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11篇
  免费   9515篇
  国内免费   6051篇
耳鼻咽喉   922篇
儿科学   1507篇
妇产科学   536篇
基础医学   6837篇
口腔科学   1667篇
临床医学   11169篇
内科学   9214篇
皮肤病学   944篇
神经病学   2666篇
特种医学   33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9672篇
综合类   23163篇
现状与发展   24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8822篇
眼科学   1486篇
药学   10538篇
  108篇
中国医学   7923篇
肿瘤学   4687篇
  2024年   353篇
  2023年   1412篇
  2022年   3228篇
  2021年   4490篇
  2020年   3655篇
  2019年   2320篇
  2018年   2494篇
  2017年   2916篇
  2016年   2349篇
  2015年   3919篇
  2014年   4909篇
  2013年   5606篇
  2012年   7842篇
  2011年   8525篇
  2010年   7309篇
  2009年   6495篇
  2008年   6707篇
  2007年   6231篇
  2006年   5644篇
  2005年   4762篇
  2004年   3198篇
  2003年   2591篇
  2002年   2051篇
  2001年   1789篇
  2000年   1413篇
  1999年   861篇
  1998年   322篇
  1997年   330篇
  1996年   294篇
  1995年   224篇
  1994年   213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1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前列腺穿刺标本中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在前列腺癌(PCa)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接受重复穿刺的PCa患者初次穿刺未检出癌的标本(29例)、重复穿刺确诊PCa时的癌灶标本(29例)、重复穿刺确诊PCa时的非癌灶标本(29例)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初次穿刺标本(29例)中P-STAT3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与临床诊断的相关性及对PCa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 P-STAT3在PCa患者癌灶标本、非癌灶标本及初次穿刺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1%(27/29)、82.8%(24/29)和86.2%(25/29),在BPH标本中阳性表达率为10.3%(3/29),前三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后者(X2=60.123,P=0.000);如以初次穿刺标本中P-STAT3表达阳性作为PCa的诊断标准,该方法的敏感性为86.2%,特异性为89.7%.结论 检测穿刺标本P-STAT3表达可以作为前列腺穿刺活检的辅助诊断方法,用于PCa的早期诊断,预测PCa的发生.  相似文献   
62.
内镜辅助方型脸改型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内镜在方型脸改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口内入路,在内镜辅助下,用高速涡轮气钻截除肥大下颌角、切除部分咬肌和颊脂垫,进行方型脸的面部改型。结果本组共38例,其中男3例,女35例,年龄21~40岁。内镜完全可以清楚显示下颌升支、下颌角、下颌体下缘,视野清晰。使用高速涡轮气钻截除肥大下颌角可以更加精确和容易,且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感染风险低。下面部轮廓改善满意。结论内镜辅助方型脸改型术,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与介入治疗在胃肠道动脉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78例消化道动脉性出血患者的DSA表现和动脉栓塞、药物灌注的治疗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15例,胃溃疡5例,胃癌2例,Dieulafoy病1例,血管畸形和发育不良9例,胃肠术后吻合口出血8例,肝胆疾患术后肝动脉破裂出血10例,Crohn病5例、肠道憩室出血6例、小肠炎或溃疡6例,小肠息肉3例,小肠中度恶性间质瘤1例,小肠高分化平滑肌肉瘤2例,直结肠癌5例.74%(58/78)的患者DSA造影阳性,造影剂外溢直接征象者33%(26/78),术后吻合口出血直接征象者83%(15/18).介入治疗的病例中动脉药物灌注15例,技术成功率60%(9/15),临床成功率40%(6/15);栓塞36例,技术成功率86%(31/36),临床成功率72%(26/36);介人治疗后再出血率16%(8/51),其中1例栓塞后再呕血经胃镜治疗无效死亡.DSA造影和介入治疗后手术者27例,造影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8%(21/27).随访时间2个月至3年,未发生胃肠道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DSA对消化道动脉性出血的定位、定性有着重要价值,选择性动脉栓塞及药物灌注止血安全有效,有助于择期手术和并发症处理.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0例老年哮喘,随机分为参麦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参麦组肺功能(FVC、FEVI、VC、FEV%)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并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参麦组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十分显著。结论参麦注射液对改善老年哮喘肺功能及缓解哮喘症状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5.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45例体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45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包括平片式修补Lichtenstein术12例、疝环充填式Rutkow术31例及经腹股沟切口Kugel腹股沟疝修补术2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45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无切口感染和排异反应,无术后死亡。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获得门诊随访,未见复发。 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6.
