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393篇
  免费   21274篇
  国内免费   13991篇
耳鼻咽喉   2202篇
儿科学   3055篇
妇产科学   2334篇
基础医学   21510篇
口腔科学   3883篇
临床医学   26656篇
内科学   28976篇
皮肤病学   2614篇
神经病学   9133篇
特种医学   85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2篇
外科学   23597篇
综合类   43929篇
现状与发展   63篇
一般理论   25篇
预防医学   17259篇
眼科学   5042篇
药学   23425篇
  232篇
中国医学   15463篇
肿瘤学   16606篇
  2024年   655篇
  2023年   2776篇
  2022年   6875篇
  2021年   10191篇
  2020年   7982篇
  2019年   6278篇
  2018年   6870篇
  2017年   6794篇
  2016年   6467篇
  2015年   9973篇
  2014年   12370篇
  2013年   12793篇
  2012年   18372篇
  2011年   19705篇
  2010年   14448篇
  2009年   12017篇
  2008年   14012篇
  2007年   13613篇
  2006年   12755篇
  2005年   11069篇
  2004年   8126篇
  2003年   7593篇
  2002年   6406篇
  2001年   5014篇
  2000年   4174篇
  1999年   3408篇
  1998年   1899篇
  1997年   1852篇
  1996年   1486篇
  1995年   1301篇
  1994年   1055篇
  1993年   681篇
  1992年   902篇
  1991年   725篇
  1990年   671篇
  1989年   566篇
  1988年   465篇
  1987年   436篇
  1986年   341篇
  1985年   266篇
  1984年   174篇
  1983年   128篇
  1982年   93篇
  1981年   111篇
  1980年   59篇
  1979年   114篇
  1978年   54篇
  1974年   58篇
  1973年   61篇
  1972年   4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与非扩髓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04月12月急诊治疗的156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3例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63例采用非扩髓髓内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骨折AO分型、软组织Gustilo分型、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延迟愈合例数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外固定支架组和非扩髓髓内钉组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7.8个月(3~18个月)、5.3个月(2.12个月)。非扩髓髓内钉组在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畸形愈合方面明显优于单臂外固定支架组(P〈0.05);两组在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扩髓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具有骨折愈合时间短、畸形愈合少等优点。对于严重污染的创面及全身多发伤患者,外固定支架的临时固定是首选。  相似文献   
952.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受体(FGFR)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高压氧暴露组.2组再各分5组,分别为腩缺血1 h再灌注后1、3、5、7、14 d组,每组8只.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流模型(MCAO),进行高压氧暴露,免疫组化检测bFGF和FGFR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1 d,神经细胞即出现bFGF和FGFR的表达,3 d达高峰,后逐渐减弱,至14 d时仍有表达;高压氧暴露组神经细胞bFGF和FGFR表达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相似,但是同一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压氧通过促进bFGF和FGFR表达,可能激活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53.
The disaccharide trehalose is a key element involved in anhydrobiosis (the capability of surviving almost complete dehydration) in many organisms. Its presence also confers resistance to desiccation and high osmolarity in bacterial and human cells by protecting proteins and membranes from denaturation. The present study used a novel murine dry eye model induced by controlled low-humidity air velocity to determine whether topically applied trehalose could heal ocular surface epithelial disorders caused by ocular surface desiccation. In addition, the efficacy of 87.6 mM trehalose eyedrops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20% serum, the efficacy of which has been well documented. Mice ocular surface epithelial disorders were induced by exposure of murine eyes to continuous controlled low-humidity air velocity in an intelligently controlled environmental system (ICES) for 21 days, which accelerated the tear evaporation. The mice were then randomiz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BS (0.01M) treatment; a second group received 87.6 mM trehalose eyedrops treatment; and the third group received mice serum eyedrops treatment. Each treatment was administered as a 10 μl dose every 6 h for 14 days. The resultant changes in corneal barrier function and histopathologic examination of cornea and conjunctiva were analyzed and the level of apoptosis on the ocular surface was assessed using active caspase-3. After 14 days of treatment, the 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 area, the ruffling and desquamating cells on the apical corneal epithelium, as well as the apoptotic cells on ocular surface epithelium had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eyes treated with trehalose compared with those treated with serum and PBS. In contrast, after 14 days of treatment, improvements in the thickness of the corneal epithelium, the squamous metaplasia in conjunctival epithelium and the number of goblet cells of the conjunctiva were less marked in eyes treated with trehalose compared with serum.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rehalose could improve the appearance of ocular surface epithelial disorders due to desiccation through suppression of apoptosis. Trehalose produces some of the same responses as serum upon topical application and can maintain corneal health.  相似文献   
954.
急性心肌梗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于40岁以后。该病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因此,临床护理人员恰当地做好护理和保健指导,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5.
