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832篇
  免费   43254篇
  国内免费   25713篇
耳鼻咽喉   4383篇
儿科学   7118篇
妇产科学   2740篇
基础医学   24928篇
口腔科学   8285篇
临床医学   51756篇
内科学   35102篇
皮肤病学   4567篇
神经病学   9780篇
特种医学   17608篇
外科学   38200篇
综合类   123071篇
现状与发展   105篇
预防医学   49400篇
眼科学   5100篇
药学   52651篇
  723篇
中国医学   46920篇
肿瘤学   19362篇
  2024年   1652篇
  2023年   5385篇
  2022年   14021篇
  2021年   17347篇
  2020年   14888篇
  2019年   7881篇
  2018年   8663篇
  2017年   12125篇
  2016年   8885篇
  2015年   16939篇
  2014年   21676篇
  2013年   27809篇
  2012年   40642篇
  2011年   42753篇
  2010年   38700篇
  2009年   34462篇
  2008年   35587篇
  2007年   34760篇
  2006年   30266篇
  2005年   23639篇
  2004年   16543篇
  2003年   13676篇
  2002年   10515篇
  2001年   9544篇
  2000年   7144篇
  1999年   2447篇
  1998年   554篇
  1997年   477篇
  1996年   477篇
  1995年   355篇
  1994年   378篇
  1993年   225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36篇
  1965年   38篇
  1964年   37篇
  1963年   38篇
  1959年   62篇
  1958年   49篇
  1957年   38篇
  1956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41.
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的双因素联合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目的 研究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两因素的联合效应。方法 建立常压常氧、常压缺氧和低压缺氧3种模型,以梭曼(Soman)、氰化钠(NaCN)和4-DMAP(4-dimethylaminophenol)为代表,测定大鼠、小鼠、家猫、PC12细胞、兔血红细胞等在3种模型条件下对毒物药物的行为、生化和生理指标变化。结果梭曼单独作用可导致动物协调运动下降、脑等组织含水率增加、脑组织AChE活性降低、MR下调、NE和cAMP含量增加。急性缺氧单独作用也可引起动物协调运动及自主活动的降低、脑等组织含水率的增加、外周血和脑组织AChE活性升高、MR受体上调、NE和cAMP含量增加、4-DMAP药效升高。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同时作用,上述变化更加复杂。结论 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两种因素同时作用于机体,对机体产生广泛而复杂的损伤作用。此种作用为两因素的联合效应。缺氧引起的机体功能下降对联合效应的增加部分贡献较大。急性缺氧既可使重要的组织成分发生质或量的变化,也会影响某些抗毒剂的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942.
CT导引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影响诊断正确率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影响CT导引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的因素。方法 :复习有手术病理、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的胸部病变CT导引下穿刺活检 2 4 4例 ,依据手术病理、治疗反应及临床随访结果对活检病灶作出最终诊断 ,观察因素包括患者相关因素 (性别、年龄、有无肺气肿 )、病灶相关因素 (病灶大小、位置、有无空腔及病灶深度 )和操作相关因素 (患者的体位 )。结果 :胸部病变CT导引下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为 82 .4 % ( 2 0 1 /2 4 4)。活检诊断正确率与病灶大小有关 ,诊断正确组和非正确组病灶大小分别为 3 .97± 1 .80cm和 3 .1 1± 1 .4 4cm(P <0 .0 5 )。患者性别、年龄、有无肺气肿、病灶位置、深度、有无空腔及患者体位对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灶大小是影响CT导引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3.
101例尿毒症相关性肺水肿的特殊护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尿毒症相关性肺水肿的特殊护理措施。方法 对尿毒症相关性肺水肿的护理除常规护理措施外,应做到以下几点特殊护理:①密切观察血压、血氧饱和度、近期尿量变化;②有效控制血压;③采取不同的透析方式适时适量透析超滤、加强透析中的护理;④改善全身营养状况,防止肺部感染;⑤牢记护理程序体位-吸氧-血管扩张药-血液透析;⑥严格控制入量。结果 101例病人中抢救成功84例,死亡13例,自动出院3例。结论 采取治疗和特殊护理对抢救尿毒症相关性肺水肿患者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44.
毛喉萜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毛喉萜 (Forskolin)的抗肝癌作用。方法 采用克隆形成、MTT比色法观察毛喉萜对SMMC 772 1细胞的作用 ,并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其对rasp2 1、p5 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毛喉萜可明显抑制SMMC 772 1细胞的增殖 ,其抑制率与剂量呈正相关 (P <0 .0 1 ) ,经毛喉萜处理后 ,rasp2 1、p5 3蛋白表达均有明显下降。结论 毛喉萜能明显抑制肝癌SMMC 772 1细胞增殖 ,其作用可能与降低rasp2 1、p5 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45.
