果:常规超声示胆囊轮廓清晰17例(70.8%),模糊7例(29.2%),仅2例(8.3%)胆囊黏膜线连续性佳,17例(70.8%)病灶内可测及彩色血流。超声造影后所有病例(100.0%)均可见增强,同时可见清晰的胆囊轮廓,黏膜线连续性佳者18例(75.0%)。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相比,在胆囊黏膜线的显示、胆囊轮廓的显示以及增厚胆囊壁血流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9,P=0.009)。结论:超声造影可为XGC的超声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相比于常规超声其诊断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不同灭活温度处理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影响。方法收集该中心2020年1月25至2月25日采集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14份,每份标本分别采取未灭活56℃、35 min和65℃、15 min恒温金属浴灭活处理,比较未灭活标本和灭活标本循环阈值(Ct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灭活组和56℃、35 min灭活处理组,未灭活组和65℃、15 min灭活处理组,56℃、35 min灭活处理组和65℃、15 min灭活处理组开放读码框1ab(ORF1ab)、核衣壳蛋白(N)基因扩增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t值≥34的标本中未灭活组和56℃、35 min灭活处理组,未灭活组和65℃、15 min灭活处理组,56℃、35 min灭活处理组和65℃、15 min灭活处理组ORF1ab、N基因扩增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t值<34的标本中未灭活组和56℃、35 min灭活处理组,未灭活组和65℃、15 min灭活处理组,56℃、35 min灭活处理组和65℃、15 min灭活处理组ORF1ab、N基因扩增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56℃、35 min灭活处理和65℃、15 min灭活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标本对核酸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对Ct值较大标本也未发现有明显影响,对于试验条件有限的基层检测机构可以采用上述方式处理标本以保护实验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桡骨小头半脱位(RH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RHS患儿的临床及超声检查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双侧肘关节多切面、对比超声检查,且X线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结果 RHS的超声表现包括:肱桡间距增宽29例(29/34,85.29%),关节间隙增宽、回声增强25例(25/34,73.53%),旋后肌上移并呈“钩”型表现32例(32/34,94.12%),环状韧带嵌顿33例(33/34,97.06%)。结论 RHS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通过超声连续扫查双侧肘关节,并进行对比,有助于快速、准确地对X线检查阴性的RHS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制一种可生物降解,其产物可完全排除机体的材料用于光声成像。方法 应用肉眼、光镜、电镜、激光粒径仪检测纳米粒物理特性;应用光声成像仪、红外光谱仪探讨纳米粒光声成像机制;应用光声成像仪检测纳米粒在体外、体内成像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肉眼观察纳米粒透明乳状,无分层,分布均匀,粒径(230.9±54.58)nm,电位(-22.8±5.75)mv,稳定性较好。二氧化碳可能是纳米粒产生光声信号原因。纳米粒光声信号随浓度、温度、时间增加而增强、面积增大;体外激光辐照对细胞无损伤作用。在体内,经鼠尾静脉注入纳米粒各组正常裸鼠血氨浓度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但精神体征与对照组无明显改变;肿瘤局部出现光声信号在4小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消失。激光能量对皮肤及皮下组织无损伤作用。结论 碳酸氢铵脂质纳米粒可用于光声成像,且是安全、有效、价廉、无副作用的。  相似文献   
995.
