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13篇
  免费   1805篇
  国内免费   885篇
耳鼻咽喉   258篇
儿科学   304篇
妇产科学   75篇
基础医学   1023篇
口腔科学   374篇
临床医学   1967篇
内科学   1312篇
皮肤病学   216篇
神经病学   300篇
特种医学   469篇
外科学   1551篇
综合类   4291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2374篇
眼科学   206篇
药学   1897篇
  26篇
中国医学   1527篇
肿瘤学   629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243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507篇
  2021年   606篇
  2020年   571篇
  2019年   312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451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622篇
  2014年   812篇
  2013年   983篇
  2012年   1433篇
  2011年   1583篇
  2010年   1441篇
  2009年   1348篇
  2008年   1315篇
  2007年   1315篇
  2006年   1103篇
  2005年   926篇
  2004年   659篇
  2003年   484篇
  2002年   350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宫颈鳞癌中Cyclin E的表达和HPV16感染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yclin E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进行Cyclin E与HPV16的检测,并与宫颈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宫颈组织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宫颈组织无Cyclin E表达,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仅有少量袁达(11.11%),宫颈鳞状细胞癌有58.52%表达(P<0.001),且与HPV16感染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危HPV感染是宫颈癌的重要病因,HPV感染通过多种途径改变了细胞的周期性调控,诱发细胞周期GI-S期检测点异常,引起细胞恶性增生,HPV感染与Cyclin E异常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陶森 《世界感染杂志》2007,7(2):110-112,122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人远期细胞因子动态变化及规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SARS病人痊愈后mo4、mo10及mo13的血清中IL—1β、TNFα,、TGFβ水平。结果111例病人中,IL—1β升高比率在随访的mo4、mo10、mo13分别为0%、48.6%、18.9%;TNFα升高比率在随访的mo4、mo10、mo13分别为26.1%、0.8%、3.6%;TG邱升高比率在随访的mo4、mo10、mo13分别为93.7%、97.3%、100%。结论随访SARS病人康复后血清的IL—1β、TNFα,和TGF-β水平呈波动状态,炎性细胞因子呈递降趋势,而抗炎性因子呈递升趋势,这种趋势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已经成为当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先进手段之一,作为唯一可以治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患者接受移植后迅速而良好的免疫重建往往预示着较好的临床预后,其中T细胞的恢复情况对临...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颈部Ⅱ~Ⅳ区副神经和颈丛耳大、颈横神经解剖标志,为颈部Ⅱ~Ⅳ区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提供临床解剖资料.方法 在42例(56侧)Ⅱ~Ⅳ区颈淋巴结清扫术中,重点观测副神经、颈丛耳大神经和颈横神经的行程、分布以及与周围毗邻结构关系.结果 副神经进入胸锁乳突肌点距乳突尖的距离(4.93±0.75)cm:其穿出胸锁乳突肌后缘点均位于耳大神经出肌点上方,两者出肌点的距离(1.04±0.59)cm;副神经出肌点到锁骨中点距离(8.09±0.65)cm.颈丛耳大神经穿出胸锁乳突肌后缘后在下颌角水平分支,出肌点与分支点的距离(6.37±0.73)cm:耳大神经出肌点到锁骨中点距离(7.67±1.00)cm,耳大神经与前方颈外静脉在同一层面,大多数病例中两者几乎平行,两者距离(1.02±0.61)cm.颈横神经于耳大神经下方穿出胸锁乳突肌后缘后近水平在其浅面并于颈外静脉深面向前,其分支点变异较大,分支后呈扇形向前分布颈侧.颈部左右侧各测量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深入了解副神经和颈丛耳大神经、颈横神经临床解剖资料,功能性颈清扫时保留其功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5.
