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7篇
  免费   764篇
  国内免费   516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86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461篇
口腔科学   68篇
临床医学   844篇
内科学   689篇
皮肤病学   346篇
神经病学   137篇
特种医学   227篇
外科学   674篇
综合类   1902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739篇
眼科学   78篇
药学   952篇
  16篇
中国医学   984篇
肿瘤学   285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464篇
  2012年   662篇
  2011年   638篇
  2010年   611篇
  2009年   557篇
  2008年   618篇
  2007年   622篇
  2006年   523篇
  2005年   480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林克敏  潘新集 《癌症》1991,10(2):104-106,140
本文报道一种新的去除食油中AFBl的去毒剂——AFR的除毒效力。一公斤被AFB_1污染的食油加入2克AFR,搅拌5分钟,自然静置约24小时,其上清部分符合国家食油卫生标准,去毒率可达95—100%,急性毒性,大鼠蓄积毒性、微核及Ames试验结果显示:AFR属于一种无毒的去毒剂,具有使用方便、高效及低耗油等特点。现已通过省级卫生、粮油部门鉴定,并已获“卫生合格证”,批准生产,推广于某些省区,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调查住院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996~2996年10年间入住新生儿病房、曾经头颅B超检查的所有住院早产儿进行分析,应用SIGMA B超诊断仪对早产儿进行头颅B超检查.结果 196例早产儿的平均胎龄为(34.0±2.1)周,平均出生体重为(2.13±0.53)kg.平均头颅B超初次检查时间为生后(5.3±6.3)d,其中本院出生患儿为(4.0±2.0)d,外院出生患儿为(7.0±8.0)d,两者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总的脑损伤发生率为56.6%,重度脑损伤发生率为16.3%.早产儿的胎龄愈小,出生体重愈低,其脑损伤发生率愈高,出血程度也趋严重.围产期窒息、家中自娩、机械通气、产妇为外来民工等因素与早产儿脑损伤及出血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鉴于早产儿脑损伤的高发率及约一半脑损伤早产儿无明显临床症状,建议对早产儿在生后早期应常规进行头颅B超检查.  相似文献   
33.
王志斌  涂萍萍  张勇  孙荣 《海南医学》2007,18(11):56-57
目的 探讨儿童眼病的病因,发展及转归的特殊规律.方法 统计眼科近三年来12岁以下住院儿童病例,并对眼外伤、先天性服病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眼病435例,眼外伤147例.占33.8%.先天性眼病112例,占25.7%.结论 眼外伤,先天性眼病是住院儿童最常见的眼病,对儿童视功能威胁也最大.减少眼外伤是降低儿童眼病的关键,优生优育是降低儿童眼病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4.
Bcl-2和Bax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cl-2和bax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组织学I级+Ⅱ级乳腺癌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Ⅲ级乳腺癌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1),Ⅰ+Ⅱ级组bax蛋白阳性表达率与Ⅲ级组bax蛋白阳性率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Ⅰ级+Ⅱ级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与Ⅲ级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有显著差异(P〈0.01)。10年以上存活组中bcl-2阳性表达率与10年以下存活组有显著差异(P〈0.01);10年以上存活组bax阳性表达率与10年以下存活组有显著差异(P〈0.05);10年以上存活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与10年以下存活组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bcl-2/bax≥1)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cl-2和bax比值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预后关系密切,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好,预后好。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抑郁症不同中医证候的脑电地形图特征。