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06篇
  免费   3985篇
  国内免费   2684篇
耳鼻咽喉   374篇
儿科学   867篇
妇产科学   263篇
基础医学   2508篇
口腔科学   791篇
临床医学   5628篇
内科学   3796篇
皮肤病学   424篇
神经病学   720篇
特种医学   1673篇
外科学   4042篇
综合类   11784篇
现状与发展   18篇
预防医学   4914篇
眼科学   370篇
药学   5092篇
  48篇
中国医学   4047篇
肿瘤学   1916篇
  2024年   177篇
  2023年   553篇
  2022年   1270篇
  2021年   1603篇
  2020年   1512篇
  2019年   765篇
  2018年   856篇
  2017年   1151篇
  2016年   896篇
  2015年   1512篇
  2014年   2044篇
  2013年   2612篇
  2012年   3899篇
  2011年   4019篇
  2010年   3835篇
  2009年   3408篇
  2008年   3638篇
  2007年   3421篇
  2006年   3042篇
  2005年   2351篇
  2004年   1683篇
  2003年   1283篇
  2002年   1148篇
  2001年   1035篇
  2000年   782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7篇
  1962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观测家犬心脏三尖瓣复合体形态学结构,提供比较解剖学资料。方法大体解剖法观测45个家犬心脏的三尖瓣复合体。结果家犬心脏三尖瓣复合体由瓣环、瓣膜、腱索和乳头肌构成。瓣环周长平均为(71.03±14.20)mm,前瓣、后瓣、隔侧瓣的平均高度分别为(10.46±2.99)、(9.48±2.81)、(11.87±4.06)mm,平均宽度分别为(21.98±6.12)、(23.33±6.91)、(22.82±4.33)mm;乳头肌成群出现,前、后、隔侧乳头肌平均条数分别为1.24±0.53、3.33±1.00、5.07±1.28;腱索较多且细小,前乳头肌至前尖、后尖、隔侧尖的条数分别为2.56±1.06、1.31±0.78、1.13±0.04;后乳头肌至后尖、隔侧尖、后内侧连合的条数分别为3.68±1.58、1.38±0.94、1.56±0.72;隔侧乳头肌至前尖、隔侧尖、前内侧连合的条数分别为2.27±0.87、11.27±3.74、1.86±1.51。假腱索连于乳头肌与室壁或室壁之间,平均条数为4.61±2.78。结论家犬心脏三尖瓣复合体与人类形态结构相似,且心室内普遍存在假腱索。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研究儿童急性白血病(AL)骨髓端粒酶活性变化特点,探讨端粒酶活性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TRAPEZETM试剂盒测定A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分析端粒酶活性水平异常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儿童AL骨髓端粒酶活性较正常对照高6倍;存在细胞遗传学异常者骨髓端粒酶活性高于无细胞遗传学异常者(p<0.05);初发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骨髓端粒酶活性与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呈显著线性正相关(r=0.70,P<0.05);ANLL中,高端粒酶活性组出现复发或死亡的机率高于低活性组;AL完全缓解时骨髓端粒酶活性降至正常范围,复发时骨髓端粒酶活性再度升高。结论 儿童AL时骨髓端粒酶活性升高,完全缓解时降至正常;端粒酶活性与AL诸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提示其作为AL危险因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静脉麻醉药物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或氯胺酮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离体实验模型———皮层和海马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皮层和海马脑片 ,随机分为对照组 (C)、损伤组 (I)、依托咪酯组 (E)、芬太尼组 (F)、氯胺酮组 (K)、依托咪酯 芬太尼组 (E F)和依托咪酯 氯胺酮组 (E K) ,每组脑片 10片。脑缺血损伤离体模型采用脑片缺氧缺糖损伤孵育10min和恢复正常孵育 2h方案 ,通过三苯基氯化四唑氮 (TTC)染色光密度测定法观察脑片损伤程度 ,Fluo 3荧光染色定量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定性观察脑片细胞内Ca2 浓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损伤组脑片TTC染色光密度显著降低 ;细胞内Ca2 浓度显著增高 (P <0 .0 1)。与损伤组比较 ,使用麻醉药物的各组皮层和海马脑片TTC染色光密度显著增加 ,细胞内Ca2 浓度也明显降低 (P <0 .0 1) ,但单独药物组和联合药物组比较TTC染色光密度和细胞内Ca2 浓度无差异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定性观察结果与Fluo 3荧光染色比色结果一致。结论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或氯胺酮对大鼠皮层和海马脑片的离体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但这种联合作用与它们各自单独保护作用比较无差异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ZD6474对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甲基噻唑基四唑实验(MTT法)测定ZD6474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ZD6474对HepG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P<0.001)。ZD6474导致肝癌细胞发生G_0/G_1期阻滞。结论 ZD6474能显著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体外增殖,可能与导致肝癌细胞G_0/G_1期阻滞相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全麻患者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腰椎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R组手术结束后持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4 ng/ml)直至气管拔管时停药;C组手术结束时即停止输注瑞芬太尼。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1 min(T3)、拔管后3 min(T4)及拔管后5 min(T5)的血压、心率,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呛咳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拔管后不良记忆的患者例数。结果:与R组比较,C组T2、T3、T4、T5时间点血压均明显升高,心率均显著增快(P<0.01);2组患者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躁动呛咳等心血管不良事件中C组明显增加(P<0.01),拔管后有不良记忆例数C组明显多于R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4 ng/ml靶控输注能安全有效地减轻全麻患者苏醒期心血管反应,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996.
