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61篇
  免费   1166篇
  国内免费   293篇
耳鼻咽喉   246篇
儿科学   358篇
妇产科学   246篇
基础医学   2461篇
口腔科学   584篇
临床医学   1500篇
内科学   4595篇
皮肤病学   274篇
神经病学   1617篇
特种医学   8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467篇
综合类   691篇
预防医学   752篇
眼科学   279篇
药学   1524篇
  4篇
中国医学   230篇
肿瘤学   2555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446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322篇
  2018年   421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360篇
  2015年   375篇
  2014年   520篇
  2013年   614篇
  2012年   948篇
  2011年   946篇
  2010年   669篇
  2009年   578篇
  2008年   882篇
  2007年   877篇
  2006年   905篇
  2005年   914篇
  2004年   896篇
  2003年   949篇
  2002年   964篇
  2001年   900篇
  2000年   873篇
  1999年   766篇
  1998年   298篇
  1997年   223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478篇
  1991年   419篇
  1990年   385篇
  1989年   463篇
  1988年   380篇
  1987年   334篇
  1986年   362篇
  1985年   340篇
  1984年   251篇
  1983年   163篇
  1982年   77篇
  1979年   144篇
  1978年   101篇
  1977年   88篇
  1975年   81篇
  1974年   74篇
  1973年   75篇
  1969年   92篇
  1967年   8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9 毫秒
991.
992.
目的 观察一个人群中新发高血压病人和未发生高血压者基线空腹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与2年内动脉弹性的变化的相关性,探索血清FFA、动脉弹性及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一纵向研究.社区筛选128例健康非高血压者(年龄33~60岁),随访2年.记录新发高血压例数,采用CVProfilor DO-2020型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检测两组2年前后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测定基线空腹血FFA、血脂、血糖、胰岛素等.随访期间,有12人失访.结果 1)与未发生高血压者(n=97)相比,新发高血压病人(n=19)基线空腹血清饱和脂肪酸水平增高[(217±68)μmol/L比未发生高血压组:(186±46)μmol/L,P=0.04],而多不饱和与饱和脂肪酸比值(P/S)降低(1.60±0.37比未发生高血压组:1.90±0.46,P=0.009);2)与未发生高血压者相比,新发高血压者2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增高(P均<0.01),而其大、小动脉弹性指数改变值(△C1和△C2)有降低趋势(P均>0.05);3)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全部参与者2年的△C1与基线空腹血清P/S正相关(标准回归系数0.201,P=0.041),独立于基线收缩压水平和经典的心血管危险因素.4)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新发高血压者的基线空腹血清P/S的优势比(OR值)和95%可信区间为0.412(0.172~0.991,P=0.048)(在调整了经典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后).结论 空腹血FFA组成异常是中青年非高血压人群大动脉弹性年龄相关改变和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3.
化瘀通络、分清泌浊法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化瘀通络、分清泌浊法对高尿酸血症肾病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38例口服化瘀通络、分清泌浊中药 ,配合口服别嘌呤醇 ,每次 10 0mg ,每日 2次。对照组 38例口服别嘌呤醇 ,每次 10 0mg ,每日 2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 .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3.2 %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1)。治疗组 2 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及血肌酐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化瘀通络、分清泌浊法可明显改善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临床表现 ,降低尿蛋白 ,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金钱石韦汤对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泌尿系结石患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金钱石韦汤治疗)与对照组(采用排石冲剂治疗),治疗1—2个月,观察尿常规,B型超声波检查了解结石排出情况,并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达51,6%,对照组为26.7%,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6.05)。结论:金钱石韦汤对泌尿系结石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5.
胃舒灵Ⅱ抗炎作用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胃舒灵Ⅱ抗炎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实验、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纸片诱发小鼠肉芽肿实验及角叉菜胶致大鼠气囊炎症实验。结果:胃舒灵Ⅱ能显降低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率,明显抑制纸片诱发的小鼠肉芽肿质量,显拮抗His引起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皮肤蓝染面积缩小,染料渗出量减少,可显减少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急性气囊炎症的渗出液量、白细胞游出数和蛋白质渗出量,能明显降低渗出液中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E2含量。结论:胃舒灵Ⅱ具有明显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建立加味柴胡疏肝散(Modified Chaihu Shugan Powder,MCSP)基准样品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结合化学模式分析,探究关键质量属性的传递规律。方法 制备40批MCSP样品,利用HPLC法,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年版)”计算其相似度,结合化学计量法分析多产地多批次MCSP基准样品,结合指标性成分含量以及转移率,进行量值传递分析及整体质量研究。结果 建立的40批MCSP基准样品相似度大于0.90,指纹图谱相似度良好,29个共有峰中指认出其中13个色谱峰,所建立的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橙皮素、新橙皮苷、去氢木香内酯、柴胡皂苷A的平均转移率分别为29.96%、22.08%、32.98%、22.42%、33.26%、15.50%、34.23%、56.94%、8.66%、8.69%。结论 采用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及转移率等评价指标对MCSP基准样品进行了量值传递综合考察,初步构建MCSP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为制剂开发及MCSP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评价早期下咽癌及其癌前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8月—2019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接受下咽部ESD治疗,经病理确诊为早期下咽癌及其癌前病变的41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手术完成率、手术用时、整块切除率、R0切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41例均顺利完成ESD,手术成功率为100.0%,平均用时49.1 min(10~110 min)。54处病变实施整块切除,整块切除率为98.2%(54/55),其中41处水平和垂直切缘均阴性,R0切除率为74.5%(41/55)。55处病变切除过程中均存在创面少量渗血,予热活检钳电凝成功止血。无一例发生穿孔,有2例(4.3%)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于急诊内镜下止血成功。术后复查内镜,1例(2.2%)出现食管入口狭窄,经多次水囊扩张后解除梗阻。随访3~72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1例发现下咽部同部位黏膜病变再次行ESD治疗。随访至2020年10月,未再见病变残留及复发。结论 ESD治疗早期下咽癌及其癌前病变总体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评估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DCNN)构建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部位识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间的21 310张上消化道内镜图片, 其中19 191张图片用于深度学习构建部位识别模型, 其余2 119张图片用于验证。比较两种DCCN网络构建的模型在上消化道30个部位识别上的性能差异, 一种是由Inception-ResNetV2(ResNetV2)构建的传统的ResNetV2模型, 另一种是由Inception-ResNetV2 and Squeeze-Excitation Networks(RESENet)构建的混合神经网络RESENet模型,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识别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ResNetV2模型识别上消化道30个部位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62%~99.10%、30.61%~100.00%、96.07%~99.56%、42.26%~86.44%和97.13%~99.75%,...  相似文献   
999.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findings of a tram-track appearance and celery stalk appearance in mucoid degeneration of the cruciate ligament are valuable; however, their pathological basis is unclear. Because these appearances are generally seen throughout the entire ligamen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RI findings and pathological findings must be verified in specimens of the whole degenerated ligament, including the ligamentous attachments to bone. We herein report two cases of mucoid degeneration of the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with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requir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he entire degenerated ligament, including the ligamentous attachments to bone, was removed and pathologically evaluated. O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the central portion of the lesion showed typical mucoid degeneration, whereas the marginal and adherent portions showed normal ligament tissue, consistent with a tram-track appearance on T2-weighted MRI. The fibrous normal ligament tissues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in regions of mucoid degeneration were consistent with a celery stalk appearance on T2-weighted MRI. No mucoid degeneration was found in the attachment area. The tram-track appearance and celery stalk appearance of mucoid degeneration on MRI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pathological findings.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