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05篇 |
免费 | 1450篇 |
国内免费 | 69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06篇 |
儿科学 | 236篇 |
妇产科学 | 57篇 |
基础医学 | 835篇 |
口腔科学 | 315篇 |
临床医学 | 1628篇 |
内科学 | 1044篇 |
皮肤病学 | 181篇 |
神经病学 | 237篇 |
特种医学 | 361篇 |
外科学 | 1270篇 |
综合类 | 3414篇 |
现状与发展 | 4篇 |
预防医学 | 1886篇 |
眼科学 | 169篇 |
药学 | 1531篇 |
21篇 | |
中国医学 | 1238篇 |
肿瘤学 | 51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98篇 |
2023年 | 215篇 |
2022年 | 420篇 |
2021年 | 489篇 |
2020年 | 466篇 |
2019年 | 242篇 |
2018年 | 255篇 |
2017年 | 348篇 |
2016年 | 273篇 |
2015年 | 512篇 |
2014年 | 672篇 |
2013年 | 777篇 |
2012年 | 1170篇 |
2011年 | 1248篇 |
2010年 | 1131篇 |
2009年 | 1078篇 |
2008年 | 1036篇 |
2007年 | 1081篇 |
2006年 | 906篇 |
2005年 | 757篇 |
2004年 | 537篇 |
2003年 | 398篇 |
2002年 | 282篇 |
2001年 | 250篇 |
2000年 | 222篇 |
1999年 | 69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36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193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 比较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情况,探讨细胞因子与并发性白内障的相关性。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因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3个月~6年需手术治疗的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实验组)19例(19眼)及需手术治疗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对照组)11例(11眼)。方法 每例受试者白内障手术中收集房水0.1~0.2 ml,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房水中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5、IL-6、IL-10、TNF-α、IFN-γ的表达。主要指标 上述8种细胞因子的表达量。结果 实验组中IL-6的表达量(199635.64±28156.5 fg/ml)及IL-10的表达量(273.57±206.7 f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3340.96±1970.36 fg/ml)及(117.45±64.77 fg/ml)(P均<0.05)。其余6种细胞因子表达两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房水中细胞因子IL-6、IL-10含量较高,可能与并发性白内障的形成或加速有关。(眼科,2013,22:269-272)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口腔护理液温度对口腔移植皮瓣血液循环的影响,从而筛选出口腔护理液的最佳温度.方法 将13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32~34℃(A组)、35~38℃(B组)、39~43℃(C组)生理盐水100 ml进行口腔护理,并观察口腔移植皮瓣血液循环情况.结果 B、C组口腔移植皮瓣局部弹性评分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显著优于A组(均P<0.05).结论 采用35~43℃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可促进口腔移植皮瓣局部血液循环和皮瓣成活,有利于切口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了解住院冠心病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行编制冠心病相关知识调查表对92例住院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住院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相关知识条目总均分为0.60±0.17(总分为1分);康复相关知识得分最高(0.85±0.19),药物知识得分最低(0.20±0.20).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结论 住院冠心病患者药物知识缺乏,健康教育时需考虑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64.
65.
66.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个体机体炎性改变及其胃肠黏膜屏障损伤的特点。方法:对20例由平原急进高原个体于进入高原前、进入高原第三天和第七天进行胃镜检查,并对进入高原后消化系统的症状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同步抽取血液标本,做血常规的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及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炎症介子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20例平原个体急进高原后血常规WBC、N及IL-1、IL-6、TNF-α、PAF等炎症介子均较平原显著升高,L较平原显著降低,均以进入高原第三天改变最为显著,与进入前比较P<0.01,与第七天比较P<0.05,L为第三天与进入前比较P<0.05、与第七天比较P>0.05。胃镜检查者,进入高原第三天及第七天胃镜检查阳性例数分别为17例(约85%)和10例(50%),与进入高原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胃镜下主要表现有胃黏膜出血、充血、淤血、糜烂、溃疡及胆汁反流等,1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症状(占65%)。结论:高原缺氧对急进高原个体肠道黏膜屏障存在明显的损伤,并引发机体的炎性改变。而机体的这种炎性改变又可能进一步加重胃肠道的黏膜屏障损伤。 相似文献
67.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作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联合化疗方案中的最基本药物之一,在对维持患儿长期处于带病生存状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其在儿童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就近些年L-ASP在国内外儿童临床应用引起不良反应的类型、原因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肺不张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和肺灌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总结70例ICU机械通气肺不张行纤支镜检查和肺灌洗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70例共80次纤支镜检查和肺灌洗治疗,完全有效40.0%,有效40.0%,部分有效14.2%,无效5.7%,总有效率94.23%。PaO2由治疗前(53±6)mm Hg升至治疗后(89±9)mm Hg,无并发症。结论ICU机械通气肺不张患者纤支镜检查和肺灌洗治疗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价Proviewer一次性使用软组织阻隔装置在颅内手术操作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以应用Proviewer一次性使用软组织阻隔装置为试验组,以传统脑压板手术为对照,比较两组手术间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的差异。结果从2011年06月至2011年12月,共有19例患者纳入全分析集(FAS),其中试验组10例,对照组9例。因为年龄违反入选标准而排除2例,故符合方案集(PPS)共有17例,其中试验组9例,对照组8例。纳入安全性分析集的19例,其中试验组10例,对照组9例。以临床效果综合计分作为主要疗效指标。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在FAS和PPS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进一步对视野观察计分和主述性观察计分指标进行比较,表现出相同的结果,即在FAS和PPS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以不良事件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试验组共出现1人(10.00%),对照组共出现1人(11.11%)。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不良事件均与治疗器械无关,且在病人出院前消除。结论Proviewer一次性使用软组织阻隔装置与传统脑压板相比,在颅内手术操作过程中能为手术者提供更好的观察视野、便利的手术操作,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未产生与医疗器械有关的不良反应,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已经成为当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先进手段之一,作为唯一可以治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患者接受移植后迅速而良好的免疫重建往往预示着较好的临床预后,其中T细胞的恢复情况对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