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36篇
  免费   4874篇
  国内免费   2400篇
耳鼻咽喉   425篇
儿科学   700篇
妇产科学   347篇
基础医学   2404篇
口腔科学   786篇
临床医学   5159篇
内科学   3758篇
皮肤病学   413篇
神经病学   797篇
特种医学   15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737篇
综合类   12346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预防医学   5119篇
眼科学   633篇
药学   5674篇
  65篇
中国医学   5387篇
肿瘤学   2039篇
  2024年   269篇
  2023年   692篇
  2022年   1686篇
  2021年   2075篇
  2020年   1764篇
  2019年   930篇
  2018年   967篇
  2017年   1285篇
  2016年   962篇
  2015年   1865篇
  2014年   2371篇
  2013年   2963篇
  2012年   4243篇
  2011年   4405篇
  2010年   3987篇
  2009年   3496篇
  2008年   3416篇
  2007年   3280篇
  2006年   2789篇
  2005年   2135篇
  2004年   1555篇
  2003年   1224篇
  2002年   946篇
  2001年   831篇
  2000年   618篇
  1999年   224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益智清心方(YZQXF)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靶点,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分析其作用信号通路,探讨其对AD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根据YZQXF药味组成,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各药材的有效化学成分及各成分相应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OMIM、PharmGKB、TTD、DrugBank数据库搜索AD相关靶点,同时将药物靶点及疾病靶点数据进行比对,获得交集靶点,上传STRING 11.5数据库对其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并找到核心靶点;通过Cytoscape 3.7.1构建YZQXF治疗AD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路网络;借助BioConductor软件的R语言包对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将核心基因分别与关键靶标进行分子对接,验证YZQXF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的作用特征。结果:YZQXF中共有43个化学成分作用于2871个AD相关靶点,共存在129个化学成分-靶点相互作用关系。YZQXF治疗AD的关键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四氢小檗碱、豆甾醇、原阿片碱、杨梅酮、氧代小檗碱、巴马汀、马卡因、小檗碱,核心靶点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Myc、Fos、MAPK14、Jun、核转录因子-κB p65(RELA)、蛋白激酶B1(Akt1)、MAPK8、白细胞介素-1β(IL-1B)、肿瘤蛋白p53(TP53)。GO富集得到2359个生物过程条目,主要涉及对脂多糖的反应、对细菌来源的分子反应等生物过程,膜筏、膜微域等细胞组分及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神经递质受体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得到168个通路,主要包括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f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糖尿病并发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YZQXF中的关键活性成分与治疗AD的核心靶点有较好的结合性。结论:YZQXF可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个关键靶点及多种作用途径治疗AD。  相似文献   
992.
2022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强中药安全监管、提升中药质量评价能力、建立健全中药质量全链条安全监管机制、加强中药饮片源头管理等,为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22年,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领导、组织下,汇总全国中药材及饮片的抽检结果,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检数据进行梳理并对总体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总体合格率为98%。针对质量和标准问题提出相关的监管策略与建议,为提高中药材及饮片标准,提升监管效力、监管水平提供大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93.