开展了萃取蒸馏法脱除催化裂化(FCC)汽油含硫化合物的研究。在改进的Eliss气液两相双循环型蒸馏器上测定汽油在不同溶剂中的萃取蒸馏分离系数,筛选出N-甲酰基吗啉为最佳脱硫萃取蒸馏溶剂。在连续萃取蒸馏小试装置上,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N-甲酰基吗啉的FCC汽油脱硫效果。优化的工艺条件:回流比1,剂油体积比0.7,塔釜温度160 ℃,塔顶精制油体积收率达64.18%,硫质量浓度26.03 mg/L,总脱硫率达86.30%。PONA分析结果表明,萃取蒸馏过程还能有效地将大部分高辛烷值的烯烃组分转移到低硫精制油中,可作为优良的欧IV标准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胆系蛔虫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年以来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502例病例,动态观察蛔虫存活时的蠕动状态以及蛔虫死亡裂解后声像图变化.结果 年龄组~16岁占320例,居住山区农村患病率居首位,胆系蛔虫声像图呈"双线征"和"乱麻绳"样特征.结论 超声检查是诊断胆系蛔虫的首选方法,检查时必须做到及时、细致、准确并随访观察,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CD4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与血清淋巴细胞总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美国BD公司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对CD4 T淋巴细胞绝对值进行测定,并根据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计数将淋巴细胞总数分为3类,以对应不同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范围。建立两者间的回归方程,同时绘制ROC曲线,总结三种用外周血淋巴细胞预测CD4 T淋巴细胞绝对值的方法。结果经决策树分析,对应3类淋巴细胞界值数的CD4 T淋巴细胞预测数分别为62个/μl、177个/μl和354个/μl;经相关性分析,非线性回归二者间相关系数为0·635,直线相关性回归二者间相关系数为0·607;经ROC曲线分析,针对CD4 T淋巴细胞数<50个/μl、100个/μl、200个/μl、350个/μl求得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0·830、0·816和0·780。结论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作为患者CD4 T淋巴细胞数的替代指标,对资源有限地区评估疾病病情和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确定肝镰状韧带附近假性病变的发生率,探讨该部位假性病变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的427例无肝脏疾病的患者资料,筛选出肝镰状韧带附近假性病变的病例。结果427例中60例有肝镰状韧带附近假性病变。假性病灶最大径6.1-21.2mm,平均12.3mm。CT平扫显示15例(25%),增强动脉期显示27例(45%),门静脉期假性病灶全部显示。60例中,病变呈三角形39例(65%),扁平状9例(15%),结节状12例(20%)。结论肝镰状韧带附近假性病变在门静脉期易于显示,根据其位置和形态,可与肝内真性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索近10年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小胶质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对ASD的神经炎症以及运动减轻ASD症状的免疫调控机制及可能的通路进行综述。方法 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检索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ASD-小胶质细胞相关研究。采用CiteSpace 5.8.R3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年度发文量、高频关键词及关键词聚类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结论 共纳入783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神经炎症是ASD发病机制相关研究的热点,其中小胶质细胞的异常激活、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是AS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运动是改善ASD的重要干预方法,可能通过减轻神经炎症或调控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