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95篇
  免费   1620篇
  国内免费   870篇
耳鼻咽喉   207篇
儿科学   253篇
妇产科学   86篇
基础医学   986篇
口腔科学   248篇
临床医学   1962篇
内科学   1453篇
皮肤病学   226篇
神经病学   361篇
特种医学   6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458篇
综合类   4309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1721篇
眼科学   206篇
药学   1840篇
  22篇
中国医学   1643篇
肿瘤学   878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601篇
  2021年   716篇
  2020年   611篇
  2019年   324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477篇
  2016年   354篇
  2015年   661篇
  2014年   817篇
  2013年   1049篇
  2012年   1377篇
  2011年   1447篇
  2010年   1293篇
  2009年   1203篇
  2008年   1281篇
  2007年   1151篇
  2006年   968篇
  2005年   800篇
  2004年   611篇
  2003年   500篇
  2002年   410篇
  2001年   371篇
  2000年   313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Fogarty导管取栓术联合多种微创技术在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1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8例(88条肢体)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取栓组)和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联合多种微创技术(联合组)患者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BI)、足趾血氧饱和度(SO2)及足部皮温的改变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死亡率、截肢率及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取栓组和联合组患者术后的ABI、足趾SO2及足部皮温与同组术前比较均升高(P<0.05);2组患者术前ABI、足趾SO2及足部皮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患者的ABI、足趾SO2、足部皮温及其改变值较取栓组均升高 (P<0.05)。术后取栓组患者的死亡率、截肢率、肌病肾病代谢性综合征(MNMS) 发生率、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及一过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13.04% (6/46)、17.39% (8/46)、26.09% (12/46)、26.09% (12/46)及13.04% (6/46),联合组分别为4.76% (2/42)、7.14% (3/42)、14.29% (6/42)、9.52% (4/42)及9.52% (4/42),取栓组各指标均较高(P<0.05)。结论 Fogarty导管取栓术联合多种微创技术具有手术微创性、治疗有效性等特点,可作为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空肠吻合治疗肝胆管结石及胆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1年9月~2004年9月采用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治疗肝胆管结石及胆道狭窄10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均以肝胆管切开取石、整形、高位胆肠吻合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发生率为10.7%,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手术后随访87例,随访时间1~8年。结石复发率为8%,优良率为90.8%。结论肝门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对肝胆管结石及胆道狭窄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广州市绝经后女性肌肉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市120名自愿参加本研究的绝经后女性的临床资料;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有90例,年龄47~88岁,平均年龄(62.4±7.5)岁。所有受试者均记录其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和身高、体重,计算BMI数值并进行骨密度测定、体成分分析检测肌肉质量。根据ASMI数值将受试者分为肌肉减少组及非肌肉减少组;分析两组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和BMI数值、骨密度及肌肉质量的差异,比较两组患骨质疏松症的比率,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各因素与肌肉质量的相关程度,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各指标与肌肉质量的相关性并得出回归方程。结果 肌肉减少组BMI和ASMI数值低于非肌肉减少组(P<0.05);肌肉减少组发生骨质疏松的比例大于非肌肉减少组(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绝经年龄(r=0.262,P=0.012)和BMI(r=0.771,P<0.001)与ASMI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绝经后女性ASMI值的因素主要有绝经年龄(P=0.037,B=0.034)和BM...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伴薄胼胝体(HSP-TCC)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方法分析6例HSP-TC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6例患者均青少年起病,表现为痉挛步态,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2例有共济失调。患者均无感觉障碍及大小便障碍。全部患者头颅MRI显示胼胝体变薄。结论 HSP-TCC作为复杂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的一种,临床上以双下肢痉挛性截瘫和薄胼胝体为特征,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95.
背景:心血管疾病在中国日益增长,但是贫困精神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患病率尚不明确。目标:评估无家可归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心血管疾病四个主要危险因素的患病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吸烟-并确定与这些危险因素相关的因素。方法:我们回顾了从2007年5月到2013年4月期间,在上海嘉定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症以及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病历,包括181名无家可归的患者和181非无家可归的患者。比较了两组间人口学特征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使用逻辑回归模型确定了与四个风险因素中一种或多种存在关联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的患病率范围为19%到20%(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范围相同);这些比率和一般人群报道的相似。两组患者的高血糖患病率介于11%和15%之间(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范围相同)。在男性患者中吸烟是非常普遍的(无家可归男性吸烟率82%,非无家可归男性吸烟率78%),但是在中国女性患者吸烟远没有那么普遍(无家可归女性吸烟率7%,非无家可归女性吸烟率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年龄,城市(与农村相比)与四大心血管危险因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独立相关。无家可归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病率不相关。结论:本研究是对中国流浪精神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第一个研究报告。这项研究有几个重要因素没有评估(如抗精神病药物的类型、剂量和使用时间),尽管如此,该研究还是能表明在中国,流浪与精神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无关,与高等收入国家不同。对于中国不断增多的流浪者而言,还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来探索他们所需的最佳医疗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benign essential blepharospasm,BEB)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各因素的作用强度.方法 病例组为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BEB患者100例,可合并相邻部位的肌张力障碍.对照组来自同期神经科门诊就诊的偏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患者100例以及健康对照40名,男女比例与病例组匹配,无锥体外系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社会行为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遗传因素、既往病史.数据录入SPSS 11.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眼病(OR=5.818,95% CI 2.510~13.486)、焦虑(OR=3.433,95% CI 1.548~7.610)、抑郁(OR=2.894,95% CI 1.091~7.681)与BEB呈显著正相关,饮用咖啡(OR=0.251,95% CI 0.080~0.784)与BEB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 眼疾、焦虑、抑郁可能是BEB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一过性意识障碍的头面部外伤史与BEB有一定的相关性;咖啡饮用史可能是BEB的保护因素.局部损伤及精神因素作为BEB发病的危险因素可能比遗传因素更重要.