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川贝母类药材的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摸清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川贝母类药材的野生资源和栽培资源现状,为川贝母类药材的资源保护、人工种植、质量控制、合理用药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调查、走访调查、市场调查及路线调查对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贝母属植物的种类和川贝母类药材资源进行调查。结果: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贝母属植物形态复杂、种类众多,初步调查到8种1变种。川贝母类药材主要来自野生品,基原复杂,环境破坏和人为过度采挖造成了资源量锐减。目前,人工栽培未能有效缓解供求困境。结论:应从政府引导管控、产业健康发展、深入科学研究等角度对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贝母属植物进行合理保护、永续利用和栽培资源评价,提出控制药材质量的方法,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DNA含量、Ki-67指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在乳腺肿瘤中意义、相关关系及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60例乳腺癌、28例乳腺癌前病变、25例乳腺良性病变中Ki-67、MVD及DNA含量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Ki-67标记指数、微血管密度、细胞DNA相对倍体均值(U值)按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癌前病变及乳腺癌的顺序呈递增趋势,且随乳腺癌分级的增高而显著增高。结论 DNA相对倍体均值(U值)和Ki-67标记指数均能较好地反映肿瘤细胞增生活性。肿瘤MVD反映血管生成,是恶性实体性肿瘤生长和增殖的基础,是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能够对肿瘤的组织切片进行多种参数的自动测量分析,为乳腺癌的自动化诊断及淋巴结转移判断提供方便。它将逐步应用到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已建立的"四川省医院科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检验及鉴别力与区分度。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回收合格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抽取54家二、三级医院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克朗巴哈系数、因子分析分别检验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结果整套指标体系、1~3级指标的克朗巴哈系数分别为0.91、0.80、0.79、0.81;二级医院的整套指标体系、1~3级指标的克朗巴哈系数分别为0.89、0.70、0.68、0.78;三级医院的整套指标体系、1~3级指标的克朗巴哈系数分别为0.86、0.60、0.60、0.64。3个一级指标的因子分析结果如下: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1个,累积贡献率为72.885%;因子负荷估计值分别为0.804、0.907、0.847。科技投入的二级指标的因子分析结果为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1个,累积贡献率为48.810%;因子负荷估计值分别为0.824、0.689、0.558。科技管理及活动的二级指标的因子分析结果为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1个,累积贡献率为52.377%;因子负荷估计值分别为0.600、0.647、0.764、0.857。科技产出的二级指标的因子分析结果为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3个,累积贡献率分别为39.371%、66.633%、83.798%。在第一个公因子上,因子负荷估计值分别为0.651、0.652、0.518、0.817、0.759、0.040;在第二个公因子上,因子负荷估计值分别为0.544、0.264、0.747、-0.525、-0.627、-0.208;在第三个公因子上,因子负荷估计值分别为0.252、-0.210、0.068、-0.120、-0.003、0.950。该套指标体系除外5个指标,其余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在10.00%以上,最高为19.55%。进一步分析指标的整体区分度,三级医院得分均秩为45.25,二级医院得分均秩为2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整套指标体系、1~3级指标的克朗巴哈系数均在0.6以上,表明该套指标内部一致性较好,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鉴别力与区分度的分析说明指标体系的所测结果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又有较强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996.
卢灿荣  张士武  张勇  卫勃 《检验医学》2012,27(6):442-444,447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72-4(CA72-4)和胃蛋白酶原(PG)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检测CEA、CA72-4、PGⅠ、PGⅡ和PGⅠ/Ⅱ在96名正常对照组、37例胃增生患者和107例胃癌患者的血清含量。结果当CA72-4、CEA、PGⅠ、PGⅡ和PGⅠ/Ⅱ单独评价胃增生和胃癌的诊断价值,诊断能力最好的是CA72-4,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00%和59.50%。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评价CEA和CA72-4联合诊断评价胃增生和胃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715,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10%和67.60%,与指标单独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有提高。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分析用来分析CEA和CA72-4联合诊断时,曲线下面积为0.711。