陶艳红  周仲志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02-2003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肺不张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和肺灌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总结70例ICU机械通气肺不张行纤支镜检查和肺灌洗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70例共80次纤支镜检查和肺灌洗治疗,完全有效40.0%,有效40.0%,部分有效14.2%,无效5.7%,总有效率94.23%。PaO2由治疗前(53±6)mm Hg升至治疗后(89±9)mm Hg,无并发症。结论ICU机械通气肺不张患者纤支镜检查和肺灌洗治疗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Proviewer一次性使用软组织阻隔装置在颅内手术操作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以应用Proviewer一次性使用软组织阻隔装置为试验组,以传统脑压板手术为对照,比较两组手术间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的差异。结果从2011年06月至2011年12月,共有19例患者纳入全分析集(FAS),其中试验组10例,对照组9例。因为年龄违反入选标准而排除2例,故符合方案集(PPS)共有17例,其中试验组9例,对照组8例。纳入安全性分析集的19例,其中试验组10例,对照组9例。以临床效果综合计分作为主要疗效指标。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在FAS和PPS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进一步对视野观察计分和主述性观察计分指标进行比较,表现出相同的结果,即在FAS和PPS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以不良事件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试验组共出现1人(10.00%),对照组共出现1人(11.11%)。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不良事件均与治疗器械无关,且在病人出院前消除。结论Proviewer一次性使用软组织阻隔装置与传统脑压板相比,在颅内手术操作过程中能为手术者提供更好的观察视野、便利的手术操作,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未产生与医疗器械有关的不良反应,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个体机体炎性改变及其胃肠黏膜屏障损伤的特点。方法:对20例由平原急进高原个体于进入高原前、进入高原第三天和第七天进行胃镜检查,并对进入高原后消化系统的症状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同步抽取血液标本,做血常规的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及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炎症介子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20例平原个体急进高原后血常规WBC、N及IL-1、IL-6、TNF-α、PAF等炎症介子均较平原显著升高,L较平原显著降低,均以进入高原第三天改变最为显著,与进入前比较P<0.01,与第七天比较P<0.05,L为第三天与进入前比较P<0.05、与第七天比较P>0.05。胃镜检查者,进入高原第三天及第七天胃镜检查阳性例数分别为17例(约85%)和10例(50%),与进入高原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胃镜下主要表现有胃黏膜出血、充血、淤血、糜烂、溃疡及胆汁反流等,1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症状(占65%)。结论:高原缺氧对急进高原个体肠道黏膜屏障存在明显的损伤,并引发机体的炎性改变。而机体的这种炎性改变又可能进一步加重胃肠道的黏膜屏障损伤。  相似文献   
28.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作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联合化疗方案中的最基本药物之一,在对维持患儿长期处于带病生存状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其在儿童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就近些年L-ASP在国内外儿童临床应用引起不良反应的类型、原因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6、CCR7及其配体CCL20、CCL19/CCL21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以50例LSCC患者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颈清扫淋巴结、外周血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RT-PCR)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6、CCR7及其配体(CCL20、CCL19/CCL21)的表达.结果:real-time qRT-PCR检测发现LSCC肿瘤组织中CCR6、CCR7及CCL19/CCL21 mRNA的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P<0.05),CCL20 mRNA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LSCC肿瘤组织及转移淋巴结均有CCR6和CCR7的表达,且伴颈淋巴结转移的LSCC组织CCR6、CCR7的表达高于不伴颈淋巴结转移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LSCC患者外周血CD4+CCR6+T细胞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CD4+CCR7+T细胞的比例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CR6、CCR7在LSCC组织、转移淋巴结及外周血中表达,与LSCC的发展、浸润、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0.
报告2例表皮囊肿并发毛母质瘤。例1,男,34岁。右侧大腿上方有一灰褐色肿块,直径4cm。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囊肿的囊壁不完整,囊肿中央和周边均为成片的影细胞,囊肿中央的影细胞内可见许多小而圆的嗜伊红角化中心,提示向毛母质分化,未见嗜碱性细胞。例2,女,20岁。右上臂暗蓝色、质硬的皮下结节,直径1cm。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囊肿与毛母质瘤同时存在于真皮内,相互独立,毛母质瘤内可见嗜碱性细胞和影细胞。2例患者均未出现加德纳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