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84篇
  免费   2095篇
  国内免费   1363篇
耳鼻咽喉   357篇
儿科学   433篇
妇产科学   139篇
基础医学   1484篇
口腔科学   409篇
临床医学   2456篇
内科学   2122篇
皮肤病学   265篇
神经病学   674篇
特种医学   916篇
外科学   1951篇
综合类   5795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2532篇
眼科学   249篇
药学   2617篇
  35篇
中国医学   2001篇
肿瘤学   999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291篇
  2022年   693篇
  2021年   876篇
  2020年   757篇
  2019年   446篇
  2018年   435篇
  2017年   531篇
  2016年   472篇
  2015年   768篇
  2014年   972篇
  2013年   1330篇
  2012年   2014篇
  2011年   2050篇
  2010年   1927篇
  2009年   1638篇
  2008年   1730篇
  2007年   1642篇
  2006年   1535篇
  2005年   1148篇
  2004年   842篇
  2003年   728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563篇
  2000年   452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9篇
  1975年   10篇
  1972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观察间斑寇蛛毒对肾脏损伤的作用方式,为今后间斑寇蛛毒致肾损伤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μ1/kg、40μl/kg、100μl/kg、300μl/kg)剂量毒素组,并以间斑寇蛛毒素进行足底注射,24h后处死后,对肾脏组织病理行光镜(HE、PAS、PASM、Mas-son染色、银染)和电镜检查.结果:①各剂量的毒素组均表现出肾小囊内出血,肾小管水肿的急性肾损伤特征.②100μl/kg、300μ 1/kg毒素剂量组观察到肾小囊内大量出血,部分肾单位内血球管萎缩消失,肾小管管壁正常结构消失,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细胞核溶解消失.③各组肾单位内基膜、系膜及胶原纤维结构未观察到异常变化,无新月体的形成.④各剂量毒素组细胞超微结构均显示内皮细胞、系膜内有团块状电子致密物的沉积,肾单位内毛细血管腔阻塞.⑤100μl/kg、300μ1/kg毒素剂量组观察到上皮细胞足突的消失,内质网吞噬体大量增加,滤过膜间隙增大,基膜及内皮细胞的脱落.结论:间斑寇蛛毒素可致大鼠的肾损伤,这种损伤作用是直接的,且损伤具有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将人源ZAK-β基因定向克隆入MSCV-IRES-GFP质粒,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MSCV-IRES-GFP-ZAK-β.方法 以肺癌A549细胞的cDNA为模板,通过PCR得到ZAK-β特异性基因产物,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MSCV-IRES-GFP中,获得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MSCV-IRES-GFP-ZAK-β,测序验证.结果 扩增了ZAK-β基因,经双酶切、测序鉴定证实目的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MSCV-IRES-GFP中,测序结果与预测完全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了ZAK-β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ZAK蛋白激酶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通窍化瘀法对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和视神经放射性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模型组与实验组均采用放射线照射3周,每周1次;实验组于放射照射前2周开始每日腹腔内注射黄芪注射液(剂量为4.0 g/kg)、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剂量为15 mg/kg)和醒脑静注射液(剂量为2.5 mL/kg),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放射照射前、照射后1 d、2周、4周及6周大鼠静脉血内皮素-1(ET-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浓度,分析其动态变化和组间差异。于照射后2、4、6周分别取材进行视神经透射电镜检查,观察视神经轴索脱髓鞘病变程度,并计算和比较各组视神经脱髓鞘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放射照射后模型组静脉血ET-1、 vWF浓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于照射后4周达到峰值;与模型组比较,照射2周后实验组静脉血ET-1、 vWF浓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放射照射后2、4、6周模型组视神经脱髓鞘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实验组比较视神经脱髓鞘率在照射后2、4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6周实验组视神经脱髓鞘率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化瘀法预防性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放射性视网膜视神经损伤模型大鼠静脉血ET-1、 vWF浓度,减轻放射线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的损伤,并对放射性视神经损伤后期轴索脱髓鞘改变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4.