目的观察PM2.5混悬液染尘大鼠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银染色显示肺内尘粒的效果。方法将收集的游离PM2.5制成混悬液,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低剂量组(每0.2ml含PM2.50.3nag)、中剂量组(每0.2ml含PM2.50.75mg)、高剂量组(每0.2ml含PM2.52mg)和对照组,每组18只。3个实验组分别以不同的剂量采用支气管肺内滴入方式染尘,每周染尘1次。分别于染尘后第4、12及24周时,取肺脏,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及沃森一斯塔理(Worthin-Starry,WS)银染色观察、透射电镜(TEM)观察,对肺内尘粒进行X-线质谱元素分析(X-RSA)。计数大鼠肺内肉芽肿样病变的数目,测定肺内尘粒的沉积程度、平均积分吸光度值(IOD)和平均积分面密度值(IAD)。结果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和染毒剂量的增大,大鼠肺内肉芽肿样病变的数目及其细胞质内尘粒的IAD值和IOD值也逐渐增高。这些尘粒在WS染色切片上呈黑褐色,更清晰;其IOD值和IAD值均明显高于HE染色下的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尘粒IOD值与肉芽肿病变数目呈正相关关系(r=0.639,P〈0.01)。TEM下大鼠肺内尘粒的超微结构与游离的PM2.5相同,X-RSA分析两者的主要元素成分也相同,均为硅元素。结论PM2.5混悬液染尘可以引起大鼠肺内出现肉芽肿样病变,WS银染色方法可以较好地显示被吞噬细胞吞噬后的PM2.5,其染色效果优于HE染色。  相似文献   
946.
目的通过应用痛觉测试笔测试痛觉平面,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实用性。方法选择100名志愿者观察痛觉测试笔产生刺痛感的定性描述,另500例行硬膜外阻滞的患者用针刺法和测试笔同时间同检查部位测试。结果100名志愿者认为痛觉测试笔对皮肤只引起如针刺样疼痛,每次测试产生刺痛程度一致,不产生肌肉抽搐、不放散。500例行硬膜外阻滞患者针刺法和测试笔测得的麻醉平面一致,测试笔无划痕反应。结论测试笔可替代锐器针刺法检测麻醉平面,可减少针刺法引起的皮肤损伤。  相似文献   
947.
目的 了解广州市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空气净化状况和存在问题.方法 于2006年1-10月抽取广州市5家大中型医院的18间洁净手术室,进行空气悬浮粒子、浮游菌和相关技术指标现场静态检测.按GB/T 16292-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GB/T 16293-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和GB/T 18204-2000《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标准方法》进行采样,按GB 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8间洁净手术室其静态悬浮粒子、浮游菌指标合格率为100%;其中空气悬浮粒子数与浮游菌浓度具有相关性,0.5和5.0μm粒径悬浮粒子数与浮游菌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06(P<0.01)和0.074(P<0.01).相关技术指标中静压差、照度、相对湿度、温度、噪声、风速、换气次数等技术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100%,94.4%,88.9%,83.3%,83.3%,33.3%,38.5%.结论 广州市大中型医院的洁净手术室的主要洁净指标合格率较高.但在建设洁净手术室和日常使用维护中存在忽视相关技术指标的情况.  相似文献   
948.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direct causes of drug relapse and abstainers’ demand, and to develop programs for the prevention of drug relapse. Methods Abstainers in a Compulsive Detoxification Center in Wuhan City, capital of Hubei Provinc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direct causes of drug relapse and abstainers’ demands was conducted with multiple-choice questionnaires and face to face interviews.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SPSS 12.0. Results The direct causes leading to drug relapse included: temptation to use drug again by themselves or by their drug mates, seeking pleasure and ecstasy from drug use, relatively well off living, mental stress, irritation, demoralization, family conflicts, unemployment, feeling distrusted by the family, lack of care and love from the family, and discrimination by others. abstainers’ demands after detoxification and returning to the society included: care and support from the family, employment assistance, changing living environment, understanding by others, support from the society, and keeping far away from drugs. Conclusion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re the direct causes of drug relapse, and negative irritation is its predisposing causes. Leaving former residence, more care and help given by both the family and the society and raising their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are the demands of abstainers.  相似文献   
949.
流感相关性脑病(influenza—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IAE)是指在急性流感过程中伴随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不包括脑膜炎、脊髓炎和高热惊厥。典型的IAE临床表现为急性高热后突然惊厥发作,起病1~2d内快速进展至昏迷状态或死亡,病情凶险,病死率约30%。早在1918年西班牙流感时期就发现一些嗜睡性脑炎与流感有关,当时还不能分离流感病毒故无法证实病原。  相似文献   
95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引起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原因。该病属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8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罹患率约为30%。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渐进性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情感行为异常,严重影响患的工作、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以往的大量临床及病理生理研究证实,脑组织内的胆碱能系统受损,乙酰胆碱水平下降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故提高和稳定脑组织内乙酰胆碱系统的代谢功能成为主要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