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5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81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83篇
基础医学   155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219篇
内科学   108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193篇
综合类   413篇
预防医学   194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181篇
  5篇
中国医学   166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PGD is a well accepted reproductive choice for couples at genetic risk and involves the diagnosis and transfer of unaffected IVF embryos. PGD for monogenetic diseases is most commonly accomplished by the biopsy of one or two blastomeres from cleavage stage embryos, followed by PCR-based protocols. However, PCR-based DNA analysis of one or two cells is subject to several problems, including total PCR failure, or failure of one allele to amplify. Trophectoderm biopsy at the blastocyst stage enables the removal of more than two cells for diagnosis while being non-invasive to the inner cell mass which is destined for fetal developmen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safe, reliable technique for the biopsy of trophectoderm cells from human blastocysts. This case report demonstrates that removal of trophectoderm cells prior to blastocyst transfer is compatible with implant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term. Here we report successful PGD for beta-thalassaemia following trophectoderm cell biopsy from blastocysts and the birth of a healthy infant.  相似文献   
12.
散发内淋巴囊瘤VHL基因位点微卫星标志杂合性丢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散发内淋巴囊瘤发病与VHL基因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微切割技术和多聚酶链式反应等方法对3例散发内淋巴囊瘤肿瘤细胞VHL基因位点染色体微卫星标志的杂合性丢失进行分析。结果 3例散发内淋巴囊瘤中有2例发生VHL基因位点微卫星标志的杂合性丢失,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该两例肿瘤细胞中分别存在着VHL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异常。结论 VHL基因的异常导致其功能改变不但是VHL的致病原因,而且是散发性内淋巴囊瘤发病的重要的基因遗传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甲磺酰基苯乙烯环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敖桂珍  张奕华  季晖  邓钢 《药学学报》2004,39(10):803-807
目的寻找新型高效低毒的非甾体抗炎药。方法合成对甲磺酰基苯乙烯环酮类衍生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并考察连续经口给药对大鼠胃肠道(GI)的影响。结果合成了9个新化合物(ZA1-9),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小鼠试验表明ZA3,5-9的抗炎活性与双氯芬酸钠(DC)和罗非昔布(RC)相当(P>0.05),大鼠试验显示ZA3,7,8的抗炎活性与DC和RC相当(P>0.05), ZA6的抗炎作用显著强于DC和RC(P<0.05),ZA3,5-9对GI损伤显著小于DC (P<0.05,P<0.01),与RC相当(P>0.05)。结论对甲磺酰基苯乙烯环酮类衍生物的抗炎作用较强,GI不良反应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敖翔  孙明  周宏研 《中国医师杂志》2004,6(8):1064-1066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 ,SHR)血、尿Ⅲ型前胶原 (ProcollagenⅢ ,PCⅢ )与早期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 检测SHR及氯沙坦干预后血、尿PCⅢ水平。 14周龄雄性SHR16只随机分为高血压组和氯沙坦治疗组 (氯沙坦灌胃 3 0mg·kg-1·d-1)各 8只 ,14周龄雄性Wistar -kyoto大鼠 (WKY) 8只为正常对照组 ,16周后 ,放免法检测血、尿PCⅢ、尿微量白蛋白 (microalbumin ,ALB)及血、尿 β2 -微球蛋白 ( β2 -microglobin ,β2 -MG)。结果 SHR组尿PCⅢ、尿ALB及血、尿 β2 -MG水平明显高于WKY组 (P <0 0 5 ) ,三组血PCⅢ水平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氯沙坦可显著降低SHR组尿PCⅢ、尿 β2 -MG及尿ALB水平 ( P<0 0 5 )。血、尿PCⅢ无相关性 (r =0 2 2 6,P <0 0 5 )。尿PCⅢ与尿 β2 -MG(r =0 813 ,P <0 0 1)、尿ALB(r =0 5 60 ,P <0 0 1)、收缩压 (r =0 694,P <0 0 1)呈正相关。结论 SHR组尿PCⅢ、尿 β2 -MG、尿ALB水平升高 ,可一定程度反映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氯沙坦可降低SHR血压、尿PCⅢ、尿 β2 -MG、尿ALB水平 ,对高血压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该文综述了数字医院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对数字化医院的内涵,基层医院建设数字医院过程中涉及的医院信息资源的类型、制作、储存、检索、计算机远程会诊以及对工作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它适合建设有基层特点的基层数字化医院.  相似文献   
17.
新疆博尔塔拉州居民肥胖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新疆博尔塔拉州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汉等4个民族中30岁以上人群的超重肥胖流行状况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为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新疆博尔塔拉州4个民族30岁以上居民共3732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6.02%和27.39%;城市肥胖率高于农村;男、女性超重与肥胖总体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超重率男性高于女性,肥胖率则女性高于男性。蒙古族居民超重和肥胖的危险最大,维吾尔族和汉族次之,哈萨克族最小;蒙古族男性和维吾尔族女性的肥胖问题较突出。影响各民族超重和肥胖率的因素主要是性别,民族,年龄,城乡,职业,文化程度,饮酒和肉食等,其中男性超重与肥胖者合并的危险因素多。结论新疆博尔塔拉州人群中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较高,尤其是肥胖,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中男性肥胖者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0.15%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经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效应.方法:择期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n=30)和布比卡因组(B组,n=30)进行PCEA,观察患者24h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评级(BCS)相似,而24h硬膜外用药量、24h按压次数/实际有效进药次数(D/D)比值及PCA按压次数B组>L组(P<0 05);术后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术后4h、8h、12h运动恢复分级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低血压发生率L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0.1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PCEA能达到满意镇痛效应,并减少局麻药及芬太尼用量,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运动神经阻滞与布比卡因相同,作用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宿主和健康宿主在遭遇条件致病真菌初期基因表达的差异,筛选新的真菌免疫相关基因,以进一步了解条件致病真菌导致系统性真菌病的发病机制. 方法免疫抑制和健康小鼠各6只,经皮下接种阿萨希丝孢酵母菌(Trichosporon asahii)孢子,24 h后处死,取皮损组织,提取总RNA进行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 结果筛选出11条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实验组编码补体C2、TNF-诱导蛋白、干扰素诱导蛋白、CD53、CD79、CD22等10个免疫相关基因表达下调,编码触珠蛋白(haptoglobin)基因表达上调. 结论实验显示免疫抑制小鼠皮损局部免疫功能在免疫应答的某些环节受到了抑制,如补体激活、干扰素诱导等,这些改变可能在丝孢酵母菌皮肤感染,甚至进一步播散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荨麻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荨麻属Urtica L.药用植物有13种、3亚种,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前列腺增生、皮肤病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儿科、妇科等疾病。目前,从该属植物中共分离得到200多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萜类、甾体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等,其提取物具有抗炎、镇痛、抗前列腺增生、抗菌、抗氧化、降血糖、调血脂等广泛的药理活性,但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近年来,荨麻属植物的药用价值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欧洲已从该属植物研制开发出多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上市。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荨麻属植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尤其对资源极为丰富、目前尚未见报道的特色藏药材西藏荨麻U.tibetica和高原荨麻U.hyperborean也应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对我国荨麻属植物的药用概况、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研究进行综述,为我国该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