乳香、没药为常用中药,主产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利比亚、苏丹、土耳其等国家[1],我国主要依靠进口以满足国内用药的需求.近年来,由于用药量的增加,进口原药材的紧俏,价格的上升,随之,出现了在炮制乳香、没药中掺假现象.本文就乳香、没药及其掺伪品的性状、理化、薄层层析的鉴别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脓肿并发脑疝手术治疗的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11例基底节区脑脓肿并发脑疝患者的手术方法及其预后。结果:11例基底节区脑脓肿并发脑疝患者接受开颅去骨瓣减压加脓肿穿刺抽出术,其中10例治愈,且肢体功能都恢复正常;1例基底节区脑脓肿并发脑疝同时破入脑室患者,行开颅去骨瓣减压加脓肿穿刺抽出术的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术后10d死亡。结论:去骨瓣减压加脓肿穿刺抽出术是治疗基底节区脑脓肿并发脑疝有效的方法,且避免了基底节区重要结构(如内囊)的损伤。一旦脓肿破入脑室,则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及其受体(CXCL12/CXCR4)在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侵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方法对20例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标本(原发组11例,复发组9例)中CXCL12/CXCR4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CXCL12/CXCR4在复发组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原发组(P<0.05)。结论 CXCL12/CXCR4可能在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侵袭、复发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CXCL12/CXCR4可能成为评价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侵袭性生长和复发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5.12"汶川地震伤员救治过程中,挤压伤患者获救后快速死亡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医疗队在灾后早期救治及转运的患者共417例.所有患者均依据当时具体情况行积极现场抢救,对于病情较重者则安排转运至后方有条件的医院继续诊治.结果 救治伤员中,成人355例,儿童62例,年龄8~63岁,平均(37±9.6)岁.其中挤压伤患者117例(男79例,女38例),死亡13例(11.1%).除5例挤压伤患者因原发创伤严重于救治过程中死亡外,其余8例患者救出前一般情况均较好,神智清醒,对答切题,但于废墟下救出后短时间内(<1 h)即因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结论 地震后挤压伤患者快速死亡原因多为挤压综合征所致的高钾血症.积极有效地治疗挤压伤患者可减少地震后死亡人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将肌松监测和脑电监测相结合,探索在部分神经肌肉阻滞及不同麻醉深度对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ceMEP)的影响.方法 12例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术中行TceMEP监测,同时监测脑电图和5个成串刺激(TOF),计算爆发抑制比(BSR)和T4与T1比值,在BSR=0、肌松完全恢复后记录TceMEP基线;调节异丙酚和肌松药剂量,分别在肌松恢复、0.25<BSR<0.5和BSR>0.75以及BSR=0、T4/T1为25%时记录TceMEP并评估刺激时患者出现体动的情况.结果 基线时患者出现体动率较高(9/10),在肌松恢复、0.25<BSR<0.5和BSR>0.75两种情况下体动发生率降低(1/10和0/10),TceMEP波幅较基线时下降明显(P<0.05和P<0.01);部分肌松且BSR=0时TceMEP波幅较基线时相差不多(P>0.05),10例中仅1例出现体动;各种情况下的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进行TceMEP监测,需避免盲目增加麻醉药物剂量加深麻醉;在脑电图未出现爆发-抑制波形时,使T4/T1维持在25%,可以有效记录TceMEP,又能降低患者发生体动的风险.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s of partial muscle relax and depth of anesthesia on transcranial electrical motor evoked potential (TceMEP).Methods 12 patients undergoing neurosurgical operation were enrolled.Anesthesia was maintained with sevoflurane , propofol and remifentanil.The level of muscle relax and anesthesia depth were monitored by train of five stimulation (TOF) and burst -suppressed rate (BSR).After the baseline recording when T4 equal tn T1 and there was no burst suppression wave on EEG( BSR =0), then BSR was increased to 0.25 ~0.5 and above 0.75 by regulating dosage of propofol and TceMEP was recorded respectively .At the state of disapperance of burst suppression wave and cisatracurium (40~ 80)μg/(kg/h) was administered simultaneously, when T4 / T1 was equal to 25% TceMEP was elicited again.The movements of patients were also assessed during monitoring.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atient's movement at baseline was high(9/10).At the state of recovery of muscle relax,movement incidence was decreased and the amplitude of TceMEP was attenuated greatly when 0.25 < BSR <0.5 and BSR >0.75 comparing to baseline( <0.05 and <0.01 respectively).When BSR =0 and T4 /T1 was equal to 25% , a similar intensity stimulation could almost maintain the amplitude of TceMEP as well as baseline( P >0.05) ,but there was only 1 patient showing movement.The latency of TceMEP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ing to baseline.Conclusions Monitoring of TceMEP need to avoid the presence of burst suppression waves EEG by deepening anaesthesia.TceMEP could be recorded at the state of partial muscle relax by T4 / T1 equal to 25% and without burst suppression wave EEG, in which the risk of movement of patients responsed to transcranial stimulation is decreased and the effect on TceMEP is reduced.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海人酸诱导的小鼠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癫痫持续状态组、大黄素治疗组(分为100、200和400 mg/kg组),每组18只。采用海人酸建立小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通过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大黄素对癫痫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和凋亡情况;比色法测定谷苷胱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IL-1β、TNF-α、caspase-3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黄素(200和400 mg/kg组)可显著减轻癫痫所致的海马神经细胞的损伤和凋亡,提高GSH和SOD的活性,降低MDA的活性(P 0. 05);同时抑制海马中IL-1β、TNF-α及caspase-3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P 0. 05)。结论大黄素对小鼠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神经细胞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GSH和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并抑制IL-1β、TNF-α及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