方法分别对入选的143例抑郁症患者和8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脑电地形图检查,并将抑郁症患者分为肝气郁结型、肝郁脾虚型、心脾两虚型、心肾不交型四种证候类型,比较分析各种证候的脑电地形图特征。结果抑郁症组以肝气郁结型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心肾不交型;抑郁症组慢波频带,即δ、θ频带的相对功率总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抑郁症组肝气郁结型增高最明显;抑郁症组的α1频带的相对功率总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只有肝郁脾虚型的减低具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组各种证候所有导联的(δ+θ)/(α+β)比值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脑电地形图有改变,不同的中医证候之间也有差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探讨替尔式皮片在广基型外耳道肿物切除术后耳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远期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11月我科收治的31例(40耳)外耳道肿物病人,病理。结果外耳道乳头状瘤22耳、外生性骨疣5耳、耵聍腺瘤2耳、外耳道胆脂瘤11耳。将术中显微镜下切除后出现外耳道环形缺损1/2周以下的患者20耳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0耳。外耳道环形缺损1/2周以上的患者20耳随机分为A1、B1两组,每组各10耳。A、A1组选择行耳后替尔式皮片修复,B、B1组患者未行耳后替尔式皮片修复,让创面自行修复。结果各组外耳道完全上皮化时间(天)A组(17.00±1.56),治愈率100%;B组(27.60±1.71),治愈率70%,两组上皮化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A1组(18.30±4.32),治愈率100%。B1组(34.60±3.34),治愈率60%,两组上皮化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A、A1组临床观察随访6-29月未有外耳道新生物复发和外耳道狭窄出现。结论耳后替尔式皮片在修复外耳道肿物切除术后耳周缺损效果可靠,大大缩短了术后愈合时间。可用于外耳道肿物切除术后外耳道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增龄过程中咽食管(PES)管腔宽度的变化。方法 运用局部解剖技术,对60例成人尸体咽食管段标本管腔进行观测。结果 按形态将咽食管段管腔分紧缩型和平滑型,将咽食管段从上至下分为4个平面:环咽侧三角上缘平面、甲状软骨下角下缘平面、内腔最窄处平面和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从环咽侧三角上缘平面至内腔最窄处平面管腔逐渐缩窄(P<0.05),老年组管腔较中青年组及青少年组同平面管腔宽度增宽(P<0.05)。 结论 老年组咽食管段管腔比青少年组和中青年组均增宽,可能是老年化过程中的代偿性改变。  相似文献   
39.
晚期下咽癌、喉复发癌术后颈部缺损整复组织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不同组织移植物Ⅰ期重建晚期下咽癌、喉复发癌术后颈部、下咽食管缺损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喉复发癌36例, 肿瘤切除后采用胸大肌肌皮 瓣修补组织缺损18例,肩胸皮瓣修补4例,胃代食管修补2例,胸部推移皮瓣重建下颈部与上纵隔组织缺损,并消灭手术死腔12例。晚期下咽癌16例,颈段食管癌8例,以游离空肠整复1例, 健侧喉黏膜瓣修复咽部缺损8例,喉气管代食道8例,胸大肌皮瓣修复咽部缺损2例,胃代食管2例,游离前臂皮瓣修复下咽1例。 结果:术中无一例死亡,术后无修复组织坏死 ,全部组织瓣存活。采用健侧喉黏膜瓣修复者,仅 1例有术前放疗史的患者发生术后咽漏,胸大肌皮瓣 修复者发生咽漏1例,胃代食道术后发生咽漏1例。全部病例愈合后均恢复正常饮食。随访 9~84个月,14例出现吞咽梗阻,可进流质饮食。结论:下咽癌患者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各有侧重。肿瘤的部位和手术后组织缺损的大小是选择修复方法的首要因素;其次,应结合患者的年龄和全身状况,考虑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的并发症.方法 69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传统的术式,即保留面神经,肿瘤及腮腺切除术;另一组采取功能性腮腺切除术,即肿瘤及腮腺部分切除术.通过3个月~8年的随访,观察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涎瘘、面瘫、面部外形及复发等情况.结果 传统的术式组,面瘫、Frey综合征和面部外形明显不对称的发生率分别为26.47%、58.82%和17.64%;功能性腮腺切除术组的发生率分别为8.57%、25.71%和2.80%,三种并发症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后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前者.结论 功能性腮腺切除术即肿瘤及腮腺部分切除术克服了传统腮腺手术的缺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