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465篇 |
免费 | 11078篇 |
国内免费 | 619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06篇 |
儿科学 | 1680篇 |
妇产科学 | 796篇 |
基础医学 | 5751篇 |
口腔科学 | 2246篇 |
临床医学 | 12161篇 |
内科学 | 8174篇 |
皮肤病学 | 1174篇 |
神经病学 | 2112篇 |
特种医学 | 4231篇 |
外科学 | 9129篇 |
综合类 | 28442篇 |
现状与发展 | 24篇 |
预防医学 | 12080篇 |
眼科学 | 1329篇 |
药学 | 12683篇 |
163篇 | |
中国医学 | 10880篇 |
肿瘤学 | 447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9篇 |
2024年 | 1416篇 |
2023年 | 1649篇 |
2022年 | 3515篇 |
2021年 | 4115篇 |
2020年 | 3616篇 |
2019年 | 2077篇 |
2018年 | 2148篇 |
2017年 | 2964篇 |
2016年 | 2196篇 |
2015年 | 3883篇 |
2014年 | 5082篇 |
2013年 | 6568篇 |
2012年 | 9451篇 |
2011年 | 9995篇 |
2010年 | 8791篇 |
2009年 | 8042篇 |
2008年 | 7936篇 |
2007年 | 7914篇 |
2006年 | 7049篇 |
2005年 | 5483篇 |
2004年 | 3822篇 |
2003年 | 3339篇 |
2002年 | 2469篇 |
2001年 | 2226篇 |
2000年 | 1555篇 |
1999年 | 564篇 |
1998年 | 146篇 |
1997年 | 93篇 |
1996年 | 94篇 |
1995年 | 76篇 |
1994年 | 88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9篇 |
1965年 | 10篇 |
1964年 | 10篇 |
1962年 | 10篇 |
1959年 | 8篇 |
1957年 | 12篇 |
1955年 | 7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研究适用于中医医案文献自动分词的方案。方法使用层叠隐马模型作为分词模型,建立相关中医领域词典及测试语料库,对语料库中古代医案文献和现代医案文献各300篇进行分词及评测。结果在未使用中医领域词典时,两类医案文献分词准确率均为75%左右;使用中医领域词典后,古代医案文献的分词准确率达到90.73%,现代医案文献的分词准确率达到95.66%。在未使用中医领域词典时,词性标注准确率古代医案文献为56.74%,现代医案文献为64.81%;使用中医领域词典后,现代医案文献为91.45%,明显高于古代医案文献的78.47%。结论现有分词方案初步解决了中医医案文献的分词问题,对现代医案文献的词性标注也基本正确,但古代医案文献的词性标注影响因素较多,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 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对6-羟基多巴胺(6-OHDA)损伤的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 方法: 以SH-SY5Y细胞为研究对象,以100 μmol ·L-1 6-OHDA建立SH-SY5Y细胞损伤模型,以浓度6.25,12.5,25,50,100,200 μmol ·L-1 TSG作用损伤的SH-SY5Y细胞,另设空白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观察不同浓度的TSG对其的保护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高效液相-荧光法检测上清液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含量。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降低,游离钙明显增多(P<0.01),细胞外Glu及GABA浓度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TSG预处理24 h可以改善6-OHDA造成的细胞存活率的下降,其中12.5 μmol ·L-1的细胞保护作用最为明显(P<0.05),明显降低内游离钙含量,明显降低细胞外Glu及GABA浓度(P<0.05,P<0.01),TSG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结论: TSG可能通过减轻钙超载及兴奋性毒性对6-OHDA损伤的SH-SY5Y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4.
95.
16层螺旋CT 3D-MSCTA容积重建成像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 3D-MSCTA容积重建(VR)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的病人行3D-MSCTA检查,使用GE Light Speed pro 16层螺旋CT扫描仪获得原始图像,所有病例均采用VR技术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同时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辅助检查。结果:在36例患者中3D-MSCTA发现动脉瘤39个(3例2个动脉瘤),其中大脑前动脉3个,前交通动脉11个,颈内动脉5个,大脑中动脉9个,后交通动脉9个,基底动脉环1个,椎动脉1个。VR图像上所测动脉瘤大小为1.1~14.7mm不等。DSA和手术证实20例共21个动脉瘤(1例为2个动脉瘤),VR所测动脉瘤大小与DS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59,P>0.05)。VR所显示动脉瘤位置、大小、数量及是否为狭颈或宽底的结果与DSA基本相符。结论:3D-MSCTA VR对颅内动脉瘤显示清晰,可为手术或介入治疗动脉瘤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是一种快捷、经济和有效的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96.
美国Abbott Axsym免疫分析仪性能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Abbott Axsym免疫分析仪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检测HBsAg,对Abbott Axsym免疫分析仪的灵敏度、特异性、正确检测率(可检测性)、重复性、线性及与ELISA检测HBsAe的相关性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Abbott Axsym免疫分析仪的灵敏度达到0.16μg/L,特异性为100%,正确检测率(可检测性)为99.72%,不同参比血清的总CV值在5.4%一9.4%之间波动,在0.1—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49),与ELISA比较,两法的符合率为97%。结论 该仪器设计科学合理,检测快速方便,结果准确可靠,是大、中型医院临床实验室比较理想的免疫分析仪之一。 相似文献
97.
98.
大鼠断肢保存方法与血管组织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断肢不同保存方法与断肢血管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用成年标准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I组:干燥实验组;Ⅱ组:75%乙醇实验组;Ⅲ组:生理盐水实验组。每组又根据实验条件的不同分为3个实验小组,每组5只。各组动物根据正交设计安排实验。结论 实验证实了(1)断肢保存的最佳方法是干燥、低温(0-4℃)、12h以内;(2)用生理盐水、0-4℃,36h的条件保存断肢与干燥、低温(0-4℃)、12h的条件能获得同样的保存效果,且不造成断肢血管明显的病理改变;(3)保存温度与断肢血管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最大,高温是造成断肢血管组织病理改变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
目的:建立竞争机制,破除“护士长终身制”,实现以“优胜劣汰”为原则的能级管理。方法:制定考核指标及权重,确定考核形式及周期。结果:通过3次考核的实施,逐步建立并完善护士长任期目标责任考核模式。结论:经实践证明,此考核模式比较实用, 具有公正、公平、公开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0.