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87篇
  免费   4669篇
  国内免费   2377篇
耳鼻咽喉   418篇
儿科学   694篇
妇产科学   341篇
基础医学   2336篇
口腔科学   776篇
临床医学   5039篇
内科学   3679篇
皮肤病学   393篇
神经病学   764篇
特种医学   1481篇
外科学   3667篇
综合类   12242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预防医学   5083篇
眼科学   627篇
药学   5546篇
  64篇
中国医学   5299篇
肿瘤学   1974篇
  2024年   236篇
  2023年   642篇
  2022年   1537篇
  2021年   1918篇
  2020年   1662篇
  2019年   869篇
  2018年   881篇
  2017年   1221篇
  2016年   922篇
  2015年   1819篇
  2014年   2298篇
  2013年   2935篇
  2012年   4218篇
  2011年   4399篇
  2010年   3992篇
  2009年   3502篇
  2008年   3415篇
  2007年   3287篇
  2006年   2791篇
  2005年   2140篇
  2004年   1566篇
  2003年   1233篇
  2002年   947篇
  2001年   830篇
  2000年   619篇
  1999年   224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目的:比较颈前路应用Zero-P椎间融合系统与钛板联合cage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2008年1月~2018年6月对比Zero-P椎间融合系统与传统钛板联合cage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以纽卡斯尔渥太华评分(Newcastle Ottawa scale,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吞咽困难发生情况、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上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C3~C7Cobb角、融合率、邻近节段退变。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危险度差值(risk difference,RD)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以漏斗图判定发表偏倚。结果 :共有14篇文献总计1159例患者(Zero-P组546例患者,钛板组613例患者)纳入研究。文献质量评价6篇为9分,4篇为8分,4篇为7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Zero-P椎间融合系统患者的手术时间[SMD=-0.60,95%CI(-0.73,0.46),P0.01]、术中出血量[SMD=-0.50,95%CI(-0.64,-0.37),P0.01]、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RD=-0.09,95%CI(-0.14,-0.04),P0.01]及慢性吞咽困难发生率[RD=0.14,95%CI(0.06,0.31),P0.01]显著低于应用钛板联合cage椎间融合系统的患者。两组手术前后JOA评分、NDI、VAS评分、Cobb角、融合率及邻近节段退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漏斗图显示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与应用钛板联合cage椎间融合系统相比,应用Zero-P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亦具有满意的疗效,且能显著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减少术后吞咽困难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72.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微创性。方法:随机将60例肝切除患者分为两组,30例行手助腹腔镜肝切除术,30例行开腹肝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第1、4、7天C反应蛋白(CRP)及中性粒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手助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平均手术时间(114.3minvs.105.8min)和切缘距肿瘤边缘(3.22cmvs.3.33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助腹腔镜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212mlvs.376.5ml,P〈0.05),切口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5cmvs.22cm,P〈0.01)。手助腹腔镜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开腹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34dvs.3.48d,P〈0.05)。手助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8.35dvs.10.8d,P〈0.01)。手助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后第7天CRP值比较有显著差异(23.23vs.63.35,P〈0.05)。两组于术后第4天中性粒细胞值比较有显著差异(6.45vs.9.51,P〈0.05)。结论:手助腹腔镜肝切除安全可行,并且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特点,是值得选择的微创肝切除方式。  相似文献   