树突状细胞在感染性疾病免疫抑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DC不但有强大的免疫激活功能,而且在一些感染性疾病免疫抑制状态中DC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感染向重症发展或病原体在体内广泛播散。本文将对DC在一些感染性疾病中免疫抑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5.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肝细胞癌中应用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贤章  丛鹏  韩亚飞 《医学综述》2014,(8):1474-1479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的有关围术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纳入19个病例对照研究的疗效,纳入文献的总体方法学质量较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未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SMD=-0.39,95%CI-0.94-0.15,P=0.15),减少术中出血量(SMD=-0.76,95%CI-0.92-0.15,P=0.15),减少术中出血量(SMD=-0.76,95%CI-0.92-0.59,P=0.03),缩短住院时间(SMD=-0.86,95%CI-1.31-0.59,P=0.03),缩短住院时间(SMD=-0.86,95%CI-1.31-0.98,P<0.00001),减少肛门排气时间(SMD=-0.87,95%CI-1.18-0.98,P<0.00001),减少肛门排气时间(SMD=-0.87,95%CI-1.18-0.56,P<0.00001)。结论腹腔镜手术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对患者内环境的影响,患者的出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开腹切除组。  相似文献   
96.
目的总结通道下肌间隙入路腰椎固定融合术并发神经损伤的特点,分析损伤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2012年6月—2015年12月由同一组医师采用通道下肌间隙入路固定融合术治疗的腰椎病变患者277例,其中9例出现神经损伤(男4例、女5例),年龄42~78岁,平均56.7岁。腰丛损伤1例,马尾神经损伤1例,神经根损伤7例。手术操作损伤3例,螺钉位置不正确损伤2例,血肿压迫2例,混合因素1例,原因不明1例。予非手术治疗5例,再次手术4例。结果 9例患者随访9~36个月,平均22.5个月。末次随访时,手术操作直接损伤的3例中2例部分恢复,1例完全恢复;2例椎弓根螺钉位置不正确所致的神经根损伤完全恢复;2例血肿压迫所致神经损伤者1例完全恢复,另1例大部分恢复;混合因素导致马尾神经损伤的1例患者部分恢复;损伤原因不明的1例完全恢复。结论通道下肌间隙入路腰椎固定融合术的神经并发症以神经根损伤多见。神经损伤有显露和手术方式的客观原因,但术者的操作可能是更主要的因素。术前应严格选择病例、术中操作要谨慎细致,以预防神经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DD)相关性。方法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舒张功能,取DD病人(DD组)和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者(对照组)各150例。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eNOS基因型;应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糖及基因型对老年DD的影响。结果 DD组eNOS基因G894T中GT+TT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4.30、6.5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糖、eNOS基因型是D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0.513~3.749,P<0.05)。结论 BMI、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糖、eNOS基因型是D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eNOS基因G894T可能是DD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98.
99.
心脏性猝死病人心肌组织CX43和CX40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脏性猝死病人左、右心室肌及室间隔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及缝隙连接蛋白40(CX40)的表达,探讨CX43、CX40表达与心脏性猝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Simple PCI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比较心脏性猝死与非心脏性猝死病人心室肌及室间隔肌CX43、CX40的表达,并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心脏性猝死病人CX43、CX40主要表达于心肌细胞闰盘处,少数表达于细胞侧面连接及胞浆中。心脏性猝死病人CX43、CX40多数弥散于胞浆及细胞侧面连接处,表达于闰盘的数量减少。心脏性猝死病人CX43在左心室、室间隔及右心室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t=2.09~8.01,P均<0.05);心脏性猝死病人CX40在左心室、室间隔及右心室的表达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3.24~9.40,P均<0.05)。结论CX43、CX40表达部位的改变与表达数量的减少,可能与心脏性猝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了解我国居民疟疾防治知识、态度、行为(KAP)相互影响程度。  方法  采取多级分层抽样,于2016年9月 — 2017年3月在广西、安徽、湖北、重庆4个疟疾多发地进行调查。根据疟疾流行的分类标准,将4个省(市)所有疟疾流行县分为1、2、3类县,每一类县抽取3个县共9个县作为样本县;每个样本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共抽取27个乡镇作为样本乡镇;在每个乡镇随机抽取3个村,共81个村作为样本村,随机抽取1358位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 321,有效率97.3%。问卷内容包括居民家庭条件,个人特征,疟疾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等相关问题,对结果采用KAP量化和多组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  结果  KAP量化得分上,行为得分最高(0.63 ± 0.25)分,态度(0.61 ± 0.32)分,知识得分最低(0.47 ± 0.22)分;结构方程模型潜在因子之间的总效应上,疟疾知识对行为的总效应为0.4439,疟疾态度对行为的影响效应为0.19,呈“知而趋于行”的特征;不同类别县的知识态度行为相互作用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我国消除疟疾行动已进入防治疟疾复发阶段,应当加大对偏远地区疟疾防治的卫生宣教,形成良好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