目的探讨副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特点,提高其诊断正准率。方法对25例副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影像检查方法诊断副神经节细胞瘤的价值。结果16例位于腹膜后、4例位于心脏、2例位于膀胱、2例位于胸腔近膈顶处、1例位于肝门区。以囊实性为主,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MR及CT平扫肿瘤信号及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可明显强化。17例肾上腺髓质^131I-间碘苄胍(^131I-MIBG)显像阳性率为88.2%(15例);7例行生长抑素受体^99Tc^m-奥曲肽(^99Tc^m-octreotide)显像者,6例阳性。结论CT、MRI可显示肿瘤内部结构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131I-MIBG显像有定性价值,^99Tc-octreotide显像可提供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956.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中的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抑制因子(P16)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5例胶质瘤组织中的MMP-2、VEGF和P16蛋白的表达,通过原位杂交检测MMP-2 mRNA的表达。结果: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与MMP-2、VEGF表达和P16的缺失表达呈正相关,随着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加。结论: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由多种因素决定。胶质瘤中MMP-2含量越高,肿瘤细胞在浸润的过程中突破血脑屏障的能力越强;VEGF的表达增加,肿瘤的血液供应越丰富,恶性程度越高。P16蛋白缺失率高,组织学分化程度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胶质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957.
99mTc-Annexin V检测早期凋亡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膜联蛋白V(Annexin V)与凋亡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结合特性,探讨使用凋亡显像剂99mTc-Annexin V早期活体显像诊断帕金森病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MPP+)处理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和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以诱导其凋亡(PC12 0~200 μm/L, SH-SY5Y 0~500 μm/L),FITC -Annexin V及碘化吡啶(propidiumiodide, PI)双染进行流式细胞仪凋亡检测.以99mTc-Annexin V与凋亡的细胞进行饱和结合实验及细胞摄取实验,研究凋亡细胞与Annexin V的亲和力及其摄取99mTc-Annexin V的动力学.结果 MPP+可诱导PC12细胞及SH-SY5Y细胞发生凋亡,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凋亡细胞可特异性与99mTc-Annexin V结合,亲和力可达(7.16±1.78)nmol/L,每个凋亡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的结合位点可达到(179±33)fmol/106cells (PC12)及(220±26)fmol/106cells (SH-SY5Y),且神经元的凋亡水平与其膜结合的99mTc-Annexin V放射性强度有相关性(P<0.001).结论 凋亡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与99mTc-Annexin V有高度亲和力,其所结合的99mTc-Annexin V放射性强度与细胞的凋亡水平相关,99mTc-Annexin V可用于检测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早期凋亡.  相似文献   
958.
目的 总结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术后程控经验,提高术后程控水平,改善疗效。方法 对32例丘脑底核电刺激术后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程控,其中单侧植入者6例,双侧26例;年龄40~73岁,在不同刺激器植入中心接受手术,程控时间术后3周至4年之间。程控前均停药10h以上,程控参数调整主要为刺激电极触点、电压、频率、脉宽四项,程控过程中密切观察病员肌张力和震颤等症状改变以及副反应发生情况,作好详细记录,并分别评估患者程控前后药物“关期”和“开期”症状改善情况,部分行UPDRS评分。结果 31例(97%)患者术后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刺激电极触点选择中,共29例患者采用单极模式,3例因出现持续、无法耐受的副反应采用双极模式。除1位患者使用循环模式外,其他患者均使用持续刺激模式。刺激电压2.0-4.0V,主要集中于2.8~3-3V,是主要的程控调整参数,电压的高低与病人UPDRS运动评分不具有相关性(P〉0.05)。刺激脉宽60~120μs,刺激频率130~185Hz。药物“关”期,患者UPDRS运动评分,在刺激器打开时,平均18.7分;刺激器关闭时平均47.9分。在刺激器打开情况下,药物“开”期患者症状仍然有进一步缓解.主要表现为步态、全身协调动作方面。合并异动患者6例中,3例适当降低刺激电量,1例提高电压后,异动缓解。结论 丘脑底核电刺激术是有效的帕金森病症状控制手段。准确植入刺激电极是术后获得良好症状控制的前提条件,而术后程控是脑深部刺激器置入术后的关键环节.精确的参数调整能够满意控制病人症状。  相似文献   
959.
目的 研究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昼夜节律改变.方法 选择2005年12月至2006年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为心衰组,同期门诊体检的无心血管疾病者20名为对照组,采用生物阻抗法每小时1次动态监测心率(HR)和每搏输出量(SV).结果 心衰组与对照组HR、SV均存在昼夜节律,但分布规律存在差异,心衰组HR明显快于对照组(P<0.5),而SV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R与SV呈正相关(P<0.01),而心衰组HR与SV总体上也呈正相关(P<0.01),但在凌晨100~400之间,两组HR与SV分布曲线明显不同,心衰组HR与SV分布曲线出现分离现象,HR下降而SV上升,呈负相关(P<0.01),而同时段的对照组HR与SV则仍呈正相关(P<0.01).结论 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HR和SV分布的昼夜节律受损,在凌晨100~400之间,HR与SV分布趋势存在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960.
CR与屏-胶系统摄影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X线计算机成像技术在乳腺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乳腺CR片和屏-胶乳腺片各500例,由1位副教授和2位主管技师,对摄影条件、照片影像质量及照片影像显示进行对比。结果①CR系统照片影像质量明显高于屏-胶系统;②摄影条件CR数字摄影比屏-胶系统摄影电压高2~3kV,曝光量高35%左右;③照片的X线征象显示率明显高于屏-胶系统。结论CR摄影提高了照片影像质量,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缺点是曝光条件比屏-胶系统高,相对增加了患者的X线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