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7篇
  免费   624篇
  国内免费   428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68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368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686篇
内科学   554篇
皮肤病学   273篇
神经病学   111篇
特种医学   176篇
外科学   534篇
综合类   1544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568篇
眼科学   65篇
药学   766篇
  11篇
中国医学   786篇
肿瘤学   226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546篇
  2011年   514篇
  2010年   492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485篇
  2007年   493篇
  2006年   404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医理论与常规护理结合在糖尿病便秘治疗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医理论与常规护理结合在中医治疗糖尿病便秘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经中医治疗的糖尿病便秘患者93例按就诊及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把中医理论与常规护理相结合进行有目的、针对性的护理,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组治疗后便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组每周排便次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球形状干便、条形状干便、先干后稀便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结论对糖尿病便秘患者采取中医理论与常规护理相结合进行有目的、针对性的护理,改善便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年龄对围术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年龄对围术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15 0例择期手术患者 ,以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围术期心率变异性 (HRV)的变化。于术前 1d内监测至少 12h ,术后监测 48h。患者按年龄分为 5组 :A组 :<5 5岁 ,2 3例 ;B组 :5 5~ 64岁 ,2 2例 ;C组 :65~ 69岁 ,41例 ;D组 :70~ 74岁 ,3 6例 ;E组 :≥ 75岁 ,2 8例。结果 :术前TP、LF随年龄的增长呈明显下降趋势 ,B、C、D、E组TP、LF显著低于A组 ,E组HF、D组LF/HF低于A组 ;术后 1d各组HRV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 ,B、D、E组TP和B、C、E组HF显著低于A组 ,D、E组LF/HF低于A组 ;术后 2d ,各组HF ,D、E组TP、LF进一步降低 ,D、E组TP、LF/HF显著低于A组。结论 :围术期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的程度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表现为 :( 1)年龄愈大 ,术前自主神经功能愈低下 ;( 2 )术后高龄患者迷走神经功能降低幅度相对较大 ,迷走 /交感张力失衡相对更为严重且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3.
涂乾  涂欣  全国芳 《山西中医》2006,22(3):25-27
目的:探讨白花前胡提取液对CHF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临床双盲对照研究方法,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白花前胡提取液治疗29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1例对照.观察白花前胡提取液对心衰Ⅰ度患者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EF)、心搏量(SV)、每分心输出量(CO)、舒张早期和晚期充盈速度及其比值(E、A和E/A)、血浆ANF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加用白花前胡提取液治疗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显示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与早期快速充盈峰值显著提高,心搏量与心输出量增加,心房收缩充盈值减少,患者血浆ANF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白花前胡提取液有效改善左室舒缩功能,从而改善机体血液供应,减轻心衰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有效降低ANF等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报道24例左侧房室旁道射频消融的特殊心电现象与处理对策.方法 1例左后侧壁显性房室旁道经心内膜标测和消融不成功,改冠状静脉窦标测和消融.术中冠状静脉窭造影了解其结构.2例射频消融后旁道呈间歇性逆传.采用心室RS2刺激法进行标测与消融.6例冠状窦电极显示激动的先后顺序不明显,其中1例消融导管在二尖瓣环心室侧和心房侧均未标测到满意靶点图,多次试放电失败,最终在左中间隔消融;另5例消融导管在明显高于冠状窦电极的部位才标侧到满意靶图.10例消融导管在二尖瓣环心室侧始终未标测到满意靶点图,或反复消融仅能一过性阻断旁道,改动脉途径逆行法心房侧消融.7例心室起搏下消融不成功而采用窦性心律下放电.结果 全部病例消融成功.结论 极少数左侧房室旁道由于其特殊的电生理现象往往需采用不同的标测和消融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自制抗体研制可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的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浊度分析法(PETIA)定量测定人血清胱抑素C(Cys C)的试剂盒.方法:构建人CysC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ys C,纯化Cys C重组蛋白并免疫大白兔,制备Cys C抗血清;以自制的CysC抗血清包被乳胶颗粒,研制PE-TIA法定量检测血清Cys C的试剂盒,并对其分析性能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本法回收率为97.5%~105.0%,批内及批间CV均〈5%,线性范围8.11~0.25mg/L,检测限0.2mg/L;本法与Dako法和BN-Prospect法呈正相关(P〈0.0001);胆红素对高浓度Cys C测定有干扰作用,Hb和葡萄糖对本法无干扰.结论: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自研法性能满意.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对世界造成了重大影响。了解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传播规律有助于公共卫生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明确防控重点。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截至2022年5月2日)进行总结,基于典型案例、实验室研究等结果分析梳理目前已知的SARS-CoV-2主要传播方式并分类,提出相应的个人防护策略,为新冠病毒传播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三重再摄取抑制剂(triple reuptake inhibitors,TRIs)与人类单胺转运体(human monoamine transporters,hMATs)的解离机制。方法 采用拉伸分子动力学的方法模拟3个TRIs从hSERT、hNET和hDAT主要结合位点解离的动态过程;通过计算解离过程中施加的外力随模拟时间的变化,分析抑制剂解离过程中重要的蛋白-配体间的相互作用;最后通过Jarzynski方程的二次累积展开式计算抑制剂在3种转运蛋白的平均力势。结果 力谱图曲线表明影响TRIs解离的残基在单胺转运蛋白上的分布主要如下:跨膜区域(TM1b、TM3、TM6a、TM10)和胞外Loop区域(EL2、EL4、EL5、EL6),其中主要结合口袋附近的残基极大地阻碍TRIs的解离。比较每个体系的平均力势数值,结果表明EB1020相比NS2359和SEP225289更容易从蛋白中解离。结论 本研究从原子水平揭示了hMATs与TRIs结合-解离机制,为基于结构的选择性抗抑郁药物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麻醉后访视的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当前对麻醉后访视制度在认识和执行上的不足,就该制度在教与学两个环节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期完善其对教学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单纯性支气管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对单纯性支气管结核(SBTB)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SBTB患者进行FB检查,据镜下所见直接取材、刷片和冲洗液标本送细菌学检查(找抗酸杆菌),活组织标本送病理学检查;对刷片和冲洗液抗酸杆菌阴性者,术后痰找抗酸杆菌连续3次。结果镜下表现为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增厚粗糙及肉芽肿分别为58.8%、32.4%、16.2%,支气管出血及干酪样物分别为26.5%、35.3%;病变部位上叶支气管及主支气管为好发部位,分别为39.7%、22.0%;确诊率为88.2%,其中刷片和冲洗液阳性率为58.8%,活检阳性率为29.4%。结论FB检查对诊断SBTB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X线、MSCT及MRI在主动脉夹层(AD)中影像学特征,并评价其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30例经手术或行DSA造影证实的AD患者,对其X线、MSCT及MRI检查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其影像特点。结果 X线仅见AD的间接征象,而MSCT和MRI均能不同程度地显示真假两腔、内膜破口、内膜片及附壁血栓。结论 X线对AD只能提示诊断,而MSCT和MRI可作特异性诊断,并且MRI在显示AD的破口位置、无钙化的内膜片及附壁血栓时均优于MSCT,但对内膜及主动脉壁钙化和急危重者的检查MSCT优于M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