三维骨建模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韧带平衡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以三维骨建模为基础、无需影像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 arthroplasty,TKA)中韧带平衡的作用。方法2002年11月~2003年6月,采用后稳定型人工全膝关节,在Ceravision无需影像资料的三维骨建模系统导航监控下,辅助完成TKA21例。男5例,女16例,年龄64~79岁,平均72.4岁。其中2例既往行胫骨近端截骨术,1例行股骨远端截骨术。14例膝内翻,7例膝外翻。术前下肢全长X线正位片测量,内翻13°~外翻13°,平均2.36°;膝关节X线正位片测量,应力下内翻平均8.47°(内翻2°~内翻20°),应力下外翻平均3.63°(内翻7°~外翻12°)。结果术中导航系统测量,额面内翻12°~外翻10°,平均3.3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面应力下内翻平均6.47°(内翻0°~内翻24°),应力下外翻平均4.32°(内翻8°~外翻1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导航系统测得膝内外翻平均0.175°(内翻2°~外翻3°),而术后下肢全长X线正位片测量平均0.3°(内翻3.5°~外翻1.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关节活动度为105~130°,平均115°,膝关节额面松弛度0.2~0.5cm,平均0.27cm。人工膝关节胫、股骨假体取得满意的对位置入和韧带平衡,无关节失稳和髌骨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以三维骨建模为基础、无需影像的Ceravision系统,具有三维立体定位、优化截骨,并通过旋转对位和韧带松解获得伸屈膝关节等距间隙与韧带平衡稳定的作用,近期临床疗效满意,可在TKA中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报告2002年4月至2004年12月6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方法男性58例,女性9例,年龄41~76岁,平均58.5岁.合并二尖瓣病变同期手术3例,3支血管病变39例,2支血管病变28例.采取体外循环下手术(on-pump-CABG)和非体外循环下手术(off-pump-CABG)两种方式,各有其适应指征.结果全组死亡1例,其余治愈出院,随诊1~18个月,心绞痛消失,疗效满意.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安全,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明确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11月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4例PCOS患者给予二甲双胍500mg,一日3次,8~24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GF-1、IGFBP-1、空腹胰岛素及睾酮水平,并对月经恢复、排卵、妊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二甲双胍可降低血清空腹胰岛素及睾酮水平,能显著升高IGFBP-1水平,治疗前后血清IGF—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单纯二甲双胍治疗后月经恢复率为41.67%(10/24);自然排卵率为25.00%(6/24),自然妊娠率为12.50%(3/24)。二甲双胍加促排卵治疗共18个周期,排卵周期率66.67%(12/18),妊娠周期率为11.11%(2/18)。结论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血清空腹胰岛素及睾酮水平,增高IGFBP-1水平,可以改善卵泡微环境,有助于月经恢复,提高促排卵和妊娠率.是治疗PCOS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 探讨各种脑膜病变脑膜MRI强化类型与病因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资料完整,MRI增强扫描脑膜异常强化的非脑膜瘤。结果 78例中,脑膜癌病16例(硬脑膜-蛛网膜型2例,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型11例,混合型3例);感染性脑膜炎18例(硬脑膜-蛛网膜型3例,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型13例,混合型2例);脑梗死22例(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型18例,混合型4例);开颅术后15例(硬脑膜-蛛网膜型10例,混合型5例);硬膜下积液(血肿)7例,均为硬脑膜-蛛网膜型。结论 MRI双倍剂量Gd-DTPA增强扫描对脑膜病变敏感性高,脑膜强化类型与各种病因侵犯脑膜三层结构的方式和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