973.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CT分型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48例102个节段,根据CT表现分为3型,单侧型18个节段,双侧型45个节段,两侧融合型39个节段.单侧型将椎板、关节突内侧和未骨化处磨薄,再把骨化物对侧和头尾侧充分减压使其孤立,用枪状咬钳将关节突内侧磨薄处咬开使其游离,齿镊夹住骨块轻提起由中间向外侧剥离摘除骨块;双侧型将椎板、关节突内侧和未骨化处磨薄,先将骨化物头尾侧充分减压,将中间未骨化黄韧带咬除分隔,使两侧骨化物孤立,再按单侧型手术方法逐块处理;两侧融合型将椎板、关节突内侧和未骨化处磨薄,先将骨化物头尾侧充分减压,从对侧关节突内侧磨薄处咬开使骨化物孤立,再将术侧关节突内侧磨薄处咬开使骨化物游离,齿镊夹住骨块轻提起由对侧向术者侧剥离摘除骨块.术前术后采用改良JO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评价运动功能.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2.8h,出血量平均290ml.术后无症状加重病例,1例出现脑脊液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40例患者随访5~62个月,平均28个月,JO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术前1.8±1.1分,末次随访时为3.7±0.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疗效按JOA评分改善率优3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5%.结论: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根据CT分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74.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治疗结直肠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氟尿嘧啶(5-Fu)缓释植入剂对结直肠癌移植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0只直肠癌荷瘤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A、B组于瘤周植入5-FU缓释剂,剂量分别为200mg/kg和100 mg/kg;C、D组于瘤周注射5-FU注射液,剂量分别为200 mg/kg和100 mg/kg;E组不予任何治疗.分别于给药后0、3、6、9和12 d,观察裸鼠生存情况、体质量变化及肿瘤体积,12 d后处死小鼠.结果 A、B组肿瘤生长曲线平缓,12 d后A、B、C及D组抑瘤率分别为72%、51%、8%及5%,A、B组肿瘤体积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和D组在给药3 d后体质量下降,其中以C组最为明显;以后各组体质量增加,12 d后,各组小鼠体质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过程中,A、B、C和D组小鼠分别死亡1、0、4和1只.结论 5-FU缓释植入剂于瘤周植入能安全有效地抑制结直肠癌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975.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颈动脉体瘤的诊治经验,探讨颈动脉体瘤的诊断、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10例颈动脉体瘤患者,5例首诊时误诊为其他疾病。3例术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9例行B超检查,1例行ECT检查,5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2例行脑血流图检查,仅3例手术前行颈动脉压迫试验。7例采用单纯瘤体切除,1例行瘤体与颈外动脉切除,1例行瘤体与部分颈总动脉、分叉及颈内、外动脉一同切除,未做颈动脉重建,1例瘤体切除同时行部分颈总动脉、分叉及颈内、外动脉切除,并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结果本组术后无死亡、偏瘫和失明病例,1例出现患侧口角歪斜,2例出现霍纳综合征,2例出现声嘶、呛咳,2例出现吞咽困难,3例出现舌歪。9例获随访,时间1~1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颈动脉体瘤的认识,注意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免误诊 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肿瘤暴露和手术技巧、精心的术后护理是治愈该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76.
目的 观察同轴共纺复合神经生长因子(NGF)导管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以复合NGF的牛血清白蛋白为芯层、乳酸.己内酯共聚物[P(LLA-CL)]为壳层,采用同轴共纺技术制备具有"壳-芯"结构的可降解纳米纤维复合神经导管.取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四组:自体神经移植组(A组),单纯[P(LLA-CL)]导管组(B组),单纯导管内一次性汴射NGF组(C组)和复合NGF导管组(D组),每组18只.制作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模型,四组大鼠分别采用白体神经移植、单纯[P(LLA-CL)]导管、单纯导管内一次性注射NGF、复合NGF导管桥接修复缺损.于术后第1、2、3个月行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测量、电生理检测和组织学检查. 结果术后复合NGF导管逐渐开始吸水膨胀并降解,3个月时,虽然管壁已经出现裂隙,但依然保持良好的外形,没有对再生神经形成卡压.术后1个月,再生神经均已通过缺损,连接两断端,但较细小;随着时间的延长,再生神经逐渐增粗.各组间比较发现,D组再生神经取得了和A组相似的效果,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尽管D组与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甚至D组的有髓神经纤维计数还稍高于A组,但其髓鞘的厚度和直径不如A组,并且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和腓肠肌湿重恢复率也比A纽稍差. 结论同轴共纺复合NGF神经导管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生物活性和机械强度,能够有效地促进神经再生,效果接近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977.
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附一例报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肝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术治疗1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胰头转移的疗效。方法2004年9月,对1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胰头转移的患者行病肝、全胰腺十二指肠、远端胃及脾脏切除后,进行肝胰十二指肠原位器官簇移植。结果移植术后胰腺功能恢复正常,未应用胰岛素维持;术后1周肝功能恢复正常。患者目前已存活5个月,肝脏和胰腺功能均正常,未发生排斥反应,未见肿瘤复发迹象,一般情况好。结论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为上腹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延长生命的机会,同时更为晚期肝病伴有胰腺功能不良患者的彻底治愈探索出新的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978.