结论本研究证明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检测,为临床胃癌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海军飞行人员疲劳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对548名海军飞行人员采用疲劳评定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海军飞行人员疲劳评定量表因子1、因子2、因子3评分显著低于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因子4评分显著高于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P<0.01);与健康者相比各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段海军飞行人员疲劳评定量表各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不同战机类型海军飞行人员因子1、因子2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轰炸机飞行人员因子1评分显著高于歼击机飞行人员,因子2评分显著高于运输机飞行人员;不同专业类型海军飞行人员因子2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机械师显著低于驾驶员和领航员;不同气质类型海军飞行人员疲劳评定量表各因子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海军飞行人员疲劳评定量表因子1评分与艾森克个性问卷各维度评分呈显著相关(P<0.01),因子2评分与神经质、掩饰性维度评分呈显著相关(P<0.01),因子3评分与精神质、神经质、掩饰性维度评分呈显著相关(P<0.05或0.01),因子4评分与精神质、神经质维度评分显著相关(P<0.01).结论 海军飞行人员疲劳状况与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与成虫抗原(SwAP)是否能够诱导小鼠调节性B细胞的产生。方法SEA、SWAP和脂多糖(LPS)分别体外刺激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和磁珠分选后的脾脏CD19+B细胞,72h后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CD19+IL-10+细胞比例,和细胞表面CD80、CD86及CD40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10的水平。体内实验用SEA、SWAP、PBS分别和不完全弗氏佐剂混合免疫小鼠,1次/N,共3次,末次免疫后7d取小鼠脾脏,流式细胞术检测CD19+IL-10+细胞比例,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10的水平。结果LPS与SEA体外均能显著诱导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化为CD19+IL-10+细胞,两者无显著差异,而swAP组不能诱导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化为CD19+II-10+。细胞;SEA与LPS能够诱导脾脏CD19+B细胞表面高表达CD80、CD86和CD40,而SwAP不能诱导脾脏CD19+B细胞活化;SEA与LPS诱导脾脏CDt9+B细胞分化为IL-10+细胞的比例也显著升高,同时能刺激脾脏CD19+B细胞分泌高水平的IL-10,两者无显著差异;而SwAP不能诱导小鼠脾脏CD19+。B细胞分化为IL—10+细胞并分泌IL-10。SEA体内免疫小鼠后,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化为CD19+IL-10+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并且能够分泌高水平的IL-10,而swAP和PBS免疫组均不能诱导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化为CD-9+IL-10+细胞并分泌1L-10。结论SEA体外体内均能诱导小鼠产生分泌IL-10的B10细胞,并且在体外不依赖于脾脏其他免疫细胞的参与,而SwAP体外体内均不能诱导B10细胞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微波被服消毒机杀菌效果及消毒相关性能。方法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和仪器检测法对微波消毒机杀菌效果及物理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微波消毒机输出功率30kW、内置2.5kg棉制品负载条件下,照射1个工作周期(12min),双层被褥中央的中心点和两边共3点平均温度分别为118.2℃、122.5℃、125.5℃。微波消毒机在工作期间,其外表面各处的微波漏能为0.00~0.01mW/cm2。将菌片置于双层被褥中央的中心点和两边共3点启动微波消毒机照射12min,对载体上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均>3.00。对30件被褥现场试验表明,微波消毒机照射1个工作周期对被褥表面的自然菌杀灭对数值均>1.00。结论该微波消毒机对包裹在被褥中心的人工污染细菌和被褥表面自然菌均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微波照射期间环境中漏能泄出量符合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氧后细胞死亡情况及促红细胞生成素信号通路成分的表达改变。方法从Wistar大鼠股骨提取骨髓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体外扩增。取第4至6代接近融合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置于氧浓度为0.5%的缺氧箱内培养24、48、72、96h后行台盼蓝染色计数阳性细胞并提取蛋白行Western blot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HIF-1α、ERK、磷酸化ERK表达改变,另取0.5%缺氧培养48h的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EPO表达改变,Hoechst 33342染细胞核。结果常氧浓度培养对照组骨髓间充质细胞组台盼蓝染色阳性率为3.5%±0.4%,缺氧培养24、48、72、96h组分别为3.9%±0.2%、5.0%±0.4%、5.9%±0.5%、7.1%±0.5%。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发现EPO表达在缺氧48h后开始明显上调。F20R表达在缺氧后24h即开始显著上调且倍数更高。总ERK在对照组和不同缺氧时间组表达改变不明显,但HIF-1α和磷酸化ERK缺氧24h后即上调,72h达高峰。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单纯缺氧损害较耐受,缺氧后促红细胞生成素信号通路的主要成分均显著上调,提示促红细胞生成素信号通路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耐缺氧和旁分泌保护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