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benign essential blepharospasm( BEB) and each factor' s intensity.Methods Totally 100 patients with BEB including Meige and cranial-cervical without other neurological abnormalities were recuited from the outpatient clinic of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from April 2009 to March 2010 as case group.At the same time, 100 outpatients diagnosed with idiopathic hemifacial spasm ( HFS) and 40 healthy controls without extrapyramidal diseases or other neurological diseases were recuited from the same outpatient clinic.All the cases and controls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s about general conditions, social behavioral factors, environmental factors, phychiatrical factors, genetic factors, previous diseases.The data was analys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ith the statistical software SPSS 11.0.Results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eye disease (OR = 5.818, 95% CI 2.510-13.486), anxiety (OR=3.433, 95% CI 1.548-7.610) and depression (OR =2.894, 95% CI 1.091-7.681)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BEB, whereas coffee drinking (OR = 0.251, 95% CI 0.080-0.784) had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BEB ( all P < 0.05 ).Conclusions The risk factors of BEB are eye diseases, anxiety and depression.Coffee drinking is protective for BEB.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local injury and phychiatrical factors may be more important than genetic factor in the aetiology of BEB.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通过测量3D-DSA图像上大脑前动脉A2段与前交通动脉的夹角大小,探讨该角度与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 对31例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患者的3D-DSA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为观察组,其余患者为对照组,使用配套软件分别测量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大脑前动脉A2段与前交通动脉(ACoA)的空间角度,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两组间的差异性.结果 31例患者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者15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A2-ACoA夹角平均为140.5°±19.76°,对照组平均夹角为114.7°±16.73°,统计分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8P <0.001).结论 大脑前动脉A2段与前交通动脉的空间夹角与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发生有相关性.夹角大者易于发生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相似文献   
998.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对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确诊的DR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本组男4例,女11例,病程2—29年,平均12.1年。女性患者多在妊娠、分娩后症状明显加重,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步态、姿势异常及震颤,可伴假性锥体束征,症状日间波动明显,容易误诊为脑瘫、扭转痉挛、原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神经症等。本组患者服用小剂量关多巴后2周内均明显好转,随访2~4年基本恢复正常。结论DRD患者具有症状多样及日问波动的特点。对儿童及青壮年本病患者可首选小剂量左旋多巴试验性治疗。  相似文献   
999.
研究背景目前普遍认为,传统经蝶入路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较差,如何切除向蝶鞍外生长的肿瘤即成为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研究扩大经蝶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特点,以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成人尸头标本模拟内镜下扩大经蝶入路手术范围,并对相关解剖结构进行测量。结果 (1)蝶窦开口距鼻前棘52.62~63.16 mm,平均(59.68±4.28)mm;距后鼻孔上缘10.47~15.61 mm,平均(12.88±1.46)mm。(2)视神经和颈内动脉隆起率分别为11/20和17/20。(3)海绵窦内侧壁由一层硬脑膜组成,前、后、下海绵间窦和基底窦出现率分别为17/20、12/20、11/20和20/20。(4)双侧颈内动脉内缘在隐匿段间距为12.42~21.76 mm,平均(15.30±1.25)mm;在下水平段中点间距为10.42~18.43 mm,平均(14.03±1.19)mm;在前垂直段间距为16.75~24.88mm,平均(18.87±1.44)mm;在鞍结节内缘间距为9.97~16.18 mm,平均(12.73±0.94)mm。(5)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海绵窦内侧壁蝶鞍部之间有7侧直接接触(7/20);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海绵窦内侧壁蝶骨部之间均可见静脉丛伸入(20/20)。(6)共有9侧颈内动脉沿垂体下1/3走行(9/20)、7侧沿垂体下2/3走行(7/20)、3侧沿整个垂体走行(3/20)、1侧沿鞍底水平以下走行(1/20)。(7)有4侧(4/20)垂体出现侧突。结论扩大经蝶入路显露海绵窦内结构清晰,适用于处理由鞍内向海绵窦侵袭的垂体腺瘤。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通过对注射用奥拉西坦与注射用吡拉西坦比较的临床研究,评价注射用奥拉西坦治疗颅脑损伤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收集自2006年9月至2009年1月珠江医院等5家医院收治的239例颅脑损伤和颅脑手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采用注射用奥拉西坦治疗,120例)和对照组(采用注射用吡拉西坦治疗,119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GCS评分、肢体肌力分级、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观察2组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以了解其安全性.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NIHSS、GCS评分和肢体肌力分级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善的程度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均无药物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 注射用奥拉西坦与注射用吡拉西坦一样,在治疗颅脑损伤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中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xiracetam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 resulting from brain injury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oxiracetam for injection and piracetam for injection in clinical trials. Methods A multiple-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parallel study was performed on 239 patients;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oxiracetam for injection, n=120) and control group (piracetam, n=119).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Glasgow coma scale (GCS), myodynamia grading, mini-me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were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electrocardiogram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 were performed, and the side effects were also observ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NIHSS,GCS and myodynamia grading after treatment in the 2 group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5);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se scores were noted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0.05). No serious adverse events were noted in both groups.Conclusion Oxiracetam, the same as piracetam,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 secondary to brain inju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