目的利用从Panc-02细胞株分离出的两种对γ-干扰素(IFN-γ)敏感性不同的肿瘤细胞,探讨肿瘤细胞IFN-γ敏感性对其在体试验中致瘤性的影响。方法IFN-γ刺激Panc-02细胞后,根据Ⅰ型表面组织相容抗原(MHCⅠ)的表达,利用流式细胞分类技术,分离出FS-3和PM-9细胞。将这些肿瘤细胞注射于小鼠的皮下,在21 d里比较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IFN-γ刺激FS-3,PM-9和Panc-02细胞后,FS-3的MHCⅠ表达最高,对IFN-γ的敏感性高;PM-9的MHCⅠ表达最低,对IFN-γ的敏感性低。把这3种肿瘤细胞注射于小鼠的皮下后,PM-9肿瘤的生长明显快于FS-3和Panc-02肿瘤。21 d后PM-9肿瘤的大小(139.1±30.2)mm~2明显大于FS-3和Panc-02肿瘤[(0.8±1.6),(14.3±6.7)mm~2,P<0.01]。注射PM-9细胞的小鼠全部形成肿瘤(n=24,100%),而注射FS-3或Panc-2细胞的小鼠只有部分形成肿瘤(n=12,30%;n=24,75%;P<0.05)。结论肿瘤细胞对IFN-γ敏感性影响其在体环境中的致瘤性。  相似文献   
979.
数字连接试验在亚临床肝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降低亚临床肝性脑病的发生。方法 将64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肝、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字连接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肝性脑病发生率为6.25%(2/32),对照组为46.88%(15/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对数字连接试验异常的重型肝炎患者,早期加强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80.
目的 探讨通过钴原卟啉(cobalt protoporphyrin,CoPP)诱导供体胰岛血红素氧化酶-1(heme oxygenase-1,HO-1)高表达对异种胰岛移植物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对小鼠胰岛移植模型,分为对照组、体内诱导组、体外诱导组、体内阻断组及体外阻断组5组,改良Gotoh法提取胰岛,移植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肾包膜下.比较各组受体移植后血糖维持正常时间,糖刺激试验检测胰岛功能,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移植物内和血清IL-10、TNF-α、IL-1β及INF-γ及其mRNA表达.分别以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胰岛组织内HO-1mRNA及蛋白表达.病理学检查移植物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对照组小鼠血糖维持正常时间为(9.33±1.37)d,与体内诱导组的(16.33±1.51)d及体外诱导组的(14.33±1.51)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诱导组优于体外诱导组(P<0.05).受体阻断的两组血糖控制时间则与对照组相近,分别为:体内阻断组(9.67±1.03)d,体外阻断组(9.17±1.47)d.体内、外诱导组及对照组胰岛于低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糖刺激下,体内诱导、体外诱导及对照组分别为:(187.68±19.93)、(137.22±11.73)及(91.25±12.64)μIU·ml~(-1)·10islets~(-1)·45 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接受经诱导处理的胰岛的两组小鼠血清IL-10含量[体内诱导(72.97±9.74)pg/ml、体外诱导(70.84±3.56)pg/ml]明显高于未处理组[(30.57±3.93)pg/ml]及阻断两组[体内阻断:(39.78±3.00)pg/ml、体外阻断:(35.42±4.30)pg/ml].两诱导组胰岛移植物的IL-10 mRNA表达强于对照及阻断两组.IFN-γ、TNF-α及IL-1β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内、体外诱导两组HO-1mRNA、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其中体内诱导组HO-1mRNA高于体外组,但两组HO-1蛋白表达相当.体内、外阻断组HO-1mRNA、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当.病理学检查示两诱导组移植物内淋巴细胞浸润少于对照及阻断两组. 结论 CoPP体内、外诱导He-1高表达可促进胰岛功能,延长移植物生存时间,体内诱导对异种移植胰岛保护效应强于体外诱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